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高考即將開鑼,廣西桂林市一所中學為了激勵學生,在課室墻壁上高掛各種霸氣標語:“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沖進一本線的大樓”;“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點比進步”;“有來路,沒退路,留退路,是絕路。拼一個秋冬春夏,贏一生無怨無悔”;“要成功,先發(fā)瘋,下定決心往前沖”……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此激勵標語抨擊者言:怎么能這樣寫,這不是給孩子增加壓力嗎!就不能寫得溫柔一些,孩子將來的路很多,難道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出路了嗎?我不清楚,如果激勵標語都寫成像衛(wèi)生間那種“向前一小步,進步一大步”,那么還能激起學生多少斗志。從爭論的內(nèi)容來看,無非就是兩點:一是給不給壓力;二是夠不夠狠。
首先分析一下,需不需要給學生增加壓力。很多心理輔導專家都說是應該減壓的,并給出很多輕松應對高考的心理減壓方法。但是,所有心理輔導專家最后總結都是一句:只要你狠心去攻堅破難,奇跡就可能發(fā)生。這樣,你不但會贏得許多新的成長機會,而且還因為攻克難題獲得了成就感和自豪感。這句話怎么理解都是,你要不怕困難,要拿出戰(zhàn)斗意志去面對高考。我覺得這不叫減壓,而是變著法在鼓勁,只是讓學生把壓力轉(zhuǎn)變?yōu)槎分?#xff0c;但本質(zhì)上還是在增壓。
高考對于學生,與戰(zhàn)士要打一場決定性戰(zhàn)役沒什么區(qū)別,在這個關鍵時刻,沒有哪個指揮官去對戰(zhàn)士說:沒事,打贏了我們就打;打不贏我們就跑。而都是說:我們誓死也一定要拿下這場戰(zhàn)役,人在,陣地戰(zhàn)。這與“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是一個道理。如果都像一些人說的“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給學生壓力,學生哪里還會有必勝的信心。至于說學生對將來有很多種選擇,那也是將來的事,如果連高考都不能勇敢地去面對,都不能喊出一些霸道的口號,將來再多的選擇也會沒有勇氣去面對。
其次再分析一下,學生對自己要不要狠。古時有句成語,叫“頭懸梁、錐刺股”,是說兩個名人用功讀書的故事。一個叫孫敬,漢朝人。為了防止讀書時打瞌睡,孫敬把自己的頭發(fā)拴在房梁上,發(fā)奮苦讀,終成大學問者。另一個叫蘇秦,戰(zhàn)國人。蘇秦經(jīng)常讀書到深夜,困了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后來蘇秦也成為著名的政治家。對于這兩個狠人的故事,一直受到讀書人的推崇,家長也拿來作為教育子女的案例。我覺得“頭懸梁、錐刺股”的成語要比那句“要成功,先發(fā)瘋,下定決心往前沖”的標語狠多了,但是為什么“頭懸梁、錐刺股”就被人們交手稱贊,“要成功,先發(fā)瘋,下定決心往前沖”就被人們批評呢?就因為孫敬和蘇秦是古人嗎?這是沒有道理的。古人也好,今人也好,在讀書上不對自己狠點,誰都成為不了大學問者,這與死讀書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
至于個別有一兩個學生因為高考壓力大而要死要活,就有人大聲疾呼“要像外國學,中國高考再不能這樣下去了”之類的厥詞,我覺得是不妥的。中國高考壓力大,外國畢業(yè)壓力大,在哪兒還不是都有壓力。如果面對高考這點壓力都要死要活,那將來比高考壓力大的事多著去了,難道你能一遇到壓力就要死要活嗎?所以,能像廣西這所中學敢于喊出狠話,大大地刺激一下學生,真的覺得沒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