煙草在線專稿 縣級局機關作風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區域卷煙市場的穩與亂,關系到基層專賣執法形象的美與差,關系到縣級局執行力的強與弱。為此,縣級局黨組應帶領廣大黨員“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強化機關作風建設,竭力將其打造成“服務型機關”、“創新型機關”、“責任型機關”、“效率型機關”,為行業實踐“三大課題”、提升“五個形象”提供組織保障和工作支撐。
一、搶抓新機遇 著力清除影響縣級局機關作風建設的“霧霾”
“機關人員年齡偏大、管理技能普遍不足、專業人員配備欠缺、創新動力明顯匱乏”等問題嚴重困擾著縣級局機關作風建設。為此,要在“兩學一做”新的機遇期內搶抓機遇,認真查找縣級局機關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服務意識等方面的不足。
一是服務理念有待升華。縣級局機關作為組織打擊假冒偽劣、阻止不法經營、懲治違法犯罪和踐行“兩個維護”的指揮部和大本營,其管理職能應該建立在關心、支持和服務基層工作上。然而,“臉難看、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等現象屢禁不止,對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厭煩;“對上一爐香、對下一桿槍”的衙門作風久禁不絕,對自己要求不高,應付了事;走基層“蜻蜒點水、走馬觀花”,碰到問題、遇到矛盾時又以“不屬于我管”、“沒聽到反映”、“我還不清楚”敷衍搪塞;不會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就算機關個別同志能與基層員工積極協調、約定辦事時間,但不能如約、甚至就根本不會赴約,原本幾分鐘就能辦好的事,硬是故弄玄虛讓人等上幾個小時。
二是團隊協作有待強化。調查發現:機關部門工作通常考慮的是以本部門利益為中心,工作推進看面子、論私情、講交易,部門間壁壘森嚴、各自為政、孤島作業,時常出現過剩、重復和交叉;不重視日常工作的循序漸進和規范管理,許多日常工作偏要等到熬不過去時才做突擊,導致結果與團隊目標南轅北轍;沒有明確到人或部門的工作基本上就無人過問了,造成流程的“盲點”、操作的“難點”、管理的“熱點”、時效的“節點”混亂,使團隊協作無所適從;職能部門和個別同志對嚴格執行上級部門的政策規定與結合單位實際、方便基層員工、提高工作效率之間的研究不夠,尤其對新出現的問題還是習慣用老方法、老手段處理,缺乏研究和應對的通盤措施。
三是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縣級局機關在專賣體制的長期呵護下,其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形成了養尊處優、隨波逐流和聽命于上級的慣性思維,上班聊QQ、玩微信、發微博、炒股票,不愿、也不會主動“捕捉信息、跟蹤市場、關注品牌、打造終端、引導消費、鍛煉隊伍”,導致新常態下的終端建設、現代物流、精益管理、創先爭優和市場化取向改革等基礎工作時常呈現出“碎片化”、“模糊化”、“表象化”。尤其是面對“提稅順價”“結構調整”“銷量下滑”“控煙趨緊”的新情況,縣級局機關茫然無知、束手無策、墨守成規,不知該如何轉變管理職能、經營模式、服務舉措,造成縣級局的基本“服務觀念、服務思路、服務技能、服務水平”嚴重滯后。
四是鋪張浪費有待消除。對標爭先、QC改善、課題創新等形式多于內容,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計成本,工作憑感覺、辦事憑經驗、服務憑心情、學習憑興趣;公款吃喝與宴請的暗箱操作時有發生,特別是縣級局之間或縣局機關部門之間的座談、交流、學習等名目繁多,習慣于區域之間的迎來送往、好客于上下級之間的禮尚往來;基礎建設天天搞、文明創建月月變、房屋維修項目和道路改建工程年年有,罔顧現狀、夸大需求、忽視效果;車輛、電腦、空調、手機、計算機器材等辦公設備隨意更換;長明燈、長流水見怪不怪,個別部門領導在配專車、有宴請招待費用的情況下,依然時常報銷交通費、誤餐補助費;盡管辦公場所面積有所縮小,可小會客室、小休息室、小會議室還是一應俱全。
二、突破新常態 積極探索縣級局機關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
縣級局機關作風既體現基層煙草形象,又直接影響行風、學風和作風的形成。為此,要以“兩學一做”為契機,著力構建“服務型、創新型、責任型、效率型”縣局機關,倒逼機關工作人員“以責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業、以行立信”,時刻繃緊從嚴從實之弦。
