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誠信是做人行事的根本,誠信也是開店經營的信條。放眼當下,許多老字號、百年老店,沒有一個不是愛惜自己的“羽毛”,把信譽看得比黃金還寶貴;而看當前,只顧眼前小利,不顧長久發展的大有人在。韓非子云:顧小利,則大利之殘也。意思是說,只顧眼前的小利,勢必會損害到大的利益。因此,開店經營,請零售客戶擦亮誠信的招牌。
一、誠信力量大
有的人說,講誠信往往是自討苦吃,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成大事者往往是講誠信的人,他們關注細節,注重小事,不會因小利而失大義。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出身貧寒,年輕時做過擺渡工、種植園工人、店員和木工等各種工作。做店員時,他很講誠信。一次,一位婦女買東西時多付了幾美分,林肯步行了10公里,趕上那位婦女,為的是退還那幾美分;還有一次,他發現給一個女顧客少稱了四分之一磅茶葉,他又跑了好幾公里為她補上。正是因為誠信,一貧如洗、地位卑微的林肯受到當地居民的尊敬和信任,在25歲時,當選為州議會議員,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860年,51歲的他參加總統競選并成功當選。他正直、誠信的品質,仁慈而堅強的個性,使他獲得了人們的擁護和愛戴,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總統之一。
為了四分之一磅茶葉、幾美分,這些雞毛蒜皮小事,主動上門去“亡羊補牢”,許多人認為是小題大做,大驚小怪之舉;還有的人認為,即使顧客知道自己吃了點兒小虧,也不會斤斤計較。但正是許多毫不起眼的小事積累,終成了大事。
所以說,誠信對零售經營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用得好,推動零售向前、向上發展;用得不好,會反其道而行。
道理簡單但卻往往會被我們忽視,甚至是棄之一邊。在現實經營中,有些零售商家為了實現銷售,對商品會故意夸大其辭,甚至是無中生有來忽悠顧客。而當顧客發現上當受騙時,他們立即晴轉多云、橫眉冷對,結果顧客有時有理卻吃了啞巴虧,一股怨氣悶在心里,只能哀嘆自己倒霉上了當。這種經營方式,看似賣出了商品,但同時也賣出了誠信,砸了自己的招牌。
誠信力量大,其積極作用對零售經營的推動也不可小視。大家都知道娃哈哈集團這個企業吧,其創始人宗慶后從踩著三輪車代銷棒冰、汽水和校簿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歷程,通過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到至今,娃哈哈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食品飲料企業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飲料生產企業,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因此,如果我們我們零售客戶能像娃哈哈那樣,抱著誠信經營的理念,日積月累,建立了口碑效應,小店也能做大。
二、誠信往往被忽視
誠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搭成生意,往往又容易被零售客戶所忽視。有的零售商家認為,開店搞經營,把貨賣出去就行了。不管是“白貓黑貓,逮著老鼠就是好貓”,貓逮老鼠可以,但開店賣貨可就不行了。你賣出去的東西,要保證顧客用的順心順手順當才行,為賺幾個錢,失去信譽可不行。
前幾天雙休,早上沒事和愛人一起到對面的個體超市去買菜,由于天氣炎熱,順便買了個西瓜。在買瓜時,我還特意問了一下店主,西瓜熟了沒有。老板娘說,都熟人熟臉的,如果沒熟,你拿來換一個。回到家洗洗就直接放冰箱里,晌飯前,孩子嚷著要吃西瓜,于是愛人就拿出來剖開一看,西瓜不是沒熟,而是熟過勁兒了,還夾著一股淡淡的餿味兒。
愛人說,這瓜不能吃了,你得拿去換,老板娘答應你的。我說,算了吧,十塊八塊錢的事兒,到時別鬧著不愉快。愛人說,你不是要去買箱啤酒嘛,順便帶上,不換就拉倒。一想也對,于是提起塑料袋里的西瓜向超市而去。到那兒,老板娘說,你提瓜兒干嘛?我說,想換一下。她問,沒熟嗎?我說,熟透了。她說,既然熟了還換啥?我說,熟過勁兒不能吃了。她答,只聽說沒熟不能吃,沒聽說熟透不能吃的,都鄰居,你不能瞎說,黃了咱的生意啊,你看看,這么多人在買西瓜呢?我說,有點餿味呢?她說,能吃就行,幾塊錢的東西,熟人熟臉的還真好意思拿來。
西瓜沒換著,還被老板娘搶白了一通,為幾塊錢還真拉不下臉來和女同志吵架。我垂頭喪氣地出來把西瓜狠狠地扔進了垃圾桶。
回到家,愛人說,西瓜呢?你買的啤酒呢?我說,算了,算了,不吃也不喝了。
愛人看我臉色不好,也沒敢追問。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到這家超市買過東西。有時,還把這件事情當成是笑話講給同事和朋友聽,西瓜事雖小,失信事兒大。
其實,許多情況下,零售客戶都認為是熟人、老顧客,相互都不講究,雙方都能退讓著點兒。但是,顧客是花錢來購買你的商品或服務,他們需要的是完美,而不是將就。你商家認為將就的事情在顧客看來心里就很委屈:咱花的是真金白銀,你不能叫咱不滿意。
