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饋送贈品是營銷活動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小到一包衛生紙、一袋洗衣粉;大到電磁爐、電視機等??此浦皇呛唵蔚碾S意之舉,其實要想送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須要有獨特的構思,以及“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的遠見。
吃一塹,長一智。我同樣是經歷過“下力不討好”的饋贈失敗后,才感覺到饋贈藝術的重要性。這還要得益于朋友送給我的一本書籍,其中一篇“鳥籠邏輯”的經營技巧,讓我受益匪淺。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一位商人送給客戶一個漂亮鳥籠,并且親自幫他掛在房間里最顯眼的地方。他的舉動令人費解,為什么要送個客戶一個鳥籠?他神秘的一笑之后,道出了其中的玄機: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如下選擇:第一,他會把鳥籠扔掉(扔掉,他不舍,骨頭也是肉),第二:買一只鳥回來放在鳥籠里。
這就是鳥籠邏輯。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比藗儠?#xff1a;“那么,你要一個鳥籠干什么?”最后你肯定會選擇買只鳥回來,放進籠中,這樣才能擺脫無休止的解釋,以及美中不足的遺憾。
故事結束后,一個“這位商人的經營業務是什么?”的提問,更是讓我疑惑,一個故事怎么還帶出了一個問題?經過查找,在書的倒數第二頁中間部位找到了答案。答案是商人兼營鳥糧、以及飼養書籍等業務。商人饋送的奧秘讓我恍然大悟,恰到好處的饋贈不僅是營銷,是留住客源的引力;就連一個故事也埋下了,讓你讀完全書的玄機。否則,你不會知道故事背后的故事。
盤點自己的饋贈方案,我終于找到了以往失敗的真正原因:大家習慣于1+1=2的慣性思維,卻忽略了鳥籠效應的培育,從而失去饋贈引發“地震”的預期目標,更達不到店鋪何其多,獨戀你一個的口碑。
“走過一些彎路,也好過原地踏步?!蔽視r常用江小白營銷的一句廣告語安慰自己,彎路不可怕,怕的是彎路上安了家。經過深思熟慮,我首先對于充值話費業務的贈品進行變通,成效不錯。
一、水壺變話費,開通不嫌貴
因為投資少,風險小,兼職話費業務是眾多小型店鋪的首選“副業”。雖說不能帶來豐厚利潤,但涓涓溪流匯成海的前景,還是充滿誘惑的。讀了《鳥籠效應》的文章后,我決定改變充值話費送水壺的慣例,讓花費充值業務再上一個新臺階。
我與通信公司合作,代收話費賺取傭金。為了刺激消費,通信公司決定對于貢獻大戶(話費大戶)進行獎勵:一個周期內,達到一定金額后送電話卡一張,熱水壺一個。禮品送出不少,真正激活的用戶不多,想想都讓人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失落感。
玉石要琢,灰塵要掃。發現問題后,我及時的調整思路,把公司送的熱水壺留下變現。之后,在送電話卡時主動充值5元。雖說金額不多,放棄還是可惜。于是,消費者就會主動的使用饋贈的電話卡了(每張電話卡的啟用,經營戶都會得到一筆傭金)。
二、送出飲水機,坐等魚上鉤
某品牌的礦泉水在我的店鋪已經上架兩年,盤點業績,我都有些不敢直視。同為一個水源地的產品,為什么會冰火兩重天呢?論促銷,它是隨行就市;論品質,水源地這個硬指標,大家有目共睹;論優勢,它近水樓臺……遺憾的是,它近水樓臺卻不得月。
讀了《鳥籠效應》之后,我才發覺導致產品銷售不暢的真正原因,都是贈品惹的禍:
這款產品上市之后,無論是產品價格的定位,還是市場維護手段等,一直采取跟風營銷模式。最為關鍵的是,贈品的設置缺乏挑戰性:每訂貨60件送5件本品,100件送11件本品……數字很大,誘惑很小。零售終端進貨的積極性不高,“新產品、高價格,我有什么理由不選擇成熟老品?”
市場反響就是消費者們的心聲,為了扭轉銷售頹勢(今年商家加大促銷力度),為了不破壞市場游戲規則,我與代理商商定:只要愿意合作,飲水機可以提前抱回家。銷售達到一定數量后,飲水機就作為贈品不再收費。
雖說價值相同,但面對“免費”飲水機的誘惑,消費者們的熱情卻截然不同。當大家都為我的營銷擔憂時,產品的銷量開始陡增。一位老顧客一語道破天機:
面對同類產品的贈品,再加上訂單上的“大數據”,我總有一種泰山壓頂的感覺,不敢輕易嘗試。銷量換購飲水機就大不相同了,不僅少了壓力,而且還有一種撿漏的獲得感。其實我們心中都明白,同類產品與飲水機只是等量代換而已。
我毫不掩飾自己的私念,一旦市場出現滯銷,我們“船小好調頭”;何況廠家也會妥善處理飲水機合同,不會讓消費者蒙受損失。
小結:饋贈禮品不是無償的“施舍”,也不是豪情萬丈的燒錢,最終目的還是吸引消費者,打開她們的錢袋子。如果單純地以物易物,不僅雞飛蛋打,而且還會增加經營成本,擾亂正常的經營秩序,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鳥籠效應宛如抓住顧客味蕾的“骨頭”,在她們的心目中贈品是超值的選擇。比如說水壺變話費,就是利用消費者“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激發他們消費的欲望。試想一下,電話卡即使送出,對于消費者來說只是一張隨手扔掉的卡片而已,商機如何挖掘?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把贈品視為寶物。
任何贈品,無論價值幾何,都要刻上金錢的標志;關進“鳥籠效應”的籠子里,才能真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