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大冷的天,吃上熱氣騰騰的火鍋,再喝上幾口燙得滾熱的老酒,無疑是一頓很好的美食。無奈,怎么吃也吃不出從前的味道,是火鍋不是從前的火鍋?還是涮的羊肉、酸菜不如從前的羊肉、酸菜呢?想了想,原因很多,火鍋、羊肉、酸菜,乃至蘸料的因素都有。
第一次吃火鍋大概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父親不知從哪兒買回一個火鍋,樂呵呵的進了家門,并讓母親切酸菜,讓姐姐去買羊肉、蠣蝗和木炭。我新奇地望著手工打制的紅銅火鍋,上部是盆狀,有蓋,內掛一層錫,中間如煙囪般支出一個圓筒,下部為承接炭火的盆。當時連大勺、鋁鍋都沒有,做飯、做菜都是鐵鍋,偶一見到這個金燦燦的東西,立時便勾起了食欲。
待姐姐把羊肉、木炭買回來,父親開始擼胳膊挽袖子,親自切起了羊肉。父親是很少下廚的,沒什么刀功,切羊肉也是心血來潮之舉,所以切出的羊肉片也是有薄、有厚、有大、有小。蘸料是腐乳湯、麻醬和自制的韭菜花;火鍋底料只有蠣蝗。好不容易木炭的煙小了,父親剛掀起火鍋蓋,我便急不可耐的夾起厚厚的一小堆羊肉片往火鍋里往。父親當時就瞪起眼睛吼道:怎么放里那么多,羊肉不都老了嗎?你就不能一片一片的涮呀!
這是我第一次吃火鍋,那有什么經驗,后來才知道,只有用筷子夾著羊肉一片一片的涮,才能保證羊肉的嫩度,而且由于銅火鍋中的微量銅離子置換了酸菜中的氫離子,酸菜也變得翠綠,甚是好看。那次,我雖然吃到把肚子撐得圓圓的,但望著變成綠色的酸菜,還是忍不住多喝了幾碗火鍋湯。
可是第二天起床,頭卻疼疼的,父親、母親、姐姐也是一樣,父親琢磨了半天,終于恍然大悟,一拍腦袋說:肯定是木炭沒充分燃燒,也沒開窗戶,一氧化碳中毒了!下次一定注意開窗戶。雖然如此,但吃慣了白菜燉豆腐、酸菜燉粉條的我,回味著唇邊羊肉的奶味,仍是有些意猶未盡。
今天想來,那個時代的羊肉絕對是無污染、不摻假的羊肉,那個時代的酸菜是自家腌制的綠色酸菜,那個時代的火鍋是人工制作,燒木炭的純銅火鍋,而且剛從窮日子走出來,所以吃一頓火鍋,當然堪比天上美食。而如今的羊肉,不摻假便算是好羊肉;如今的酸菜,不加工業用鹽便算是好酸菜;如今的火鍋,是銅的便算是好火鍋,又怎能吃出從前的味道?所以,想起從前的火鍋蠻是懷念,因為那是綠色的味道,歲月的味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