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卷煙廠1985年注冊烤煙型西域牌商標。
古代西漢朝對玉門關以西地域總稱西域。漢以下對西域的稱謂有廣狹之分。一般狹義指蔥嶺(帕米爾高原)以東地域。廣義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西漢初號稱西域有36國,主要分布在現南疆北疆。
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漢朝在烏壘(輪臺)設西域都護府,管護天山南北等地。其統轄下的西域諸部包括①昆侖山北麓有若羌、鄯善(若羌)、小宛、戎盧、彌(策勒)、渠勒(策勒南)、于闐、莎車、精絕(于田)、且末、皮山等國;②天山南麓有疏勒、尉頭、姑墨(溫宿)、溫宿(烏什)、龜茲(庫車)、烏壘(輪臺)、渠犁(庫爾勒)、危須(焉耆東)、焉耆、山國(焉耆東);③天山以北及東疆地區有車師前國(吐魯番)、車師后國(吉木薩爾)和車師都尉(鄯善)、烏貪訾離(瑪納斯)、卑陸(阜康)、卑陸后、郁立師(馬里坤)、蒲類后、西且彌(呼圖壁西)、東且彌、劫(阜康西)、狐胡、烏孫(伊犁)等;④帕米爾及其以西地區有西夜、蒲犁(塔什庫爾干)、大宛(費爾干納)、捐毒、休循等國。西漢朝合計領護50余國。在現南疆地區,多為“居國”即號稱城廓之國。在北疆地區則多為“行國”即逐長草、以游牧為主業。
三國時期,曹魏王朝在新疆設置西域長史和戊己校尉,統管西域。西晉朝承襲三國管理體制。到北魏時期,鄯善、車師、焉耆、龜茲、疏勒、渴盤陀、烏孫、悅般等16國受北魏管轄。北魏設有焉耆、鄯善二鎮。
唐朝統一西域廣大地區,在現新疆東部哈密等到設州、縣、鄉,統轄12縣,建置與內地同。其他地區實行都護府、都督府、州制。先是建安西都護府(吐魯番,后遷至庫車),再設北庭(吉木薩爾)大都護府。即是行政建置,又是軍事機構。元朝前期,成吉思汗將新疆大部分地區劃歸察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領地。明朝設立哈密衛,管理行政軍事。清朝統一新疆,乾隆朝改稱西域為新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