一是大力建設服務型機關。機關各部門應按照“兩學一做”的要求,走出機關、走進市場、走入基層隊(所),在市場發現問題、在基層研究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著力“想到位”“身到位”“力到位”,集中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義、衙門作風、形式主義等問題;堅持主動融入、主動對接、主動服務,從“把握服務需求、改進服務措施、轉變服務作風”等方面著手,構筑問題“倒推、倒查、倒逼”機制,大力整治機關“作風散漫、推諉扯皮、辦事拖拉”等不良風氣;圍繞“零障礙”“高效率”“無等待”想問題、拿措施、抓績效,強化“信息中樞、決策參謀、運行保障、跟蹤問效”的職能發揮,倒逼縣局機關“重心下移、力灌基層、及時響應”,多做“奠基、鋪路、種樹”的好事。
二是著力構建創新型機關。為積極適應市場化取向改革的需要,縣級局機關要以“崗、人、能、績、薪”的創新設置為抓手,重新設計和建立信息采集、品牌培育、消費追蹤、服務響應、專銷協同等研判模型,使之與新形勢、新需求、新常態相適應,倒逼機關跟蹤潛在危機、探尋薄弱環節、彌補工作短板;系統梳理機關核心工作,構建集重點工作跟進、決策咨詢建議、績效考核評價、責任追究落實等功能于一體的政務監督平臺,形成內外聯動、上下互動、整體推動的創新局面;完善全員創新管理制度、相關部門聯動制度、激勵及考核評價制度,找準結合點再以此設計工作載體,深入實施“強基工程”、“頭雁工程”和“標桿工程”,帶動和推動基礎管理、卷煙經營、市場監管等重點業務新成長。
三是竭力打造責任型機關。縣級局機關要在“兩學一做”中,主動清除耳目“屏蔽”、大腦“閑置”、行動“死機”等現象,以“知責明責、守責擔責、履責盡責”為突破,逐部門、逐崗位建立行為清單、責任清單和監督清單,構筑“崗位職責、任務標準、執行程序、時間要求、績效跟蹤、考核獎懲”責任鏈;聚焦基層反映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制定整改時間表、路線圖、期望值,倒逼縣局機關“多思考少應付、多實干少飄浮、多擔當少推諉”,在服務大局中發揮作用、體現價值、歷練隊伍;著力“管理目標具體化、過程指標定量化、進度節點明確化、績效考評標準化”,綜合運用效能督察、述職述廉、誡勉問責等措施,持之以恒抓作風,倒逼機關主動改正不足、錘煉操守、提升境界。
四是全力鑄就效率型機關。以“兩學一做”的要求抓績效,“亮身份、亮流程、亮職責、亮承諾、亮結果”,倒逼縣局機關“簡單事情立即辦、復雜事情限時辦、特殊事情緊急辦”;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清理辦事要件、優化工作流程、壓縮辦事時限,形成即辦事項規范表,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線績效倒查”、“一流對標提升”;加大對“基礎建設、素質能力、內部管理、外部聯動、工作實績、外部評價、崗位文明、信息化建設”等指標的跟蹤考核,倒逼縣局機關盡快擺脫“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支持各部門研究利用新系統、新軟件,把復雜的部門職能程序化,鼓勵多通過網絡、OA系統、微信微博、電視電話等方式開展工作,發揮大數據智能管理、預警監控、智能分析、輔助決策功能。
三、探究新舉措 竭力保障縣級局機關作風建設取得實效
縣級局機關作風建設是一項持久戰,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為此,要以“兩學一做”為抓手,積極營造“用心干事、精心謀事、努力成事”的縣級局機關工作氛圍,倒逼機關工作人員“珍惜崗位、立足實際、把握機遇、克難攻堅”,從嚴從實尋求新突破。
一是重拳整治亂象。針對機關作風建設久治不愈的突出問題重拳整治,深入開展“治庸提能、治懶增效、治散聚力”活動。一是治庸。公開崗位職責、服務流程、工作規范、管理標準,完善“強責、定責、履責、追責”機制,切實解決業務不精、能力不強、標準不高、得過且過等突出問題。二是治懶。規范首問負責、崗位責任、限時辦結、績效考核,加大“稽查、暗訪、督察、曝光”力度,切實解決精神不振、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被動應付等突出問題。三是治散。深化檢查督辦、績效考核、例會調度、獎懲問責,創新“亮績、評績、比績、核績”舉措,切實解決心浮氣躁、紀律渙散、自由散漫、謀人不謀事等突出問題。通過重拳整治“庸、懶、散”,倒逼機關員工多做打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事,使真抓實干成為發展的主旋律、用人的風向標、績效的壓艙石。
二是強化工作落實。通過共同研討、深入論證、反復斟酌,優化目標管理、責任追究和作風建設平臺,清晰界定當事人要完成的項目內容、時間要求、操作評估、質量要求和績效結果;密切關注提稅順價后的“市場反應、客戶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