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煙標20多年 種類多達1.6萬種30多萬枚
“煙不可吸,盒不可棄,收藏煙標,其樂無窮!”這是家住太原市五一路寧化府社區,煙標大王高義生的煙標收藏箴言。從1989年5月在省城解放路街頭看到第一個煙標至今,他已收藏煙標1.6萬多種;從1997年第一屆煙標大會到第十屆煙標大會,高義生為了煙標收藏走遍了全國20多個省會城市;他自己不吸煙,卻把別人丟棄的煙盒積攢起來;作為下崗工人,去一次飯店他舍不得,但為了一張心愛的煙標,他可以一擲百元;收藏煙標的同時,他積極宣傳吸煙的危害,勸導身邊的親朋少吸煙……3月4日,記者在太原市寧化府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高義生家,在煙標的世界里,感受到了煙標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感受著這位煙標大王在煙標收藏中的苦與樂。
煙標是印有香煙品牌商標的外包裝,它與郵票、火花、酒標并稱“世界四大平面收藏”。煙草傳入我國有400多年歷史,但有品牌形成煙標的時間也不過100多年時間。雖然抽煙有損身體健康,不值得宣揚,但煙標作為其發展史的見證,收藏是有一定價值的。
家就是煙標博物館
在高師傅家,書櫥上、柜子里到處都是成本成套的煙標,分門別類,大到紅色收藏系列、龍文化系列、外國系列、動物系列、自然風景系列、省一級卷煙廠系列、福喜系列等,小到大光系列、五臺山系列、白蘭系列、太行系列、迎澤系列等。煙標上各類人物事件、花卉奇草、珍禽猛獸、城市景點等圖案充滿了文化氣息,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刻展現在眼前更成了歷史發展的縮影。
在高師傅的藏品中,保存著太原卷煙廠的重要產品之一——衛星牌香煙。1971年,為紀念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太原卷煙廠推出了衛星牌香煙。煙標上面還標注著“向省三屆黨代會獻禮”的字樣,天藍色的封面上,是一個小衛星。高義生說,這張煙標具有雙重意義,一是紀念衛星發射成功,二是慶祝黨代會召開。這還是他從太原南宮“淘”來的。當初花了20元,現在這個煙標價值已超過了百元。還有出自晉華卷煙廠(太原卷煙廠的前身)的煙標,其中一張是雁門關煙標,產自上世紀40年代。另一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解放牌煙標,上面畫著解放軍高舉紅旗從守義門進入太原,受到群眾歡迎的場面。在他的收藏夾里,收集最全的是“大光”煙標,透過這些煙標,太原香煙令人驕傲的歷史依稀可見。大光煙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生產的,上世紀70年代末風靡全國,一盒賣到了3毛錢。在北京市,曾經出現過人們排隊買“大光”的盛況。作為太原人,汾河橋都不陌生,老汾河橋什么樣?上世紀50年代太原卷煙廠出產的“迎澤煙”,上面還有當時水泥式的老汾河橋的圖案。“煙標承載著煙文化,是各個時期精神的體現,記載著每一個時期的發展歷史。每次得到新的煙標,先研究上面的圖案,再查閱相關資料書籍,了解煙標背后的文化內涵。整理這些煙標的時候,就好像足不出戶,走遍了祖國和世界各地。”高師傅這樣對記者說。
從“牛尾猴”結緣煙標
說起和煙標的緣分,還要從1989年5月的一天說起,高師傅在省城解放路逛街時,無意中看到一個煙盒圖案很好看,上面畫著一只栩栩如生的猴子,還有關于這只猴子的介紹,“煙是貴州銅仁卷煙廠出的,上面還介紹說牛尾猴是金絲猴的俗稱,是貴州梵凈山景區的一級保護動物。正是這枚煙標讓我對煙標收藏產生了興趣,覺得煙標既有觀賞性,又有知識性。”從此以后,高師傅開始有意識地收集煙盒,在收藏到幾百種之后,高師傅接觸到了《收藏》雜志,里邊常常有關于煙標收藏的知識介紹,而且通過這本書,他還認識了南京66中老師何繼來以及湖北潛江黨校老師楊清俊,從此走入了煙標收藏界。
從1997年全國第一屆煙標大會,到第十屆煙標大會,只有其中一屆因為家中有事,實在走不開,其他九屆他都自費去參加。為了收藏煙標,南下北上,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認識了國內一百多個煙標發燒友。“這些煙標大部分是撿來的,也有朋友送的,以及從其他藏友處買的。”高師傅說,“有一次,朋友無意中提到同事家有一些解放初期的煙標,雖然朋友的同事家在古交,冬天還下著雪,當時坐了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凍得手腳發麻,但我們還是去了,只要有收獲,就很值。”從開始收藏煙標至今的20多年間,高師傅的藏品有一萬六千余種,三十多萬枚。
