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喜歡的煙標,郭貴東出手上千元也不心疼
煙草在線據(jù)河北新聞網(wǎng)報道 “海燕”、“飛虎”、“白毛女”……這些解放戰(zhàn)爭時期河北省內(nèi)生產(chǎn)的香煙,即使對于老一輩人來說也未必聽說過。在石家莊濱河小區(qū)有一位名叫郭貴東的煙標收藏愛好者,從參加工作至今已經(jīng)收集了25年的煙標,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自己收藏的煙標,他還特意把家中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一個小型展覽室。
兒時收集父親的空煙盒
對于一般人來說,抽完煙常常會把空煙盒直接扔掉,而對于郭貴東,這些煙盒都是他眼中的寶貝。從上世紀70年代起,當時還不到10歲的郭貴東就對煙標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郭貴東回憶說,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在滄州工作,由于交通不便,每隔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郭貴東的父親有抽煙的習慣,每次回家后都會派他去集市上買煙,一來二去,郭貴東逐漸對于這些“花花綠綠”的圖案產(chǎn)生了興趣,并開始有意識地把父親抽剩下的空煙盒收集起來。
“記得當時父親常吸的煙有‘戰(zhàn)斗牌’‘墨菊牌’‘大境門’等等,有一些我一直保留到了現(xiàn)在。”郭貴東說,當父親知道了他在收集煙標后,便把在滄州抽剩下的空煙盒留下來,攢到一起等到回家時全部交給郭貴東。
漸漸地,郭貴東收集的煙標越來越多,為了能收集到更多煙標,每次出門,他的眼睛都會緊緊地盯在地上,一旦發(fā)現(xiàn)有自己沒有的煙盒后,就會立馬撿起來,如獲至寶,有時甚至能高興好幾天。
“在那個年代社會物資還比較匱乏,尤其是在農(nóng)村,基本沒什么玩具,每天除了上學就是幫助家里干農(nóng)活,能有這么一個愛好,我覺得挺好!”郭貴東說,正是有了收集煙標這么一個愛好,才讓他的童年變得不那么枯燥,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收藏煙標兩萬余枚
1992年,郭貴東來到了石家莊卷煙廠工作,從此便與各種各樣的煙標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從小就有收集煙標愛好的郭貴東決定一定要把自己的這個愛好堅持下去,并從那一年開始正式認真地收集起了煙標。
與郭貴東熟悉的人都知道,如果花上幾千元換部手機,他肯定舍不得,但為了自己喜歡的煙標,出手上千元他眼都不眨。有一次,郭貴東無意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了一枚新中國煙廠生產(chǎn)的“海燕牌”煙標,由于新中國煙廠正是石家莊卷煙廠的前身之一,加之存世數(shù)量很少,因此郭貴東便下定決心,不惜重金也要拿下。拍賣如期在網(wǎng)上進行,三天的時間里誰出價最高,這枚煙標就歸誰所有。2500元、2600元、2700元……三十余位和郭貴東一起參與競拍的網(wǎng)友對于這枚煙標的競爭非常激烈,在此期間,郭貴東一直關注著競拍,生怕一不留神被別人搶了先,在最后一天晚上,郭貴東直接“喊出”4000元,直到競拍結(jié)束都沒有出價更高者他才放下心來。
如今,在郭貴東家地下展覽室內(nèi),已經(jīng)存放著兩萬余枚煙標,只要一有時間,郭貴東都會把煙標冊拿出來翻翻,想起這張煙標是誰送的、那張煙標是如何購買來的,就像過電影一樣可以回想起很多往事,這讓他覺得收集煙標非常有意義。
每枚煙標都是有故事的
在郭貴東收集的2萬余枚煙標中,他最看重的就是家鄉(xiāng)煙廠印刷出的煙標,而說起這些煙標品牌背后的故事,郭貴東更是如數(shù)家珍,流露出濃濃的家鄉(xiāng)情。
“你可別小看了這個‘海燕’牌,當年中央領導在西柏坡可就是抽的這個牌子哩。”郭貴東說,1948年7月新中國誕生前夕,為了供應黨中央同志們吸煙和當時市場的需要,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公司石家莊分公司籌辦了新中國煙草公司,后來被稱為新中國煙廠,1948年10月5日正式開工,生產(chǎn)的牌號是“海燕”、“金星”等機制卷煙,朱德總司令曾三次視察新中國煙廠的生產(chǎn)情況。
郭貴東又拿出了一枚“白毛女”牌煙標,向記者饒有興趣地講了起來。這是黨中央在西柏坡指揮解放戰(zhàn)爭時期,話劇《白毛女》在演出后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于是位于阜平縣的利民煙廠隨即生產(chǎn)了“白毛女”牌香煙。1948年7月,利民煙廠由阜平縣搬到石家莊,更名為華北實業(yè)公司煙廠,仍生產(chǎn)“白毛女”、“飛虎”、“白鴿”牌卷煙,年產(chǎn)量近2000箱。
仔細翻閱郭貴東“石家莊卷煙廠”的煙標冊,既有上世紀40年代的“海燕”、“白毛女”牌、也有改革開放后的“靈芝”、“新石家莊”等品牌。一些外地朋友想出大價錢買走它,但都被郭貴東一一拒絕了,因為在他眼中,這些煙標早已是非賣品,是石家莊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小小煙標概括出《七律?長征》
酷愛毛澤東詩詞的郭貴東在整理自己的煙標時,發(fā)現(xiàn)了全國各地不同卷煙廠印刷的煙標,只要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一首毛澤東詩詞。
“今年正好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我就先試著拼出了一首毛主席的《七律?長征》”郭貴東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從冊子中拿出了六枚煙標。“紅軍橋”、“五嶺”、“烏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牌,這六枚煙標正好按照順序大致概括出了毛主席于1935年10月創(chuàng)作的《七律?長征》。
“有空了就翻看自己收藏的煙標,感覺非常有成就感。”郭貴東說,因為收集煙標,他交到了許多朋友,有時幾個朋友坐在一起聊聊煙標,總能了解到很多的歷史知識。今后,他還會繼續(xù)將煙標收集下去,傳承好這一種別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