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提起陜西,人們往往會想起陜北,想起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陜北的漢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xiàn)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和“中國一絕”。它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融舞蹈、武術(shù)、體操、打擊樂、吹奏樂、民歌為一體。
這些年,安塞腰鼓從農(nóng)村打到城市;從黃土高原打向大江南北;從農(nóng)家小院打到天安門前;從自編自演走向電影電視屏幕;從農(nóng)運會打到亞運會;從陜北的窮山溝走上世界領獎臺。安塞腰鼓以它獨特而精湛的藝術(shù)打遍全國,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不僅是黃土高原的代表,也是中國的代表,世界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并編成冀教版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上中第二十九課和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語文書中第十四課《安塞腰鼓》。
我工作、生活在陜南漢中,在這里也有幸領略過安塞腰鼓的神奇風采和奪人魅力。事情還得從二十多年前漢中卷煙廠往事說起。1991年8月21日,國務院批函給國家煙草專賣局,將城固雪茄煙廠二車間納入國家計劃,定名為漢中卷煙廠二分廠。12月11日,廠長從省煙草專賣局領回“漢中卷煙廠二分廠”行政公章,下午漢中卷煙廠二分廠正式掛牌,機關(guān)科室、車間干部職工紛紛鳴炮慶祝,兄弟單位也前來祝賀。12月16日和22日,漢中卷煙廠二分廠干部職工高舉“漢中卷煙廠二分廠”的廠旗,組織公主方隊、彩旗隊、彩車,在漢中市、大河坎、周家坪宣傳《煙草專賣法》。比較出彩的是,漢中卷煙廠二分廠邀請了安塞腰鼓隊前來助興,非常震撼,給人印象深刻。
記得那次安塞腰鼓隊來漢中,在漢中市區(qū)、大河坎、周家坪的主要街道行進表演,一般在十字街口要停留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文、武腰鼓結(jié)合,風格獨特、清新。它們生動地反映了陜北農(nóng)民群眾憨厚、淳樸的氣質(zhì)和性格特征。特別在表演中,又有機地揉合了民間武術(shù)和秧歌舞動作,有弛有張、活而不亂,進退有序、氣勢磅礴、渾厚有力,真可謂“式子慷慨碼子硬”。在漢園賓館餐廳,當時煙廠的一位領導稱贊安塞腰鼓打出了北方男人的威武精神和豪邁氣勢,展示了中華民族的不屈氣節(jié)和英雄情懷。
那次安塞腰鼓來漢中,最有意思的是去漢中地委大院去表演。因為當時地委的一位主要領導是陜北人,他對陜北的腰鼓和秧歌很有感情。安塞腰鼓隊就在地委大院的一個籃球場上進行了非常精彩的演出,演出時間不長,但很緊湊,隊列變化多端,隊員騰挪跳躍,虎虎生風,吶喊聲、鼓聲、嗩吶聲混成一體,十分鼓舞人心。這位領導隨后發(fā)表了簡短有力、熱情洋溢的講話,并由漢中地委辦公室給安塞腰鼓隊贈送了一面錦旗。
有時,我常想起安塞腰鼓的精彩表演。當我歡樂的時候,我想起它。當我郁悶的時候,我也想起它。我一想到農(nóng)民們那么辛苦,卻那么樂觀、堅強,打起了腰鼓,向命運抗爭,永不屈服,心中就鼓蕩起一股英雄氣,心中不由得吶喊,鼓舞,呼嘯著前進。無論如何,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能被命運扼住了咽喉,要好好活著。
啊,安塞腰鼓,在我的心目中很神圣,永遠鼓舞著我向著勝利的曙光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