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魏塘街道有一個名叫潘全明的收藏達人,家里收藏了舊報紙、地方志等種類繁多的“老東西”,但這些年他一直在堅持的“最愛”卻是煙標。
20多年來,潘全明收藏的煙標已達15000余枚,煙標上的圖案林林總總,好似一套百科書。近日,記者在潘全明的帶領下“探秘”了他的“煙標王國”,只見書柜里擺放著25個經過初步整理的收藏夾,每個收藏夾的醒目位置都有標記:植物、動物、山川、地名、體育……“每個收藏夾有60頁,每頁可入冊4枚煙標,還有許多額外夾在里面的,整理過的煙標就有七八千枚。”在介紹藏品時,潘全明隨手打開了一扇柜門,只見里面全是香煙盒,他說收藏夾里的都為軟殼煙標,還有很多硬殼煙標尚未整理,“一盒一盒硬殼很占地方,有些被我放在矮柜里,還有一些只能放在廠里的倉庫里。”
“煙標能客觀地反映和記錄歷史,幾乎每一枚煙標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說起收藏煙標的初衷,潘全明的思緒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1986年我正好26歲,那時候很風靡收藏郵票,退伍不久的我也是一個集郵迷,有次偶然得到了上海卷煙廠出的牡丹、鳳凰、中華等六七枚煙標,從此便迷上了煙標收藏。”之后,不管是在單位工作,還是后來下海經商,他總是利用各種機會,撿煙殼、買香煙、淘煙標。
“煙標收藏有世界四大收藏之一的美譽,全世界有許多煙標收藏愛好者,我希望能在嘉善找到更多煙標收藏愛好者,一起交流探討,或者結伴到外地參加煙標交流會。”昨天下午,在介紹自己的“煙標王國”時,潘全明特別向記者展示了其中一些“珍品”,他說現在煙標的價格在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雖然在一般人看來,那只是一張薄薄的紙,但對于像他這樣的煙標收藏愛好者來說,卻是可以讓人莫名開心的“寶貝”。
珍藏一:西湖十景
潘全明說,把地名作為煙標名是煙標設計的一大特色,全國絕大多數省會城市、大部分旅游勝地的名稱都曾被用做煙標名,“以我們浙江為例,我收藏到的地名煙標就有杭州牌、寧波牌、西湖牌、新安江牌、北侖牌,還有我們嘉興的南湖牌。”
因為一套1988年出產的“西湖”套標,記者“游覽”了煙殼上的西湖風光,只見每一枚煙標的主圖是景點風光,旁邊則是景點名稱和英文譯名。在這套煙標中,記者看到了那個年代華美的西湖十景:保俶塔、平湖秋月、西湖天下景、九曲橋、三潭印月、湖邊亭閣、六和塔、牡丹園、湖心亭和斷橋。
珍藏二:嘉興往事
“當年嘉興的卷煙廠也出產過很多品牌的香煙,我目前只收藏到了少數幾樣,希望將來能全部收藏到。”潘全明特別向記者展示了嘉興已經不再生產的珍貴煙標:由桐鄉雪茄煙廠(嘉興卷煙廠的前身)出產的桐鄉牌、飛天牌香煙,由嘉興卷煙廠出產的金南湖牌香煙、狼牌香煙等。
記者觀察發現,金南湖牌香煙在不同時期的字體和圖案均有不同,其中由嘉興卷煙廠和鄭州煙草研究院聯營出產的香煙上,“金南湖”3個字字體和大小均相同,右上角的南湖風景是一張下半部分為水波、上半部分為紅船的抽象圖;而在嘉興卷煙廠獨自出品的香煙上,“金”字被縮小后移到了“南湖”兩字的左上角,字體也不盡相同,南湖風景則變成了一張有煙雨樓、有紅船、有湖的寫意圖。
珍藏三:金陵十二釵
在潘全明的諸多“珍品”中,一套由南京卷煙廠出品的“金陵十二釵”套標十分特別:“通常每條煙都是10包,‘金陵十二釵’香煙卻是每條12包,所以這套煙標就有12枚。”潘全明回憶道,“金陵十二釵”是二十多年前他專門托人從南京購回的。
在煙標的正面,記者看到的是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各位美女,右上角的“金陵十二釵”5個字遒勁有力、富有詩意。潘全明說,這是當年著名畫家劉旦宅先生書寫的篆書;另外,煙標上還配有描寫人物的標題和七言絕句,分別是元春省親、鳳姐設局、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湘云拾麟、迎春誦經、探春結社、惜春描圖、李紈課子、巧姐紡績、可卿春困及妙玉奉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