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二十幾年,我的體會是做生意不但要人好,同時也要“好說話”。這樣容易贏得顧客的青睞。否則,人不好則難立業,不“好說話”則客遠離。
說說我的一次經歷吧。記得去年春節前的一天,正值中午時分,有兩位衣著樸素的中年人來到我的店門口,停下了。我仔細打量了他們,站在店門口外的那位,肩膀上扛著一袋物品,另一位則站在離煙柜大概有一米多的地方,眼睛正看向煙柜。
看樣子,是兩位農民兄弟。我不改平日的熱情,趕忙迎上前,微笑地伸手招呼:“兩位兄弟,平時喜歡抽什么煙呢?要不要先把東西先放下來坐坐歇歇?”
對方顯然沒料到我會說出這樣暖心的話,扛物品那位男子樸實地笑了笑:“不用了,我們還要趕路?!绷硪晃恢斏鞯赝芭擦藘刹?#xff0c;問:“六元的煙有哪些?”
我指著低價煙區:“有真龍(軟嬌子)和金圣(廬山),您看喜歡什么口味的?”
“給我們一樣要一包吧?!闭f完,問話的男子從褲袋中掏出了錢。
我把煙遞過去,還順手給了一個火機。接煙的男子看到火機,遲疑地望著老胡。老胡輕松愉快地說:“拿去用吧,出門在外估計你們也沒帶身上,算是兄弟我給你們用的!”
兩位中年男人對視著會意地笑了笑,買煙的男子點燃了一根煙,高興地說:“兄弟,你真好說話,俺們還真沒帶火機。謝謝了啊,下回出城再來你這買煙抽!”
他們之所以站在店外或離煙柜一米多的距離,應該是在別家店遭到過“傲慢與偏見”,所以才有了“距離”感。我的一句溫暖的招呼、一個成本不算高的打火機,縮短了他們離我的距離。人是有尊嚴的,賣家與買家是平等的,農民也有消費的權利,我給他們提供的是沒有“傲慢與偏見”的服務,更接地氣、更體現店主的素養。
這之后不久,我的店里還迎來了這兩位到城里探親的農民兄弟,我們還成了好朋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