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被一片云?;\罩,天氣漸漸轉涼,沉甸甸的稻谷已經被收進糧倉,收割后的稻茬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直挺挺地站立在田野里,安靜地守望在戶撒河畔。
而在阿昌人家里,笑聲盤旋戶撒壩,稻谷正以米飯的形式改頭換面出現在熱氣騰騰的灶臺上,這濃郁的米香味兒是勤勞的阿昌人民盡情享受“幸福阿昌”建設的味道。
自2015年7月以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柱作用,全力以赴推進阿昌族聚居區各項幫扶工作,3年來,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2.46億元,經過共同努力,那個曾經基礎設施滯后、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產業薄弱的阿昌族聚居區,如今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提升,農村居民教育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改變,產業助力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幸福阿昌”目標全面實現。
惠民工程暖人心
道路不通,種地收莊稼,只能人背肩扛;水渠不暢,地里的莊稼只能靠天等水——這是阿昌族人以前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
云南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潘樂村委會主任熊興德介紹,以前不是不想發展,但是沒有路、沒有水,東西種得出來卻賣不出去。自“幸福阿昌”工程實施以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投入資金10442.3萬元,建設環鄉道路42.195公里,8條村通道路、27條村內道路,新建里程達到90多公里,極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村里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也大為改善。
機耕路平直鋪開,溝渠建成通水,農民向往的“田成方、管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化田園在阿昌族村寨成為現實。
沿著干凈平整的柏油路走進戶早村來細村民小組,寨子里的水泥路阡陌縱橫,一棟棟“三房一照壁、青磚灰瓦金腰帶”的阿昌族特色民居拔地而起,一個個塑著白象青龍的文化廣場平地而生,一面面生動的墻畫描繪著阿昌群眾的美好生活。
“得益于整族幫扶政策,戶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睉羧鲟l黨委書記寸待柱介紹,全鄉的阿昌族民居建設都保持原來的民族民居風格,統一建成阿昌族群眾傳統的木架結構青磚灰瓦民居。
在59歲的老黨員曹保林看來,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投資852萬元建設25個文化活動室和刀型文化活動廣場,解決群眾黨員文化活動場地問題。
戶撒壩子雨季旱季分明,灌溉防洪設施很重要。阿昌族幫扶項目實施以來,項目組著力在基本農田設施完善上下功夫,著重突出農田設施建設潤民心,全面改善人民的生產條件,重點開展以煙水工程、機耕路、土地整治、水源工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配套。
作為阿昌族年輕的一代,保平村黨總支書記郭衛發清楚地記得,在“幸福阿昌”推進過程中,他毅然辭去醫生的工作回到家鄉參與項目建設,成為全鄉最年輕的村黨總支書記。僅在戶撒鄉,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投入資金4886.51萬元,建成農田水利項目1068件,解決農田灌溉面積4.62萬畝。
“基礎設施的提升,不僅對煙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對幫扶區域整個大農業發展環境的改善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惫l發說。
與此同時,為改善阿昌族同胞居住環境,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和德宏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對申請拆除重建、抗震加固、民居美容美化的農戶分別給予6萬元、4萬元、2萬元補助。
“以前就一直想著蓋房子,但總是力不從心。現在趕上這么好的政策,住上了新房,心里別提多高興?!眮砑毚逍〗M村民木三德一臉笑容。
“泥巴路、土基房,寒冬臘月吃粗糧。”這樣的生活景象對于阿昌族群眾來說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在黨的關懷和掛鉤單位的大力幫扶下,勤勞善良的阿昌族群眾用雙手鋪就一條走向幸福的康莊大道。
戶早幸福小學孩子們在教室里上課
助學興教育英才
“努力讓每一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辈蛔屢幻⒆右蜇毷W,這是教育精準扶貧的基本目標。
“幸虧有了教育扶貧的好政策,我女兒上大學的學費才有了著落?!睉粼绱鍋砑毚逍〗M村民康團翁說。
前些年,康團翁靠著在外務工養活一家老小,當他的女兒考上普洱的大學時,他發愁了,二女兒還要上高中,錢從哪來?
