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8年5月,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黨員干部要以回家吃飯為榮》文章引起大家的共鳴,文章中說到:回家吃飯是對生活最本真的回歸,但如今,在高壓力、快節奏、重結果的社會生活中,回家吃飯似乎正變得“物以稀為貴”。其實回家吃飯并不難,難就難在剪不斷理還亂的人情世故中,難就難在對工作低效率的假裝勤奮中。
遠在曹雪芹時期,就意識到人情世故的重要性,他在《紅樓夢》第五回中寫了這樣一幅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中,更是有人把人情世故當成了社會學和成功學的一部分。在浮躁的社會風氣下,越來越多的覺得人情世故是一件疲于應對的事卻又不得不為之,它占用了很多的休閑時間,壓制了真情實感。甚至有部分人認為人情世故在飯桌上,在酒杯里,在聚會中……殊不知人情世故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在于“情”而不在形式中。待人有禮,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別人,理解別人即可,并不需要日日笙歌,觥籌交錯。《菜根譚》中也說道:“人情反復,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說的是,人間世情反復無常,人生之路崎嶇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讓一步的道理;在走得過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給予人家三分的便利,這樣才能逢兇化吉、一帆風順。抓住了這個道理,理清了紛亂的人情世故,斬斷不必要的應酬,好好的回家吃飯。
除了人情世故,低效率的加班也成為不能回家吃飯的一大元兇。在過去的認知中,努力工作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但是從工作質量來看,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意義的,只有那些有價值的工作才能帶來回報。在職場中,低效率的加班比起懶惰來更可怕。而那些秉承加班光榮的想法,把不必要的加班變成了常態化的員工更是應該抵制。社會的發展不僅要求我們努力工作,更是要求我們深度工作,因為僅僅是靠工作量的疊加是產生不了巨大價值的。唯有目標明確,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到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增強預見性和統籌協調能力,減少不必要的返工才能更好的工作。利用好上班的8小時,一周5天的時間,杜絕無效的“5+2,白加黑”模式,早點下班回家陪家人好好吃頓飯。
還記得多年前一則公益廣告,講的是過年的時候父母期盼家人回家吃頓年夜飯,所有的子女都以工作忙婉拒了父母的好意。放下電話后,父母一臉的失落,面對一桌子的飯菜,心中一片寂寥。那無聲的畫面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所幸的是最后子女們還是相約回家,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起了飯,和之前無聲的畫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其實回家吃吃飯,聊聊天,這樣既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也能調整好狀態。
那么,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剪斷不必要的人情世故,拒絕低效率的加班。讓回家吃飯成為一種常態,讓幸福的家庭生活作為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種調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