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一份申請書交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譚志平手上——剛剛完成鶴峰縣太平鎮祝家臺村扶貧任務的駐村第一書記劉志彪,再次申請幫扶巴東縣綠蔥坡鎮劉家荒村。
譚志平猶豫了:一方面,劉志彪參加扶貧工作已經4年了,該換其他同志駐村扶貧了;另一方面,劉志彪不怕吃苦、作風扎實、責任心強,讓他加入扶貧工作隊,對幫扶工作大有裨益。
“按照湖北省局(公司)提出的‘精準扶貧工作力度只增不減、駐村干部只增不減、資金投入只增不減’要求,我們經過綜合考慮,同意了劉志彪同志的請求。”譚志平說。
“和群眾多拉拉家常,才會知道群眾缺什么、需要什么、向往什么”
兩年前,劉志彪初到祝家臺村時,村里面臨一系列困難:公共服務設施欠缺、無文化活動廣場、無主導產業、無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部分村小組無通組公路……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劉志彪決心首先增強村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當時,全村23名黨員,7名年齡在80歲左右,6名常年在外打工,在村黨員除了村兩委4名黨員外,其他黨員對參加支部活動并不十分熱心。
“建強黨支部絕非一時之功,要盡早抓起,從身邊抓起,從小事抓起。”劉志彪說。
“黨員干部只有常到群眾家里坐一坐,和群眾多拉拉家常,才會知道群眾缺什么、需要什么、向往什么。”在支部委員會上,劉志彪分享了他的“拉家常工作法”。
黨員王彩云勤勞肯干、有想法。劉志彪積極幫助鼓勵她開辦養殖場。2018年,王彩云的養殖場生豬出欄100余頭,成為祝家臺村養殖大戶和產業帶頭人。
村里的青年吳世輝表達過入黨的意愿。劉志彪鼓勵吳世輝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幫助他發揮優勢,創辦農村電商和便民商店,為村里農產品銷售搭建起線上、線下平臺。經過組織考察培養,吳世輝光榮入黨,并成為祝家臺村后備干部。
在全村黨員干部的努力奮斗下,在恩施州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祝家臺村的變化令人欣喜:硬化道路9.7公里,新建砂石路8.3公里,整修道路17.24公里;新建黨員群眾服務大廳8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動廣場1200平方米;建設水池8處,保障了村民飲水安全……
“志彪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
一次,恩施州一位領導到村里調研,聽劉志彪自我介紹后幽默地說:“志彪書記可不能是‘治標’書記喲,志彪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啊。”
劉志彪將這句話記在心里。他清楚,大力發展產業經濟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
2017年9月的一天,天剛蒙蒙亮,劉志彪就與祝家臺村村支部書記燕道新等四人一起背著背簍,到深山里收蜂蜜。一整天,他們都在大山里跋涉,馬不停蹄地割蜜、過濾、裝桶。裝滿蜂蜜下山時,夜色濃重,回到村委會時已是凌晨。
2017年,依靠收賣蜂蜜,祝家臺村村集體增加了4千多元收入。
“‘彪書記’為了給集體經濟增加收入想盡了各種辦法。我們愿意跟著他干!”燕道新說。“彪書記”是當地干部群眾對劉志彪的親切稱呼。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來源,劉志彪和同事們為祝家臺村爭取到5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藥材公益林項目。
為幫助村民發展適宜產業,劉志彪深入走訪調研,提出因戶施策發展小、零、散種養殖業,結合實際發展藥材特色產業。
經過劉志彪和同事共同努力,祝家臺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魔芋、中藥貝母和中蜂、土雞、生豬、黃牛等種養殖產業,所有貧困戶都有了自己的產業。
2018年年底,祝家臺村實現脫貧達標出列。
在臨近撤出的日子里,劉志彪和同事抓緊擬定了《祝家臺村精準脫貧鞏固提升工作方案(2019~2020年)》初稿,明確了基層黨建、特色產業發展、村級治理等8項重點工作。
“工作方案就是‘彪’書記留給我們的‘作戰圖’和‘施工圖’。”留守祝家臺村的扶貧工作隊隊員江用剛說,“我和另外三位同事還要繼續幫助祝家臺村提升脫貧質量。”
“把群眾冷暖放到自己心里,黨員干部才能走進群眾心里”
“孩子們終于能安心讀書了,多虧了‘彪書記’。”祝家臺村貧困戶顧亞梅說。
顧亞梅的兩個孩子由于缺少出生證明,戶口辦不下來,孩子入學成了問題。
2017年8月,劉志彪在走訪中得知這個情況后,多方了解有關政策,找到了解決辦法:做親子鑒定,拿結果到派出所上戶口,再拿戶口簿到學校給孩子辦學籍。
為了方便顧亞梅做親子鑒定,劉志彪把恩施州醫院的醫生請到太平鎮醫院,又讓同事把顧亞梅一家帶到鎮醫院,完成了生物信息采集。最終,顧亞梅的孩子順利落戶,解決了上學問題。
對劉志彪懷有感激之情的還有貧困戶陳安營(化名)。
陳安營2017年刑滿釋放后回到祝家臺村,面對的是白發蒼蒼的母親和年久失修的老屋。
劉志彪協助陳安營辦理了易地搬遷手續,幫助他和老母親住進了整潔、安全的安置房,又幫他擔保,利用貸款開起鋁合金門窗安裝店鋪。
“我堂哥原本答應幫我擔保,可等我到了銀行,就要辦手續了,他又變卦了。”陳安營說,“2017年‘彪書記’為我擔保貸款6萬元,2018年又為我擔保貸款8萬元,在關鍵時候拉了我一把。”
如今,靠著經營小店,陳安營不僅將安置房加蓋了一層,還買了車,娶了妻,還清了貸款。
“把群眾冷暖放到自己心里,黨員干部才能走進群眾心里。”劉志彪說。
“我是黨員,又是第一書記,不能不去”
為了扶貧工作,劉志彪和同事一直堅持“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
2017年7月的一天,是劉志彪回家看望家人的日子。沒想到天降暴雨,他惦記著祝家臺村危房里的貧困戶,決定馬上趕回村里。
“雨這么大,現在趕路太危險了,等雨小一點再走吧!”妻子龔瓊關心地說。
“我是黨員,又是第一書記,不能不去。”劉志彪說。
劉志彪結束祝家臺的幫扶工作后,以“不拔窮根不撤退”的精神,又申請參加新一輪駐村幫扶工作。
經過長談,劉志彪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龔瓊給劉志彪定了兩條“紀律”:注意身體狀況,不舒服及時看醫生;冬天道路結冰,下鄉走訪農戶不能開車。
劉志彪用真情贏得了群眾的贊譽。2017年,他被評選為“最美鶴峰太平人”。2018年,他帶領的恩施州局(公司)駐祝家臺村工作隊被評為湖北煙草商業系統“最美煙草扶貧工作隊”。他本人也先后榮獲湖北煙草商業系統“最美煙草扶貧工作隊員”、扶貧工作先進個人及恩施州煙草商業系統優秀共產黨等榮譽稱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