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市門口有三個菜攤老板,老王、老李和張吉星。一樣的菜、一樣的位置、一樣的經營時間,但三年下來張吉星穩賺了一座樓錢,而老王和老李的菜攤利潤僅夠維持家庭的日常開支。
細心觀察之下發現張吉星很會舍小利而得大利:當有買菜的顧客說大蔥或白菜有黃葉時,不管當時的大蔥和白菜有多貴,張吉星會毫不猶豫地把那些顧客認為是黃葉的部分摘除;當有的顧客買完一大兜菜后要拿一根蔥、一頭蒜或者是幾根香菜當佐料時,張吉星從不說個不字,并且我還發現一年四季的每一天張吉星的菜攤上從不缺這些佐料小菜;當顧客說差幾角錢或沒帶錢時,張吉星也會讓顧客們把菜捎走……
張吉星的誠實憨厚和讓小利得大利,不是每次都賺錢的做法,讓一時心窄的高嗓門妻子看不過,逢人便說:“你看俺家老六真傻,像這樣讓顧客隨便拿小菜的賣法能賺什么錢,真是個‘傻老六’!”
她這么叫,別人私底下也這么叫,于是在家排行老六,大名叫張吉星的菜攤老板便被人們掩去了真名,而成了賣菜老板“傻老六”。
但賣菜老板“傻老六”卻憑借他那特有的“傻”勁贏得了眾多回頭客,并且那些賒賬和欠零頭的顧客都主動地把上次的欠缺補上。
利潤上來了,“傻老六”的妻子看著老六那可愛的“傻”勁只樂得合不攏嘴,并且他的“靈活”生意經竟成了周圍許多菜攤和超市經營者效仿的對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