如果商家忽視了誠信,就是在給你的信譽做減法,當信譽等于零時,離關門大吉也不遠了。所以說,誠信要從小事、從細處做起,尤其是在對顧客的承諾上。不能只考慮自己不吃虧,把損失轉嫁到顧客身上,顧客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來承擔。
三、誠信是前進的不竭動力
誠信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簡單,常年累月地堅持也更難。一旦當你的經營遇到瓶頸、或者面對誘惑時,能夠堅守的亦更少。但是,砸品牌容易創品牌難,創名牌需要長期的堅持,砸品牌只要一次就夠了。就是一些名店、老店,面對洶涌的市場大潮也未能守住底線,造成晚節不保。所以說,能夠傳承至今、牌子依然硬梆梆的百年老店如鳳毛麟角。
誠信是零售經營必須堅守的底線,更是其前進的不竭動力。離開誠信,零售生意就會不景氣,說話就不硬氣,做事就沒底氣,競爭就沒霸氣,遇到較真的顧客你還真沒脾氣。
義烏小商品市場大家都知道,以往,這地方是假貨的代名詞,有人愛多深就有人恨多深。不誠信,難作為。如果只盯著錢不顧誠信底線,雖然一時春風得意,但終究會被市場淘汰,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要想舉例子手指頭、腳指頭加起來都不夠。在這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義烏人并沒有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忘乎所以,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著“誠信體系”建設,在歷經痛苦的蛻變過程之后,義烏小商品城也涅槃重生,生意越來越紅火。
一件東西時間長不擦,會蒙上一層灰,失去原有的色彩;誠信的招牌亦如此,長期不維護、忽視其存在也會不知不覺讓生意走向被動。因此,誠信的招牌要?!安潦谩?#xff0c;越擦才能越亮,越是精心維護,越會成為平常中的不平常,讓人感受到誠的價值和信的力量。
可以說,誠信是契約社會的底色,也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更是零售經營的不斷前行的鋪路石?!兜赖陆洝分性啤靶挪蛔阊?#xff0c;有不信焉。”其中的道理說明誠信不足,難被信任,也點出了做人、行商的根本所在。
我的一位朋友是開副食品超市的,有一手做副食品的絕活,其中一款當地人最喜愛也是最熱銷的糖果都是他自己動手制作的,按理說是獨家經營,又無可復制性,定價權應該在他的手里。但是,自開店十多年來,別的商品價格都翻了個兒,但他這款商品壓根兒就沒漲價,老價格、老口味,一點偷工減料都沒有。有一次,他對我說,現在賣這款商品基本上不賺錢了,算上人工的話還倒貼錢。我說,那你該把價格往上漲漲,咱不想暴利,得有合理的利潤空間,最起碼和市場經濟接軌吧。他說,喜歡這款副食品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很少有經濟來源,不能為賺錢而忘本啊。
有人說他傻,憑這手藝,替別人打工都發財了,還自己起早貪黑的。我知道他不是傻是誠實。他剛到這個百貨一條街開店時,基本上都無他立足之地,百貨做的大多是老顧客生意,而他這個“新兵蛋子”當然很少有人買帳,生意在舉步維艱時,他依然堅守誠信底線,做到物美價廉,童叟無欺,生意也逐漸走出低谷,現在來購買商品的顧客,好多已經合作了十多年了。有的甚至老人走不動,還打發晚輩來購買商品。
因此說,啥叫誠信,誠信就是要讓自己吃虧,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讓自己為難了,就會給顧客帶來方便。現實中,不誠不信,可能會得利一時。然而,無論是賣場口碑、人氣的丟失,還是對經營者信任、評價的下降,失信者終究會輸掉未來。只要經營者人人以之為榮,誠信就能成為誠信者的通行證。
三、念好誠信“三字經”
魯迅先生說“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個誠字”。你要想把生意做好,留下良好的口碑,就要內誠于心,外信于人。那么,如何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呢?筆者認為,要念好誠信“三字經”。
一、心坦蕩、貴在誠
做好生意如做人,只有胸懷坦蕩,才能顯現個人魅力,引得顧盈門。要做到心坦蕩,就要立足“誠”,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在零售經營中,對顧客一視同仁,以誠相待,不圖一時之快而棄誠信于一邊,長久堅持才能“修成正果”。
前幾天中飯后,零售客戶張桂林正在店里看著煙草公司發放的報紙。這時,從店外走進一胖一瘦兩位顧客,瘦子掏錢買了兩包軟中華的。邊往店外走,邊拆開手里的卷煙。一會兒,兩個人氣沖沖地回來,擂著張老板的柜臺說他賣假煙。
張桂林家的卷煙一直是從煙草公司進貨的,肯定不會有假煙出售,當然底氣也很足??吹嚼蠌埐怀姓J,瘦子報了110,胖子打了煙草管理部門的電話。一會兒,兩路人馬都到齊了,煙草方面的來人鑒定后,確實是假冒卷煙。胖子一聽來勁了,假一罰十,要張桂林賠他們兩千塊錢才能罷手。
張老板說,不可能的,我家的高檔煙上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