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我國在酒泉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自行研制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并與隨后升空的“神舟八號”兩次順利對接成功。這標志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又一次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時也表明這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獨立掌握航天交會技術的國家。今天,就讓我們透過一枚枚航天題材的煙標,來重溫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一個個輝煌時刻。
1970年4月24日北京時間21時35分,我國用自行研制的“長征一號”火箭把“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從這顆重達173公斤的衛星上,傳回了悠揚的“東方紅樂曲”,這一優美的音樂響徹神州大地,讓十億中華兒女感到無比的激動和振奮。
為慶賀“東方紅一號”飛向太空,全國有30多家卷煙廠相繼以這一偉大的歷史成就為設計背景,出品了120種不同類別的“航天煙標”:“衛星”、“奔月”、“展望”、“紅箭”、“沖天”、“宇宙飛船”、“航天城”、“424”等等。在這些煙標中,其中以黑龍江呼和浩特卷煙廠出品的“70”煙標、安徽合肥卷煙廠出品的“424”煙標、湖北沙市卷煙廠出品“衛星”煙標最具特色。這三家生產廠家分別以不同的畫面、不同的香煙牌名,將“東方東一號”飛天的歷史時刻永久地定格在方寸煙標之中,成為“航天專題標”中的難得珍品。
在黑龍江呼和浩特卷煙廠出品的“70”煙標上,紅色數字“70”、天安門和環繞地球飛行的紅色衛星,較好地表現了“紅色年代”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424”煙標是安徽合肥卷煙廠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日期命名的,以紅色為主色,紅色的標名、天安門城樓,排列成行的紅旗,紅色的華表、地球,匯聚成歡慶衛星上天的“紅色海洋”。此外,在“紅色海洋”的上空,還有《東方紅》樂曲的藍色五線譜,格外引人注目。湖北沙市卷煙廠出品的“衛星”煙標,其設計最為直觀明了,紅色的中國地圖、地圖上的天安門以及環繞地球飛行的衛星和廣闊的監察構成了一幅壯美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運行圖。值得一提的是,衛星軌跡上的“東方紅,太陽升”的歌詞和“5562-1162……”的《東方紅》曲譜,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三枚煙標以不同的品牌和不同的設計手法,記載了中國航天事業令世人矚目的歷史時刻。
1984年4月8日,我國在四川西昌成功發射了第一顆靜止軌道科學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實現了衛星通信的全國覆蓋,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和飛躍。之后,衛星不斷從這里頻頻升空,僅到2000年6月,在16年的時間中成功發射了高軌道衛星29顆。如:“亞洲一號”、“亞洲二號”通信衛星,“澳星B1”、“澳星B3”以及“艾科斯達一號”等,西昌已成為目前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具有大功能發射航天器能力的新型衛星發射基地,它以“中國的航天城”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這座偉大的航天城,四川西昌卷煙廠出品了多枚航天紀念煙標。如84紅蓋“航天城”煙標,藝術地微縮了我國航天偉業的光榮。其標名創意具有豐富的內涵,傳遞了時代信息,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歷史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設計上用強烈的展示手法烘托著航天科技的驕傲,整個煙標以大紅作主色調,構成穩定的優勢地位,富貴、祥和、熱情、奔放地顯露著時代特征,正版無圖,白色印制的標名占用面積又小,但正是白色的潔凈與光明,同其他色彩面積出現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之美;在副版占十分之一面積的左上角,,以明亮的橙黃色表現了火箭升空。構圖抓準了要點,因為航天工程中火箭是基礎,但又不是自然發射的模擬,在對物象藝術的概括中我們見到了躍動中的輕快,輝煌中的希望,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啟思;而簡捷明快的構圖易識、易記,也反映了煙標設計上的新趨勢,且在全標體現對比美的統一性上又有畫龍點睛之妙。
此后,我國又多多枚衛星升空。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時,我國自主研制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直沖太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在完成繞地球飛行77圈后,于10月17日凌晨4時33分,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首次實現兩人多天太空飛行。湖北中煙公司武漢卷煙廠為慶祝“神舟六號”飛天,推出了“紅金龍”紀念版煙標,共有三款,分別為“思想”、“行動”、“太空行動”三種。其中,注有“思想”字樣的煙標底色為藍色,注有“行動”和“太空時代”字樣的煙標底色為紅色。三種紀念版“紅金龍”煙標圖案相同,主、副圖都有地球、飛船和宇航員。注字為“思想”和“行動”的“紅金龍”紀念版煙標,其小條盒包裝上有“紅金龍紀念牌卷煙”及“從兩千四百多年前的風箏到‘神舟六號’的驚世飛翔……紀念今日成就,開啟明日輝煌”等文字說明。注字為“太空時代”的“紅金龍”卷煙為限量出品,隨卷煙附送的香煙畫片說明了“太空時代”為紀念牌卷煙。
隨著“神舟八號”的成功升空和返回艙的安全著陸,太空漫步的計劃已經開啟。作為中國人,作為一名煙標收藏愛好者,我們為祖國的航天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也企盼有新的紀念航天壯舉的煙標問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