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后期隨著父親的調動,從山青水秀的鄂西房縣,來到了陜西長安王曲鎮的西安通信學院。來以前,同學們猜測可能與房縣相比環境要差一些,因為是西北嗎!怎能與南方相比。
待和父母乘車進了皇甫,引入眼簾的是一條大河,從南向北而下,水流很大,清澈見底,河面寬廣,河堤是石頭所砌成,兩岸邊是垂柳和綠茵茵的稻田,雖是北方,但此景色并不比南方遜色。在皇甫段這里又是柳青《創業史》中的“蛤蟆灘”。
每到夏季,孩子們光著屁股在河里嬉鬧,傍晚時分,學院的人們吃過晚飯后,一家人或者三五成群地在河邊散步看書,有的來了興趣下河摸螃蟹、抓魚,河里的鯰魚還很多很大,稻田里的黃鱔、泥鰍伸手可得。到了天黑后,稻田里是蛙聲一片,一些人直接脫掉衣服在河里洗浴一番,河岸兩邊的垂柳在微風中搖曳。
當人們走到荷塘時,荷葉通過一天陽光的沐浴散發出特有的香氣,使人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寂靜的夏夜里,蛙聲、河水的歡快聲,聲聲入耳,微風中,人們時不時地感覺到一股清濕的空氣進入鼻孔。
到了秋季稻谷收獲時,這里農村的戰友總是給我們家送一些“桂花球”大米來,此米極其地香,無論蒸米飯還是熬粥都可謂上乘,在南方度過整個童年的我,住在鷸河邊,與南方相比,沒什么兩樣。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隨著父親的轉業我們家離開了這里,但鷸河沉淀在我的記憶中。
去年夏季的一天,我們幾個戰友,得知王曲的一個戰友蓋了新房,相邀一同前往祝賀。
一路上,我自以在這里居住過,對這里的美景依然清晰可見,一一給他們道來,而且滔滔不絕津津樂道,令戰友們好一陣地羨慕,在我的“吹噓”下,他們好似并不是到離城里不過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而是到江南旅游。
來到鷸河旁,潺潺河水,比過去雖然小了許多,但依舊是那樣的清澈透底。幾個戰友按捺不住了,挽起褲子下到河里親吻甘甜。
“八水繞長安”,一幅美麗的畫面,鷸河就是八水之一,她給大地帶來生機和盎然,又孕育著兒女們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幸福安寧,繁衍生息。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