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人、清代著名劇作家李十三寫下了八部本戲(《春秋配》、《白玉鈿》、《香蓮佩》、《紫霞宮》、《如意簪》、《玉燕紋》、《萬福蓮》和《火焰駒》),二部折子戲(《四岔捎書》和《玄玄鋤谷》),民間習慣稱之為“十大本”。所有這些劇目,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傳世之作,二百年來盛演不衰。寫了《平凡的世界》的路遙說:“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寫了《丑陋的中國人》一書的柏楊說:“人生有夢,文學能實現這個夢。”寫了《白鹿原》這部小說的陳忠實說:“文學依然神圣。”武俠小說寫作泰斗金庸曾根據自己的性格和經歷來塑造人物典型和編寫故事情節,據說在郭靖、楊過等英雄人物形象身上就體現了自己的一些影子,令人感到有點意思。他寫的華山論劍等場面,尤其叫人難忘。賈平凹說,文學藝術是終身事業,是馬拉松運動不比一時一事,成功才是真的成功,最后的勝利才是真的勝利。
英國作家、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幼年時期就想終身從事戲劇事業,他貪婪地讀著哲學、文學、歷史等方面的書,并自修希臘文和拉丁文。他主動到戲院做馬夫,和看門人混熟了,被特許從門縫和小洞窺看戲臺上的演出,他邊看邊細心琢磨劇情和角色。后來,他到劇團里演配角,經常深入下層社會,觀察那些流浪漢、江湖藝人和乞丐,同周圍的各種人談心,學習他們的語言談吐,熟悉他們的生活習慣,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他很快就成了一個十分活躍的演員。莎士比亞用一年多的時間寫出了劇本《亨利六世》,引起了戲劇界的普遍注意。1595年,他的里程碑式的劇本《羅密歐與朱麗葉》問世,這確立了他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莎士比亞被譽為“人類文學奧林匹克山上的宙斯”。他和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勒斯、索福克里斯及歐里庇得斯合稱戲劇史上四大悲劇家。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曾在巴黎最窮地區租了最破的住所。有一天晚上他醒來,發覺有個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屜,他不僅哈哈大笑。小偷問道:“你笑什么?”巴爾扎克說:“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連一毛錢也找不到,你在黑夜里還能找到什么呢?”小偷自討沒趣,轉身就要走。巴爾扎克笑著說:“請你順手把門關好。”小偷說:“你家徒四壁,關門干什么?”巴爾扎克幽默地說:“它不是用來防盜的,是用來擋風的。”巴爾扎克生活雖苦筆不輟,每天深夜十二點時,他就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奮筆疾書。一般他會連續寫五六個鐘頭,直到累到極點才會離桌休息。他自己承認:“所有時間都在寫作——不是整理手稿,就是思考布局。如果不想布局也不寫作,就得校改排樣。”就這樣,他寫了《人間喜劇》,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幽默與睿智并存。一次,雨果正趕寫一部作品,可社交活動占去他不少時間。于是他想了個絕招:把自己的頭發和胡須分別剃去半邊。親朋好友一來,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謝絕了社交約會。有一次,雨果在旅館住宿,服務臺侍者問他:“您的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寫東西。”“以什么謀生?”“筆桿子。”于是侍者在旅客登記簿上寫道——姓名:雨果;職業:販賣筆桿。雨果完成了《悲慘世界》的手稿后,將其寄給了出版社,好久沒有訊息。于是,他給出版社寫了一封信,內容只有一個“?”。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內容也只有一個“!”。不久,《悲慘世界》出版,轟動了整個歐洲文壇,而這兩封巧用問號和感嘆號修辭功能來傳遞信息的“標點書信”也就流傳至今了。雨果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散文、文藝評論和政論文章,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