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案例:零售戶老張同時經營了兩家連鎖超市,其中一家超市內若干品牌的卷煙斷檔了,為了不影響生意,老張就從自己的另一家超市拿了幾條煙來應急。而當地煙草專賣局以“未在當地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為依據對老張進行了處罰。老張覺得很委屈,認為反正都是自己的煙,又是依法從當地煙草公司進的貨,理應不存在未在當地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的行為。
這樣的案例,相信無論到了全國哪一個煙草專賣局,都會這樣去處置的。但是如果站在經營戶的角度,或者以他們的思維邏輯呢?恐怕又會覺得這樣的處罰簡直是對自己的刁難。
事實上,不僅僅是一個卷煙零售店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喬布斯算得上重量級吧?算得上有影響力吧?可是,如果我告訴你,他曾在1985年被自己創辦的蘋果公司趕了出去,你相信嗎?你肯定不信,公司是他自己開的,怎么會被自己開的公司趕出去呢?答案只有三個字:股份制。懂經濟的朋友肯定知道,你的公司一旦成為了上市公司,那可以不完全由你做主了。
目前,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邁進了市場經濟,但是思維上在某些方面仍然是計劃經濟的思維。在城市里還好一些,在農村體現得尤為突出。
最典型的就是買煙佘帳和多買優惠。試問在農村開小賣店的零售戶,有誰沒遇到過這兩種情況的嗎?這其實就是嚴重違背市場經濟的行為,買煙憑什么不給錢啊?憑什么買五六盒就得給你便宜啊?法國經濟學家盧梭在他的經濟學著作《社會契約論》中把市場經濟的本質歸結為“產權”和“契約”兩個詞。上面的兩種行為和先前提到的案例就是違背了契約精神的典型。
在我國大力提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契約精神實質上就是法治精神。而法治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契約,只不過是通過國家依靠強制力來推行的契約,一旦違反了契約,就要受到懲罰。這就好比買房子的時候花了100萬,過了幾個月樓市下跌,房子只賣80萬了,“樓鬧”們就去圍堵開發商,要求退錢一樣,都是違背契約精神的。房子降價了你要退錢,那房子漲價了,你是不是得向開發商補交一個房子的差價款呢?
契約精神之所以在中國普遍缺乏,究其原因在于大環境所致。契約精神的落地生根是需要一個成熟、完備的法治環境,而我國長久以來則是人情社會,人治大于法治,任何事情只要是熟人,就好辦事,什么規則,一邊玩去。而這種社會看起來充滿了“溫情”,其實危害是極大的。正如醫改過程中的那句名言一樣,“一個好的制度,會把壞人變成好人;一個壞的制度,會把好人逼成壞人”。這也正是黨和政府下定決心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原因。
而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作為行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各級煙草專賣部門必須要做好法治工作,讓自己的員工守法地去執法,讓我們的零售戶自覺地進行守法經營,堅決避免“賣自己的煙也違法”這樣的案例的發生,這才是應有之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