正當康團翁為錢而愁時,掛鉤單位及時給他提供了助學獎勵,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的女兒也實現了大學夢。
從2016年起,對考入大學的阿昌族學子,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給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助學獎勵,這極大地鼓舞了戶撒學子的求學積極性。
據了解,戶撒鄉以前辦學條件相對滯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陳舊。在一些偏遠村寨,送子女接受優質教育成為父母的一種奢望。
2015年,在各級黨委政府、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戶撒鄉戶早小學納入滇西邊境片區集中實施阿昌族整族推進規劃重點項目之一來建設。項目總投資780萬元,新建教學綜合樓、教師宿舍、食堂、200米跑道運動場、籃球場、道路及其他附屬設施。
“培養一個孩子,改變一個家庭;辦好一所學校,造福一方百姓?!比缃竦膽羧鲟l戶早幸福小學,嶄新的教學綜合樓、干凈整潔的學生食堂、標準化的運動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一所校園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郁、校舍建設標準的邊疆鄉村民族示范學校。
“我們學校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前些年,學校操場到處坑坑洼洼,連圍墻都沒有,根本不像一個學校,現在跟城里面的學校沒什么不同了,附近其他學校很多老師都想著過來工作。”些許的寒意難掩戶早幸福小學校長彭興卓內心的喜悅。
在戶撒鄉,一同被援建的第五中學是一所少數民族聚居地的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曾幾何時,“下雨天漏雨,刮風天鉆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是學校的常態,如今,嶄新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餐廳、學生宿舍樓、教師周轉宿舍、標準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應有盡有。辦學條件的日益改善,管理的日趨科學、規范,促使學校教育教學成績穩步提高。
“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既是守住‘?;尽裆拙€、推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后勁、縮小城鄉和區域差距、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地區和諧穩定。”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駐戶撒鄉工作隊長楊濤說。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阿昌兒女走進學校的大門,教育觀念實現了轉變,從根子上斬斷了代際之間的“窮根”。
獼猴桃種植戶趙仁朝指導工人剪枝
特色產業筑富路
“以前我家靠種油菜、打零工維持生活,沒有好的收入渠道,生活十分貧困。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幫扶下,我家種了20畝烤煙,養豬養牛,還開起了小賣部,買了小汽車?!睉粼绱鍋砑毚逍〗M建檔立卡貧困戶康彎保沒有想到,自己的生活會在短時間內變得這么好。
產業精準幫扶阿昌族,是德宏州近年來一直努力的扶貧方向之一。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對口幫扶阿昌族以來,發揮行業優勢,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布局產業規劃和新村建設,調整烤煙計劃指標,引導阿昌族發展特色農業生產,增強阿昌族群眾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對來細村小組村民穆平貴來說,現在種烤煙要比外出打工還要劃算,既有培訓,又有技術人員手把手教,種上10來畝,僅烤煙一項就能抵過去一家人的收入,最近3年堅持種烤煙家里條件也逐步得到改善?!胺N煙有補貼、種植烘烤有指導,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
戶撒煙站站長鄒明波介紹,戶撒鄉2019年共種植烤煙2.34萬畝,涉及11個村委會2418戶農戶,實現總產值8490.67萬元,繼續穩居全州烤煙種植最大鄉鎮,發展361戶143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烤煙,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45.06%,實現了種植一畝烤煙脫貧一人的目標。
為進一步拓寬阿昌族群眾的增收渠道,幫扶單位加大非煙產業幫扶力度,引導當地群眾擴大獼猴桃、生豬、稻田生態魚、荷蘭豆等產業規模,幫助推動農產品輸出,讓特色農產品真正變成群眾口袋里的財富。
明社村老混村小組村民趙仁朝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獼猴桃種植大戶,老趙現種有30畝紅心獼猴桃,年收入至少有10萬元。“以前外出務工東奔西跑,現在有了產業,家門口就掙到了錢,既照顧了孩子,又贍養了老人,多好啊?!壁w仁朝談起如今的生活,滿足感油然而發。
一項項暖心的惠民工程、一點點暖心的實事、一份份致富的產業,好似一夜春風來,銀鈴般的笑聲回蕩在戶撒河畔,仿佛是人們對幸福阿昌的欣喜和感激,更像是對幸福阿昌新生活的向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