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哪一年的某一天,孔子先生對他的學生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的學生們把這搬話記錄在《論語.為政》篇中。今人都熟知這一段帶有強烈年齡規定性的語錄,帶著對祖先的崇敬,把這一段話作為人生行為規范;今人也常用這種人生坐標模式來檢查和勉勵自己。然而,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知識和閱歷不同,性情和追求不同,便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鬃拥倪@種人生坐標,喻似人的一生在不同階段對人生的態度和目標有不同的理解、認識和追求。
五十是一百的一半,一百是五十的二倍,人們常把老人去世稱之為百年歸天,孔子用五十知天命的哲學思想把人的一生劃為了二個不同的生命意識階段,人在五十歲之前是在外力推逐和欲望引誘的作用下生存,生活的軌跡是不由自己的靈魂所支配,生存是因外力需要而存在,這是人的外在行為。而人到了五十歲以后,生命的價值和人生觀將會發生一個質的改變,進入了更高、更厚實的生命周期——天命。
既然已知天命:就應知半個世紀的光陰不易,不管你在不在意,歲月都以它固有的姿態輕松地、不知疲倦地邁著前進的步伐。在時空的隧道里,人生只是一瞬間,對于我而言,在人生長河里,卻不知不覺已闖入生命的秋季。
既然已知天命:足以證明咱們閱歷無數,走過漫漫的歲月,經歷坎坷挫折的磨礪,曾有過充滿豪氣的青年時代和光鮮的似水年華,飛動的靈思和浪漫的情愫,譜寫著生命樂章中最燦爛的一段;也曾有過忙碌奔波的創業時光和春風得意的輝煌,世事的艱辛和人情的變幻,讓我懂得淡泊才能明志,寧靜才能致遠。
既然已知天命:它使咱們更懂得珍惜,在咱們的情感生活上,既是一個重要階段的結束,也是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咱們不再怨懟命運的多舛,不再遺憾歲月的蹉跎,因為往事的陳跡,其間的悲喜、辛酸和抉擇都化作嘴邊一抹淡淡的會意的微笑。時間清洗著心靈的創傷,教會咱們忘記仇恨,留住美好,知悉感恩,享受生活的真締,更懂得用心去細細品味人生秋冬將給咱們帶來的豐盛與寧靜。
既然已知天命:說明咱們已遠離清麗嬌柔,風姿秀逸,歲月無情地在容貌上留下了烙印,但骨子里殘留的那份浪漫和擁有的真愛,將使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唱歌跳舞,讀書寫作聽音樂,和所愛的人旅游暢天下,按照咱們內心的夙愿書寫生活的每一天、書寫人生的一切。
既然已知天命:這是指咱們對世事、對人生的一種覺悟,尊重自然規律,洞悉事物的發展趨勢,因時而動,順勢而行,不可逆天行事,不虛度人生,也不非份妄求,在份內爭取人生價值的最大化,過好應該屬于自己的生活。
既然已知天命:就不應有消極的生存態度,這不是養尊處優,不是與世隔絕,更不是要自我封閉,而是對人生的一種更高厚次、更深境界的的人生感悟和自身理念的內練,人的行為與思想從張揚個性、鋒芒畢露、功名利祿中超脫出來,轉而更重視和追求對自己內力的修練,磨厲自己的心志,淡定一切外力作用,進入到一個更廣擴的自由空間,博愛、包容、平靜、淡定成為自己心理和行為的追求,思想和理念漫漫從過去浮燥繁雜中簡單而質樸起來,反樸歸真至到進入一個率真的自我。
既然已知天命:一切的私心雜念都不復存在,一切的世俗觀念都不能浸蝕自己的靈魂,自己將成為宇宙中的一粒永恒的生命體,這便就是天命,是人生的大道,這就是咱們對天命的感悟,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追尋和修煉。
既然已知天命:那如煙的往事卻象詩一樣,長存思緒。回望過去的五十年,猶如五幅場景畫;在歡笑中咿呀學語,在跌倒中蹣跚學步,在重壓中苦讀寒窗,在熱血中謀求生計,在奮斗中融入社會,在社會中歷練心路,五點一線,波瀾不驚。感悟這已逝去的人生,好不踉踉蹌蹌,又似飄渺虛無,也有燃情偶憶,更多平實而過。人生五十年,彈指一揮間,定格在現在,是滿足,因為有所收獲;是失落,因為太多蒼白;是愉悅,因為和諧溫馨;是感傷,因為聚散離合;是激揚,因為心存斗志;是頹廢,因為愿望難酬;是充實,因為歷經世事;是虛度,因為浪費太多;是回首,燈火闌珊,幾多浮華,鉛塵洗凈,方悟人生!別樣的五十年啊,如煙、如詩、如畫!
