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二十年前清明祭掃時節,我便講站石為碑的道理,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對這個道理看得更為透徹。人只有留下功德刻在石上,才能讓石站起來,且成為讓人敬仰膜拜的碑。否則碌碌一生,無字可刻,無德可寫,即便將石立為碑,碑也會在一段時間后隨風而倒,重新淪為石頭。
還記得少年時,每逢清明時節,學校都會組織到沈陽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那是安葬著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黃繼光,一級戰斗英雄邱少云等123位志愿軍烈士的地方。這些烈士為祖國而戰,為勝利而戰,雖身死,精神卻永生。銘刻其光輝事跡之碑,自然也會永世不朽,因為這塊碑已樹立在人們的心中和思想中,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冊中。
這幾年,每年都會直播祭拜華夏共祖炎帝黃帝的盛況。儀式之重,場面之宏,堪稱大典。來自世界的華人,眼中充溢著神圣與莊嚴,而面前的炎黃碑如山岳一般樹立在天地間。何以如此?因為炎帝黃帝已成為以祖先為主體的信仰和華夏文明的符號。雖有五千年之遙遠,但其碑永立,精神永存。通過祭拜,華夏兒女似乎就能得到這兩位開創華夏文明先河的炎黃大帝的庇佑。
盡觀古今,凡能在人民心中成神成尊者,皆是有大恩惠于人民者,其事跡才會被人民接續歌頌。所以碑之立,非人所為,而是由德所樹。清明時節,冬去春來,草木萌生,既是四季輪回的起點,也是人們表達慎終追遠情結的伊始。人們牢記著先人們的功德和偉績,在行緬懷追思之禮的同時,自然也是于心中樹碑立傳的過程。這些碑因功德而生輝,因功德而站立,且時刻警示后人多行正事,多行善事,這樣才可以不朽不倒,永立于歷史長河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