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砰”!
這不是煙花炮仗被點燃后發出的響聲,而是一個爆米花鍋被瞬間開啟后發出的聲音。小時候,在我的老家江西廣豐湖豐鎮,臨近過年時,常會聽到這種響聲。這響聲,意味著年味越來越濃,意味著我們喜歡的米焦快做成了。
每到年味,母親就要開忙起來。因為用來制作米焦的原料主要有曬干的優質大米、高粱米、芝麻、花生、瓜子仁、大豆、年糕。這些都要提前曬干,然后在鍋里炒熟。母親常常是一邊辛苦忙碌一邊卻對我們說,這么累人才做好的東西,一定要好好珍惜著吃。而我們兄妹幾人則早就被那香噴噴的原料吸引得口水直流,趁大人們不注意便抓起一把放在嘴里搶先慢慢品嘗。
之后,村里便長期有個專門師傅來“爆米花”,常常一整天都能聽到不停的“爆炸”聲。其實不光是大米可以拿來“爆”,象大豆、花生、甚至年糕也都可以爆開。師傅一手拉風箱,一手轉動火爐,待壓力表顯示壓力足夠時,麻利地套上麻袋,綁緊,腳一踩,“砰”的一聲巨響,鍋便開了。小伙伴們忙捂住耳朵,歡樂地躲開;響聲過后,大家再高興地湊上前去。有時,麻袋上面有窟窿,被爆的米花“趁機”鉆了出來散落一地,小伙伴們一擁而上,抓起來就往嘴里塞。大米被爆開后,瞬間放大成好幾倍,白花花的,擠滿一筐,小伙伴們鬧夠了,趕緊拿回家用被子蓋嚴實,不然就不脆了。小時候很納悶,家里拿來的才那么一點,為何爆開后卻成了一大筐輕飄飄的東西?
做米焦也不是人人都能干得了的,也需要專門的師傅或是有經驗的人士才能做得好吃,否則自己瞎做成的就會連孩子們都嫌棄不吃了。
預約做米焦的日子到了,晚飯后,制作米焦的大師傅背著工具來到我家。父親把早就準備好的原料擺好,糖也用秤稱量好備用。待糖下鍋化開后,師傅把原料倒入鍋內,迅速拌勻。出鍋后,馬上倒在有格子架的案板上,把半成品的米焦使勁壓平。而后用磨好的快刀一刀刀分割開來,若切得慢了,糖涼了就會更難切。切好的米焦需要包裝,女孩子的表演機會來了:只見她一手抓起方塊米焦,一手拿包裝紙,兩手翻騰幾下,一包漂亮的米焦就呈現在我們眼前。我負責做最后一道工序——在米焦包裝的角上抹點米漿糊糊,粘緊以后就不會散了。有的人家為了區別米焦的檔次,還用不同顏色的紙包裝,或是用同色的紙包裝、外邊貼個小五星以示珍貴。
制作一份米焦用時大概為二十分鐘,每戶人家會做十幾份,夜里零點都還沒做完,小孩子早就熬不住犯困了,大師傅看見,便會講些笑話來逗趣。完成做米焦任務的師傅離開主人家時,會得到主人家包好的一些上好的米焦。
父親早準備好了一個壇子,在壇子底部放上一些生石灰塊,上面鋪一層布,把做好的米焦擺放在上面,封好壇蓋。這些儲存起來的米焦,不只是年后自家人的食物,有客人來拜年時,也要贈送給他們一些。
如今家鄉仍然有做米焦的習俗,不過不需要自己在家動手做了,去店里定做就可以。雖然現在的米焦原材料似乎更豐富可口,但我更懷念過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制作的米焦,似乎更有家的味道。
“湖豐米焦”,就是我的年味,在我心中一如既往地占據著重要位置。雖然越來越怕過年,但一提起米焦來,我還是無法阻擋對年的期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