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自古以來都有婆媳關系難相處之說,只不過很久很久以前都是婆婆利害,媳婦上門之后都是“奴”。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升,現在反倒過來了,婆婆大多要看媳婦的臉色過日。其實這兩種現象都是不可取的。
晚輩孝敬長輩,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一種傳統美德。隨著現在社會的和諧度不斷攀升,人們的生活理念,相知相融的生活方式都在悄然發生改變,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尤其在中國獨生子女居多的情況下,婆媳和諧相處家庭所占據的比例更大,這也可謂是一種文明進步的象征。
其實婆媳關系相處好也不難,關鍵一點就是做媳婦的要從打心眼底真正認可“婆婆也是媽”就行。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文化淵源源遠流長,家庭里人與人之間的稱謂也是很有講究的,夫妻之間自確定關系以后,男的稱謂女方父母叫岳父、岳母或爸爸、媽媽,女的稱呼男方父母叫公公、婆婆或爸爸、媽媽。其實,現實生活當中,媳婦稱呼媽媽的多,稱呼婆婆的少,叫媽媽更口語化,稱呼婆婆更文字化一些。既然婆婆也叫媽,就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叫出真情,付諸于行動。
婆媳關系不好,還是源于一個“情結”未開。婆媳關系不好都是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各有的觀點,各有的想法都沒關系,爭一爭,吵一吵其實也不是不行,最重要的是爭過之后,吵過之后,雙方的互相理解如何,誤會消除的時間快不快的問題。俗話說;夫妻之間床頭吵架,床尾和,夫妻之間沒有過夜仇。做女兒的,又有幾個因吵架不和,而與母親生氣生活過不下去的;只有與婆婆吵架不和,而鬧得雞犬不寧的,說到底,做媳婦打心眼底里還是區分了“我媽”是我媽,“他媽”是他媽。其實,一個人從生到死,都在做著兩件相同的事,一是結婚生子,傳承生命,繁衍生息;二是充當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接力棒。夫妻成家之后,就得傳承孝老愛幼的責任,法律要求的是對雙方父母,而未區分你媽我爸之類的。婆婆對自己的丈夫同樣也是經歷十月懷胎的辛苦,培養其長大成人的艱難,多換位思考,多給婆婆一些像給予自己媽一樣的理解與謙讓,打開心扉,多溝通多交流,多付諸真情,融化情結,多想想我以后也要做婆婆。俗話說的好,家和萬事興,沒吵架的日子總比吵架好過吧。其實,說來說去還是“心態”的問題,與朋友能夠相處好,與同事也可以相處好,怎么就跟自己的婆婆相處不好呢。難道他們都是一個完人嗎?
其實,今天寫上此文,并非批評所有媳婦之意,只是基于孝老之心主導了大腦,年輕人就應當多包涵自己的雙方父母,多理解雙方父母,猶如夫妻一樣,生活在一起有思想分歧,應當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換位思考,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付諸于真情,愿天底下和諧的家庭會越來越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