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多年以前,一個經常接觸韓國客商的兄弟講,很多韓國人下飛機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相對正宗的韓國烤肉店大吃一頓。他們既不要干料,也不要濕料,只要一小碟食鹽,將烤熟的牛肉蘸上少許,這樣嚼起來不但可以提味,還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牛肉自身原有的甜美。要知道牛肉在韓國是很貴的,偶爾才會吃一頓,如果蘸干料或濕料食用,會把牛肉自身的甜美蓋住,算是浪費食材了。我開始還覺得韓國人有些小家子氣,但執意嘗過之后,真的認為很好吃,雖然滋味有些單一,但鮮美得直白,就如一個單純率真的小伙子,讓你感到爽快。
中國很多地方對美食的做法,也講究原汁原味,就是要保留食材本身的鮮香。比如廣東人喜歡吃魚,雖然做法很多,但最上檔次的還是清蒸。廣東人認為,新鮮的魚最適合清蒸,無需太多的調味料,這樣才能吃出魚的鮮味。如果一條鮮活的魚添加過多的調味料,且用來炸或煎,那是很浪費的。通常是不夠新鮮的魚,才會用來炸制或用過多的調味料彌補。再比如康定地區的人吃松茸,同樣強調別調味。洗干凈的松茸放在一旁,并給鐵板加熱。先烤些五花肉,不為吃,只為煎出油來。煎到五花肉油吱吱響時,松茸切片,放在油上,須臾烤香,豬油肉香之上,又多一重幽淡味道。略撒薄鹽,絕不能多,夾起來吃。這時嚼來,汁濃味鮮,絕非調味能比。
一次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看當地人做最傳統的手扒羊肉,他們就是把羊按關節帶骨分割成數塊置于涼水中去煮,并不加任何調料。肉稍變色后,便放入一個大木盤中端了上來。我看著肉上還帶著血絲,心里有了些許忐忑,偷偷的問坐在旁邊的一位老兄:這能吃嗎?這位老兄一笑,說:這樣的肉最好吃,鮮而不膻,肥而不膩,你一吃就知道了。于是這位老兄一手抓肉,一手握刀,邊割邊吃起來。雖然準備了韭菜花、腐乳、芝麻醬、油炸辣椒等蘸料,但這位老兄偏偏只蘸鹽水,說這樣吃才最鮮美。我學著這位老兄的吃法,開始大快朵頤起來。果然不錯,仿佛自己也成了地道的蒙古漢子,豪爽得滿嘴流油。
有時我在想,是不是本真的東西最好,最能得到認可?否則大多數人為什么不愿意添加過多的佐料。后來一位老領導給了我答案,他對我講:你不用改變自己去迎合誰,你就是你。性子比較直,也不會什么客套,這樣挺好,就像一杯清水,能夠讓人看得透徹。如果你為了一個人的口味,往這杯清水里放入這樣或那樣的東西,雖然可能得到一個人的喜歡,但你這杯水就變了顏色,可能更多的人就不喜歡了。我想在吃上也是如此,本真的味道是最直接的,或鮮或香或咸,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如果添加過多佐料,掩蓋了食材本身的滋味,這樣的食材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特點,就如韓國人吃烤肉不蘸調料一樣。試想如果烤肉蘸上厚厚的芝麻醬,彌漫在嘴里的一定是濃濃的芝麻味,你還能吃出烤肉本身的味道嗎?那樣的話,你吃的是牛肉,還是羊肉,或者是雞肉,便很難分辨了。為了掩飾,從而失去了自我,自己便不再是自己了。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