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郵寄環(huán)節(jié)涉煙問題的增加,我們稽查人員查獲的案件也逐漸增多,針對郵寄環(huán)節(jié)涉煙問題的法律定性,各方意見不一。下面筆者結合實際,并借鑒其他省市做法,談談郵寄環(huán)節(jié)涉煙問題的法律定性問題,與大家一同探索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兩條假煙扣還是不扣的問題
郵寄環(huán)節(jié)涉煙案件,不光稽查人員在研究法律,不法分子也在研究煙草專賣法,力求鉆法律空子逃避懲罰。于是他們按照法律郵寄上線,采取分散郵寄的辦法,一來逃避法律制裁,二來可以順利通過快遞部門的嚴格審查。這對執(zhí)法者,就帶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查還是放這個問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兩條不超過法定上限,自己用來消費。做為專賣管理部門無權查扣。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不去查扣,零散的鋪天蓋地而來,就會擾亂當地煙草正常的銷售秩序。
對此,我們比較贊成第二種觀點。如果一味的放,或者所謂的養(yǎng),市場肯定會導致混亂。我們認為涉煙案件,不是守株待兔,遇到了就要打,遇到了就要查,否則時過境遷,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煙販子不會等著你來抓,所以先下手為強,既來之則查之。
關于此情形的法律定性問題,如果定買方困難的情況下,可以采取逆向思維,從發(fā)貨方也就是銷售方入手定性。因為買方可能不犯法,但是賣方銷售假煙肯定是違法行為,因此只要這煙在途中,就可以從賣方入手對其查扣。
二、買假煙自己使用是否合法的問題
我買假煙自己抽,是否合法?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特別是執(zhí)法人員,如何查,怎么查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為可以查,只要數量超過一定限量就可以查。也有人認為自己抽并不違法。
對此,我們重新梳理了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一條法律說購買假煙違法,目前也沒有一人因為購買假煙自用入刑。所以說行政處罰這個環(huán)節(jié),只要快遞到達購買者手中,沒有證據證明其用作銷售,這個煙作為煙草部門,是沒有權查扣的。因為煙草行政管理部門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超職權范圍屬于違法行為。
煙草和毒品畢竟不是一類產品,毒品購買和生產都是違法行為,而煙草專賣品,僅僅是停留在“賣”的層面,沒有說“買”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是明確的,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說,只要到了消費者手里,不管真假,都是無權查扣的。
三、對于物流企業(yè)的處罰問題
針對超限量郵寄假煙的問題,不光是要追查賣方的責任,更重要的我們認為還是要追究快遞公司,無證運輸的問題。
現實中,很少對快遞公司進行處罰,但是作為煙草專賣品的運輸法律有明文規(guī)定,快遞公司作為承運人,明知是煙草專賣品而為其提供運輸,這就是明顯的無證運輸行為。他們很可能說不知道是煙草專賣品,但是快遞物品郵寄前都需要驗貨,不嚴格驗貨,就是放縱違法行為。只有從中間環(huán)節(jié)切斷運輸渠道,這樣不法分子才會受到重挫。我們不去過問承運人快遞公司,而是簡單的以無主了事,我們認為這是對共犯的一種放縱。因為他們明知是煙草專賣品,為了利益而進行承運,長此以往,便會放松對煙草專賣品的檢查,為其提供便利。如果對其進行嚴格依法打擊,我們認為效果會是空前的。
因此,我們建議,只要發(fā)現超限量郵寄的問題,一定要依法追究快遞公司的責任,對其進行處罰。只有這樣才能遏制住,郵寄違法卷煙增長的勢頭。
四、關于獲取信息合法性問題
針對郵寄環(huán)節(jié)出現的買賣快遞信息問題,我們認為這是違法行為。這直接涉及到公民的隱私權問題,這種方式不合法。所以建議大家謹慎使用,或者說抵制類似情況發(fā)生。
不論是“買單”還是“賣單”,都是存在著這樣的法律風險。一旦有人追查你的信息來源的時候,很可能是存在問題的,由此牽進販賣公民信息問題,得不償失。
獲取信息的來源問題,還是傾向于傳統(tǒng)的群眾舉報,而不能刻意的為了追求案件數量和查扣煙數量,而從事違法行為,不論這種問題是集體行為還是個人問題,都是不可取的。因為我們所有的行為,都要在合法的框架內進行,任何人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
綜上,只是我們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理解并充分借鑒他人經驗,與大家共同探索解決途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