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時髦是在骨子里的。
大致在1918年后期,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就出品了一套主題為《新裝束》的煙畫片。畫中淑女窈窕,身著昳麗服飾,仿佛是這座城市的一面鏡子,映射出舊上海的摩登與時尚,折射出當時女子的生活態(tài)度。
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根在香港,葉在上海。一看它的誕生地和發(fā)展地,出品這套《新裝束》煙畫片就不足為奇了。下文列出的兩枚煙畫片,就很具代表性。一枚代表海派,一枚代表古典。斜襟旗袍,大圍巾作披肩,高跟小尖頭皮鞋,一位纖纖玉女便翩然而出,絕對搶走眼球;另一枚,吊帶裙裝,露出骨感背脊,女子對鏡自賞。鏡子畫法是西方繪畫中常被借用的一個載體,這枚二十世紀初的煙畫片,已經(jīng)很好地運用了較高的西方繪畫技藝,可見當時西洋文化已在這片土地發(fā)芽。當然洋貨也隨之而來,洋煙洋酒等舶來品沖擊著中國市場,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就應時推行了“實業(yè)救國”的銷售行動,振興民族產(chǎn)業(yè)。因此,出品的煙畫片背面,均印有“請用國貨”四個大字,并繁體字寫有“本公司各香煙均選地道上葉制成,尤賴諸君愛護國貨,故能海內(nèi)同行所望,始終協(xié)力共挽外溢利權幸甚。”
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套煙畫片集實業(yè)救國、愛國之情、時尚摩登、繪畫技藝,中西文化融合等諸多元素,實為小身材,大味道。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說,一代人眼中的新奇往往只是重新復活上一代的時髦。今天來看,這套《新裝束》的煙畫片,其風情霓裳依然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見到,其端莊的淑女范兒,依然在我們身邊。民族資本家的愛國之情依然躍然字里行間,這些,依然對當下有著悠遠的影響和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