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陜西武功縣卷煙市場,有這樣一位女零售戶,她失業不失志,敢闖敢干,歷經風雨,從開批發部到經營大超市,實現了人生新夢想;她致富不忘眾姐妹,關心幫助同廠下崗女工開店做生意,體現愛心,贏得贊譽。她就是卷煙市場最美零售戶——張淑俠。
烏云滾滾遮天日 下崗女工迎挑戰
1998年之夏,對三十八歲張淑俠來說,是個刻骨銘心、永遠難忘的季節。因為那年夏天,企業停產倒閉,她和丈夫被迫雙雙下崗。失去了“鐵飯碗”。那天,在廠辦簽完下崗失業手續,她一路無語,搖搖晃晃回到家。丈夫回來的早,躺在床上唉聲嘆氣;老人坐在沙發上低頭不語,顯得憂心忡忡;正上幼兒園的女兒拉著她的手,嚷嚷要買電動玩具。
“讓媽媽歇一會兒”。她對孩子說。孩子似乎懂事,不再嚷嚷。走進陽臺,她一個人坐在窗前沉思。望著窗外白云,聽著知了叫聲,她心里似有悲傷 仿佛看到了“烏云滾滾遮天日”,聽到了“寒蟬凄切”。但她沒有掉淚,自我安慰:怕啥哩!自己還年輕,人生的路長著呢, 自己一定要堅強,走出人生低谷,實現新的夢想。
幾天后,她做出一個大膽選擇:在縣城西關市場開家綜合批發部。丈夫聽說要開店,第一個提出反對:咱不是做生意的料,有風險的事我不干,也不讓你干。兩位老人也勸她三思而行,不要貿然行事。可她說:“別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你們不支持我,我自己干。”
就這樣,在一家人反對的情況下,她從娘家、同事、朋友處借來5萬元,在西關市場租了一間小門面,干起百貨批發生意。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店面開張后,沒有顧客上門,一天賣不了幾個貨,賺不了幾個錢。丈夫勸她趁早關門,一道去南方打工。可她不同意,一心要把店開下去。她對丈夫說:“打工掙的是辛苦錢,咱只要店辦好,就是搖錢樹。”
為了栽好這棵“搖錢樹”,張淑俠白天讓丈夫守店,自己騎著自行車,走家串戶聯系生意。有一年冬天,她在縣城附近一個農村聯系生意時,因下雪路滑,連人帶車跌倒在路邊的一條水溝里,等爬上來雙手沾滿泥巴,凍得打顫。她沒有止步,推著自行車趕到一個小商店,說明來意。店主被她的開店精神所感動,滿口答應從她的批發部進貨。聯系完這家,她又騎著車子,向別的商店走去。等到天黑才回到家。 丈夫看到她的衣服臟兮兮的,追問原因,她才道出實情。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辛苦奔波,張淑俠的批發生意漸漸有了起色,客戶送貨點多達50家,主要集中在縣城附近周圍。這下,丈夫心里有了勁頭,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專門送貨上門。不出三年,他們在批發市場站穩了腳跟,生意火旺起來,自然賺了一些錢財。
守法經營模范戶 終端建設樹標桿
自從干了批發生意,張淑俠學到了不少生意經。有人向她討教做生意的秘訣,她笑著回道:和氣生財靠人緣,守法經營是根本。
數年前,隨著連鎖超市、便利店的快速發展,批發生意逐漸萎縮。她決定轉行開超市。丈夫不無擔心地說:“縣城大超市就有三家,競爭激烈,咱經營資金有限,地理位置又不好,這不是‘拿雞蛋碰石頭’嗎?”她說:“不要怕,開超市是大趨勢,只要好好經營,不管開在哪里,照樣能賺錢。”
話雖這么說,可要辦好超市并非容易。于是,張淑俠在縣城最大的一家超市打了三個月工,通過看、問,記,從中學到了不少超市管理的知識和經驗。那年“五一”前后,她租賃了企業閑置倉庫,經過裝修,建成了一個1000平米的超市。開張那天,縣城那家最大超市的老板進店參觀,見她是老板,不無驚訝地說:原來你到我店打工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偷學本事。她呵呵一笑,點頭稱是。
開弓沒有回頭箭。經營超市既要嚴格進貨關,提高服務質量,還要學會管理員工。超市有20多名女工,大多來自附近農村,文化素質低,經常為雞毛蒜皮的事吵架,影響超市形象。為此,張淑俠認真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知識,親自制定超市管理制度,從小事抓起,堅持晨會制度,定期為員工過生日,慰問困難員工家庭。在她的柔性管理下,員工隊伍和諧穩定,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卷煙經營是超市的一部分,也是超市的“臉面”。她親自參加煙草局舉辦的法律法規、卷煙營銷培訓班,學到了不少煙草專賣法律和卷煙營銷知識。在日常經營中,她要求卷煙柜臺負責人和店員,必須嚴格遵守煙草專賣法律法規,不得亂渠道進貨,不得違反卷煙明碼標價政策,不得張貼“煙酒離柜,概不退換”等霸王條款,必須做到守法、規范、文明經營。有一回,一位員工將家里的一條“軟中華”帶到店里準備銷售,結果被她發現,當場作出除名決定。此事在店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從此再也沒有人敢違反店規了。
張淑俠對煙草經營情有獨鐘。這些年,隨著超市利潤的穩定提升,她十分注重卷煙柜臺的形象建設,先后投資數萬裝修卷煙柜臺。為了體現卷煙陳列效果,她還親自在辦公室利用煙盒擺放不同造型,琢磨卷煙陳列最佳效果。如今,她的卷煙柜臺成為煙草公司樹立的標準終端示范店,吸引了諸多零售同行學習參觀。
開店不忘姐妹情 真誠幫助圓心夢
張淑俠是個有情有義、知恩報恩的女性。自從開辦超市以來,她始終不忘同廠下崗的姐妹,真誠幫助她們走出人生困境,實現二次創業夢想,贏得左鄰右舍和周圍群眾的好評。
下崗女工楊曉華一度時期心灰意冷,不愿出門打工,日子越過越艱難,丈夫一氣之下去了南方不回家。張淑俠得知這一情況后,親自上門,動員她開店做生意。起初,楊曉華怕折本,不敢做。張淑俠就讓她先在自己的超市打工,慢慢學習開店經驗。經過三個多月的實踐鍛煉,楊曉華終于有了開店的膽。沒有啟動資金,張淑俠給她借了五萬元,不要一分錢利息。開店后,張淑俠多次派店員到她的商店指導經營,吸引顧客。如今,她的“華華便利店”生意紅紅火火,月收入穩定在3000元左右,人勤春早,有了好日子,丈夫也回來了,幫她看店經營。
近年來,在張淑俠的真誠幫助和大力支持下,先后有四位下崗女工在縣城辦起了便利店和煙酒店,生意都不錯,其中一位女工經過發展,還在鄉鎮街道辦起一家400平米的中型超市。面對姐妹們的收獲,張淑俠會心的笑了。如今的她有一個更大的愿望:五年之內,把同廠所有下崗在家的姐妹們組織起來,入股合伙,再開幾家連鎖超市,把生意做大做強。
有句古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張淑俠就是這樣一個從人生低谷走向困境的成功女性。她的創業經歷充印證了這句古語,也為零售戶樹立了學習榜樣。但愿她和諸多的姐妹在新的一年里,財源廣進,夢想成真,一帆風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