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日,以謳歌基層干部決戰貧困落后的決心和勇氣,黨員干部造福一方為使命與擔當的電影《文朝榮》熱映,電影原型人物是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原黨支部書記文朝榮同志,影片生動地再現了文朝榮同志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一生。他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下來后一直擔任義務護林員,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被聘為海雀村黨支部“名譽書記”,2014年2月,因積勞成疾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2歲。2014年6月,中組部追授文朝榮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1月,中宣部授予文朝榮為“時代楷模”,2017年6月30日,被授予貴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年份英雄”稱號。
1982年,文朝榮出任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時,這個坐落在海拔2300米高寒山區的苗族、彝族聚居地,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開荒開到邊,種地種到天”,祖祖輩輩的毀林開荒,讓當地的生態破壞嚴重,經常發生地質災害,上萬畝的草山草坡和次生林沙化嚴重,水土嚴重流失,“風一刮黃沙漫天,雨一來泥沙俱下”,那時,村民們只能從這瘦瘠破碎的土地里刨食。只有800來人的海雀村曾經的耕地達到1.68萬畝。由于過度開墾,全村森林覆蓋率不到5%,導致種一坡收一籮,大多一年辛苦半年糧,溫飽難以為繼……文朝榮做出了植樹造林的大膽構想:“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只有戰勝風沙,我們海雀才會有希望!”剛開始,很多村民不理解:飯都沒得吃,還種什么樹?文朝榮通過植樹換糧,一家一戶做工作、講道理等方式,帶領村民自力更生、決戰貧困,讓群眾參與進來。最終,綠油油的林海環繞著整個海雀村,樹種起來了,莊稼有了,溫飽解決了,一個“苦甲天下”的地方徹底改變了模樣,被人們譽為挖掉貧窮大山的“當代愚公”。如今的海雀村,灰瓦白墻的黔西北民居掩映在青山之間,生態環境的改善,科技興農的實施,產業結構的調整,讓海雀村變成了美麗新農村,成為了畢節“開發扶貧 生態建設”試驗區成立30年來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為破解經濟貧困、生態惡化、人口膨脹的生存怪圈,1988年6月開始,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接合部、珠江發源地的畢節,自“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建立以來,在生態養護方面一直在用心付出。2008年3月,國家啟動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畢節8個縣(區)全部被納入試點范圍。自2008年工程啟動實施以來,畢節累計造林117.32萬畝,種草17.6萬畝。僅2017年,就發展林下經濟150萬畝、特色經果林75萬畝,森林旅游收入65.9億元,林業產值達250億元。
文朝榮信念堅定,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敢于擔當、勇于負責,才能持之以恒地把群眾的事扛在肩頭。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脫貧攻堅的大背景下,文朝榮帶領海雀村村民植樹致富的先進事例與扶貧扶志相契合,向山坡要糧,結果是越窮越墾,越墾越窮;向生態要“糧”,結果是生態在改善、經濟大發展。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文朝榮同志用一生的時間踐行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應有的擔當和奉獻,他把青春和熱血揮灑在祖國需要的地方,他是廣大優秀共產黨員的縮影,是全體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