在人生這個不太漫長的過程中,詩就好比是路程,夢則好比是靈魂。缺少了詩意,注定我們的路程會很寂寞,當然也有快樂。咱們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讀小學及中學時,時值70年代,國困民貧,家境寒酸,我們不會忘記買什么物資都要憑票的場景,更別想什么玩具了。改革開放后,視界打開,夢想紛至沓來,可以說,那時咱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復合夢境的集合:同齡中有的人夢想象牛頓一樣去做個科學家,打破萬有引力的神話;有的人夢想象陳景潤一樣去做個數學家,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有的人夢想象福爾摩斯一樣去做個神探,破天下一切疑案;有的人夢想做個詩人,比李白飄逸,比徐志摩抒情;有的人夢想做個作家,比曹雪芹細膩,比瓊瑤煽情;有的人夢想做個政治家、教育家、軍事家,夢想讀北大、上清華……等等,無所不夢。為了夢想,有的人曾剪貼過報紙、擺弄過小發明,寫過小說,作過詩,現在那些道具器材,半拉子小說,詩詞歌賦還放在家里,每每看到那些詩詞,雖然倍感青澀而酸酸、忍俊不禁,但也還是為一些得意之作而自我欣賞陶醉……。就這樣,咱們這代人在一片夢海中度過了美好的少年和苦澀的青年,并帶著復雜的心態進入了中年。如今,現實的現實雖然證明那時的夢更多的是少不更事、輕狂有加,但在當時卻是讓咱們覺得是那樣的美好,是那樣的充滿了原動力的激情。如果沒有了這些夢想,咱們都不知道現在該拿什么去回憶、該拿什么去面對和推動今后的人生及生活。
青年時的生活是苦澀的。18歲后有的上了大學、有的進廠當了工人、有的在家鄉自謀生計,而我則于1978年12月當兵去了武警部隊,為此我努力表現,拼命訓練,爭取名份,結果是每次考評,成績也不錯,多次獲得部隊表彰獎勵。四年后我回到了家鄉,并分配在當地糧食部門工作,十年后的1993年12月我調入了煙草行業。就這樣,30歲前一夢而過、蒼白了我,三十而立,而我還在為夢而輕狂,為夢想不到而抓狂。好在在此之前,我收獲了愛情,組建了家庭,養育了后代,感受了生命的意義。
在煙草行業工作了10多年后,我帶著五味雜陳的心情步入了中年,我常常質問自己:我今生的夢想是什么?能實現嗎?我該如何夢?我從哪里來?又該到何處去?讓我常喜的是,煙草二十年雖不易,但我學得了知識,穩重了身心,理解了人生,讀懂了社會,歷經了變革,目睹了轉型,豐富了閱歷,改變了觀念,感悟了事理,凈化了心靈,得到了關愛,知道了感恩。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以前一次次夢景的疊現與實現嗎?我知道,咱們可以有夢想,盡管不一定都能實現;我終于明白,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可以有夢想。但夢想理當現實一些,才有實現的可能。是這樣的,我四年的軍營生活、我十一年的糧食企業工作經歷,我二十年的煙草工作經歷,都有許多讓我難以忘懷的人與事。還有自己從單身、到結婚、到生子等一系列生活經歷,怎能讓人不經常懷念。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人生依然如詩。咱們年雖過五十,但在夢想的牽引下,必將再次領悟到一個人生共鳴:離無知漸行漸遠,離知道漸行漸近。因感悟而釋然,因感動而悲喜,為此,我不惑,亦不能惑,因為良好心態隨我行,我為健康快樂活。我因用心做事而精彩,用心做事因我而存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