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今天要說的不是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是要說說我感受到的“傲慢”與“偏見”。
不記得是從初中還是高中開始,“90后”這個詞成了一個貶義詞。總有人批評90后如何思想墮落,如何離經叛道,如何扶不起來,是“垮掉的一代”。工作后,對于這些偏見更是感觸頗深。工作之余和前輩或稍微年長的同事聊天時,常常聽到他們年輕時吃苦的經歷。順便也給出“90后太幸福,父母什么都準備好了,所以變得懶惰、浮躁、不知足”等這樣的評價,面對這些言語,我只能笑著以示禮貌和尊重,因為反駁在他們面前只會讓他們覺得我幼稚和傲慢。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人們努力地給90后貼上標簽,正如當年努力地給80后貼標簽一樣。我想,這就是社會對一代人的偏見。偏見滋生的背后必然是前輩們的自負與傲慢。每一代人都要從幼稚走向成熟,批判90后的人和當年批判80后的人,或許都忘了,自己不過比他們的批判對象年長一些罷了。任何一代人,都有符合自己這一代人的生活背景,這由不得選擇。吃苦固然是一種資歷,但享受看似幸福的生活,也不是必須要接受批評。為什么我說是“看似幸福”的生活呢?90后面對的是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面對社會的快速變化,我們的三觀不斷打碎重組,大學生不再是兒時說的稀缺物種,“鐵飯碗”也一個個被打碎,一畢業就成了超高房價的接盤俠。我們是社會發展結果的接受者,大多數90后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賈寶玉。而是想努力賺錢、不愿啃老,抓著自己僅剩的一點點自尊心,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堅持自己的理想與信念,一點一點靠近我們想要的生活,努力將自己包裝得幸福的成年人。
我記得“知乎”上有人提到過,“如果要給絕大多數的90后一個整體印象,可以這么說:他們是剛一就業就被延遲退休,他們是干二十年都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卻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他們是吃著各種黑心食品長大,卻每天還在茁壯成長的一代人;他們是頂著惡劣的就業環境,自然環境,頂著高高的房價住在出租屋里卻沒有怨天尤人,每天還在努力追求自己理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一代人。”所以到底憑什么給我們貼上標簽呢?如果非要說我們是“垮掉的一代”,那也是現實將我們壓垮,但就算跪著,前方的路我們也會堅持走下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