辦展覽分享收藏樂趣
現在,高師傅是山西收藏家協會煙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在省城的煙標收藏界名聲響亮,煙標愛好者們常常在南宮和高師傅交流收藏心得。太原寧化府社區的居民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在社區和高師傅的精心準備下,觀賞了多場主題煙標展。在建黨90周年時舉辦紅色煙標展,將黨史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革命時期,有南昌、西柏坡、星火、長征、六盤山、烏江河、金沙江等煙標;第二階段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其中有大生產、鋼花、航天等生產主題煙標,表達了人們在當時昂揚的生產斗志;第三階段是改革開放30年,包括跨世紀、飛躍、團結、富裕、小康等煙標,反映了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每一張煙標下面還寫有專門的文字解釋,為社區廣大居民介紹黨史知識。
去年新年前,他精選了包括亞洲、歐洲、南美洲等25個國家的共計198張煙標,做成4大塊展板,舉辦了迎新年環游世界個人煙標展,擺放在社區辦公室內,讓居民通過煙標了解世界文化。
2012年龍年到來之前,高師傅精心整理出100枚與龍有關的煙標,舉辦了一場“龍標百姿迎龍年”煙標展,祝福龍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100枚煙標整齊地擺放在4塊展板上。有的是印有龍形圖案的煙標,如龍騰云駕霧、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等;有的是香煙的牌子帶有龍字,如有“華夏龍”、“金龍”、“云龍”、“石龍”、“天龍”、“九龍”、“龍泉”、“龍鄉”、“黃金龍”、“白金龍”、“紅金龍”等。
“每逢國家大事、重大節日或者是我自己關注的事,我都會做一個專題展,用煙標來詮釋著文化的發展,并且呼吁煙民少吸煙,珍愛健康。”高師傅說。此外,在收藏煙標的同時,他積極宣傳吸煙的危害,勸導身邊的親朋少吸煙。他的想法是通過舉辦一些煙標展覽,呼吁人們少吸煙,珍愛健康,珍惜生命。
家境貧收藏尷尬不斷
高師傅雖然是山西省收藏家協會煙標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是協會的領導,但他的家里卻是很簡陋,沒有一件像樣的擺設,很多家用電器都用了十幾年,破舊不堪。“我已經下崗十幾年了,原是東風機械廠的一名車工,現在在離家不遠的一個車棚里給人看自行車。”高師傅說,困難的家庭生活讓他廉價賣掉了很多珍貴的煙標,以前他幾十元、幾百元賣掉的煙標,現在有的已經價值上千元錢了。每提起這些從他手上流失的煙標,他都非常遺憾,“沒辦法,過去生活很困難,有時候拿上賣了煙標的錢,才能買米面,孩子上學也要錢。”現在,看到喜歡的煙標,高師傅大多時候也沒有經濟能力購買。只能是拿自己收藏較多的一些煙標換。
從第十一屆全國煙標大會開始,高師傅就再沒有去參加過了,因為這類活動都需要自費參加,而交通費、食宿費等都是高師傅的收入所承受不了的。“只有多參加全國的各種煙標收藏交流,才能拓寬自己的收藏范圍和眼界,現在一方面是看車棚走不開,另一方面還是費用承擔不起。”這樣一來,好多外省甚至外國的煙標就沒有收藏到,高師傅的收藏步伐都比以前慢很多。除了煙標這個主項,他的收藏愛好還非常廣泛,比如酒瓶、糧票、旅游門票、郵票、站臺票等。家里凡是能放東西的地方幾乎都是高師傅的收藏品,高師傅說,好久沒在增加收藏品了,家里實在是沒有地方存放了,尤其是酒瓶收藏,占用的地方很大,現在只能放棄了。對于收藏,尤其是煙標收藏來說,他有著一份難以解釋的喜愛,雖然沒有經濟基礎,但收藏卻大大豐富了他的生活,增長了他的見識,他會盡自己的能力,將煙標收藏繼續下去,高師傅的目標是做中國的煙標大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