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從小到大,只聽說過歡歡喜喜過大年,可能筆者所提及的“躲年” 之說還是第一次聽說吧,雖然看來有些不吉利,講來也有些不好聽,偶爾還有一點“楊白勞”的感確,但在現代社會中的確有這么一躲年之族。
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孩時老人總是在我們耳邊怨言:“小孩盼過年,老人怕過年”,現在才算真正理解老人當時心情。在如今過一個春節人情事故更是水漲船更高,開支到“紅包拿來” 這上面的支出少則幾千多則幾萬,還不算人來客往禮品餐費開支,對一般工薪階層確實是一種相當大的壓力,因此,有很多人都會萌發一種躲而過之的想法。有些人倆口子去南方旅游,費用在幾千元之下,既放松了一年來工作緊張的心情,又可以享受祖國大好河山給子民帶來的恩惠,再可減少一個春節的費用支出;減少了大魚、大肉,爆飲、爆食對身體的傷害,又從游山玩水中煅煉了自己的身體,為新的一年更好地工作奠定了基礎,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更有幸一族干脆哪里都不去,關上門過二人世界,看看電視、上上網,發個短信拜拜年,這也算是“躲年” 的一種,筆者就贊成用前一種方式躲年。但是由于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是以“團圓”、“ 熱鬧” 為基礎,躲年在外雖有“熱鬧”的一面但缺少“團圓” 的氛圍,所以很多人還是選擇在家團圓的歡樂而承受花錢如水的痛苦,特別是家有老人的家庭,更應孝順老人的意愿,賠老帶小在家團圓,這些人也就只能在節后才從心里贊許那些“躲年”一族了。筆者認為:過年有很多過法,團圓過、旅游過、閉門過都是過一個大年卅。最主要的是要過一個好的心情、好的身體、好的氛圍、好的美德,大家都不要把過年當成是一個相互追比的形式,從勤儉持家出發、從保護下一代心身健康出發,紅包只要有內容哪怕一元兩元,也是壓“祟” 錢,何要成千上萬呢?如果你家財萬貫,打上拾萬元一捆連紅包都裝不下的錢,那就不叫“紅包”而成“爛包” 了,也并非吉利之舉。再則給小孩的錢多并不等于有利于它的心聲健康發展,相反有害人之嫌!因此,筆者認為在不歪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前提下,創新過年形式也是很有必要。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