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保存著去年南陽晚報的一篇報道感覺應該給所有人,特別是整天忙碌的零售戶朋友提個醒。為了方便敘述,我把報道原文復制如下:
暑期,是兒童意外傷害多發(fā)的季節(jié),兒童意外傷害中,交通事故、墜樓、燒燙傷、中毒、溺水等幾種傷害,是最需提防的“殺手”。近日,記者走訪了交警、消防以及醫(yī)院等相關單位,他們?yōu)楦改競內绾慰醋o好孩子減少意外傷害開出了預防良方。
撞倒開水瓶 三歲女娃被燙傷
7月16日晚上,家住臥龍區(qū)青華鎮(zhèn)的汪先生將孩子嬌嬌送到醫(yī)專二附院。剛剛三歲的嬌嬌雙腳都是水泡,身體有些地方的皮膚都被粘掉了。據(jù)汪先生介紹,當時剛把開水倒到水瓶里,大家忙著收拾碗筷,還不到一分鐘,好動的嬌嬌順手將水瓶碰倒,開水澆在了孩子的腳上。
醫(yī)專二附院急診科主任姚紅軍提醒:夏季,是幼兒燙傷的高發(fā)季節(jié),父母看護稍有疏忽,很容易發(fā)生燙傷意外。如果發(fā)生燙傷,沒有起水泡,要立即用涼水沖洗患處,然后盡快送往醫(yī)院治療,急救中不可涂抹紅藥水、紫藥水等。
七歲娃捉蜻蜓 陽臺上摔下
7月21日上午,家住城區(qū)仲景路的劉先生和妻子正在和鄰居打麻將,7歲的兒子程程在家里玩。兩只蜻蜓飛到他家陽臺上,程程連忙爬上陽臺護欄去捉蜻蜓。程程剛一伸手,踩在護欄上的腳一滑,從陽臺上摔下去。劉先生立即把兒子送到市中心醫(yī)院,經(jīng)搶救后脫離危險,醫(yī)生診斷為右臂骨折。
市中心醫(yī)院骨三科副主任醫(yī)師張超遠提醒:造成兒童摔傷的情況絕大部分是父母上班,家中無人看管孩子,而讓其自己在家。家長應該注意,不要在靠近窗戶、陽臺的地方擺放方便孩子攀爬的家具,最好在窗戶上安裝防護欄。
橫穿馬路 六齡童被撞飛
7月16日下午,家住光武東路某小區(qū)的6歲男孩俊俊從家中一路小跑去買冰棍,買完后,又是一路小跑回家。當跑到路中央時,俊俊被疾駛而來的摩托車撞飛,跌落在離摩托車3米遠的路面,隨后家人將俊俊送往市中心醫(yī)院。經(jīng)檢查,孩子顱底骨折、顱腦損傷,幸無生命危險。
市中心醫(yī)院急診外科主任劉向業(yè)提醒:暑期高溫悶熱、雷雨增多,孩子為避暑避雨,特別容易快速橫穿馬路,導致慘劇發(fā)生。帶孩子過馬路時,家長應該遵守交通法規(guī),注意紅綠燈,切勿在馬路上奔跑嬉戲
報道只說了三個案例,每個案例都讓人揪心,為了提醒零售戶家長,我把報道全文復制和大家分享,就在最近重新翻看這篇報道的同時還看到一則四個學生一起溺水身亡的消息。
暑假本應是快樂的,但對有些家長來說卻是如此沉痛。入夏以來,全國各地多次發(fā)生兒童意外傷亡的事件。每個悲劇都令人痛心。
青少年人身安全是個一年四季都不能忽視的話題。雖說每年社會、學校、家長都在強調,可事故依舊不斷發(fā)生。所以,對孩子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依舊任重道遠。
有位朋友做得好。一放暑假,他就從網(wǎng)上下載學生安全度期試題,并和孩子一起做。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不僅收獲了知識,還可以產(chǎn)生自我保護意識。此外,家長還應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技能,比如學習游泳、如何使用滅火器等。
暑假,小鬼當家,在給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家長們還應該防患于未然,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家中的水電氣都要及時檢修,消除安全隱患,二樓以上的住戶還要在窗戶上安裝好安全的防護網(wǎng)。如果家長從事零售工作,就可以把孩子帶到店內,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家長的視線范圍內。店鋪忙碌之時小孩可以幫忙,家長在工作之余還可以指導小孩做功課。保證孩子安全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了解家長工作的艱辛,賺錢的不易,激勵孩子努力學習。
對于上班族的家長,建議幾個家庭聯(lián)合,把孩子集中在一起管理。家長們輪流調休,始終有一位家長陪伴在孩子們身邊。這樣既能輔導孩子又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總之,安全重于泰山,千萬不要一時大意,讓“意外”傷了孩子,后悔就來不及了!
眼下,暑假臨近,提前提醒各位零售戶朋友,早作準備,暑假別人小鬼當家,提前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們過一個安全愉快的長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