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東方煙草報 對于“泰山”品牌來說,2011年是值得慶賀的一年。這一年,該品牌銷量突破百萬箱大關——達到112.6萬箱。
“‘茶甜香’品類的確定,讓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品牌發展方向明確了,科研工作目標清晰了,品牌宣傳定位準確了。”山東中煙總經理韓林表示,“泰山”品牌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茶甜香”品類的構建與創新。
品類構建,技術先行。近年來,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山東中煙努力構建風格特征明顯、技術含量高、文化內涵豐富的“茶甜香”品類體系,推動“泰山”品牌不斷上水平。
一項使命——從戰略高度進行減害增香
近年來,山東中煙不斷探索中式卷煙發展的新路子。在品類構建之初,山東中煙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組織團隊進行攻關。歷經3年多的潛心研究、1萬多次的反復試驗,科研人員最終發明了茶有機物提取方法——超臨界萃香技術。利用該項技術,他們在泰山之巔的女兒茶中提煉出天然生物制劑,通過精心調配,使醇郁煙香與清新茶香協調融匯,開創了“茶甜香”全新品類。超臨界萃香技術也因此成為“茶甜香”品類構建的核心技術,并申請了國家專利。
2007年,山東中煙推出“泰山”(儒風),“茶甜香”品類雛形與消費者見面,產品一上市就受到廣泛關注。經過兩年的“提煉”,2009年,“茶甜香”品類正式形成。此后,山東中煙圍繞“茶甜香”不斷推出新品。
一位與山東中煙做過技術交流的日本專業調香師認為:“山東中煙技術人員對卷煙的理解具有獨到、超前的見解。在產品趨同、消費需求提升的今天,山東中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將減害增香作為‘泰山’品類創新的重要方向,開辟了一條中式卷煙發展的新途徑。”
據了解,茶香精華能在不改變卷煙煙堿量的同時,提升卷煙香氣層次與煙氣純度,并能有效降低卷煙煙氣中10多種有害物質。經驗證,“茶甜香”系列產品香氣層次豐富,茶香與煙草本香協同融匯,煙氣中主要有害成分平均降低30%以上。
一大革新——產品研發用數據說話
超臨界萃香技術、茶香薄片技術、計算機智能技術配方信息平臺(CAD)、生物減害——茶多酚降焦技術……
采訪期間,記者聽到很多技術類專業術語。這些術語體現著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技術創新成果。
在構建“茶甜香”品類的過程中,山東中煙確立了風格特征明顯、技術含量高的思路,從工藝、原料、材料、香料等方面尋求技術突破,以藝術的視角開展多方位研究,部分技術成果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數字化、智能化是當今科技發展的趨勢,深諳此道的山東中煙科研人員從2001年開始,便前瞻性地思考如何將數字技術引入產品研發,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技術中心,記者了解到,每位配方人員的電腦上都安裝了一套系統——計算機智能技術配方信息平臺(CAD)。據介紹,該平臺是“泰山”品牌的數據庫,存儲所有規格卷煙的數據信息。
據山東中煙副巡視員、技術中心主任劉偉介紹,通過該平臺,技術中心將技術專家的豐富經驗與多種智能技術、統計分析方法進行有機組合,使“泰山”產品設計和配方維護實現了從經驗型到科學型的轉變。不僅如此,在CAD提供的仿真環境中,技術人員能夠精確分析“泰山”品牌所使用原料的綜合平衡情況,減少傳統人工測算的誤差。這樣做,不僅優化了原料配比,增強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均質性,還使配方維護與配方設計效率大幅度提升,保證了“泰山”吸味的穩定。
科研需要精確細致,需要用數據說話。卷煙產品研發,從靠經驗到靠數據,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科研思維方式的革新。
“每一款卷煙都有相應數據,一目了然。從以前依靠科研人員的經驗,到現在依靠系統的數據,CAD不僅將人解放了出來,減少了勞動量,而且實現了配方設置的科學化,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技術中心主任工程師胡蘇林表示,有了CAD,科研人員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去做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一份追求——每一支煙都成為精品
卷煙研發與生產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只要一個方面有所調整,其他方面也要相應變動,以實現整體協調。
在構建“茶甜香”品類的過程中,無論是在煙葉種植、葉組配方,還是在加工工藝上,山東中煙技術人員都在全面創新,通過對原有技術進行升級改造,追求精細化生產加工,全面提升卷煙品質。
“其實,看似平常的制絲環節也有著精細的參數設置。例如,對于煙絲烘烤,原來我們的溫度控制浮動范圍為5℃,通過升級改造,現在浮動范圍縮小到了3℃。技術參數的重新設置,實現了精細加工,進一步保證了煙絲質量以及卷煙品質的穩定。”技術中心市場研究室主任林建勝向記者解釋道。
為了進一步提升卷煙質量,技術中心還不斷創新加工工藝,分組加工工藝就是其中一項。借助該技術,技術人員實現了煙絲、香料等的分階段分步驟加工。原來是將所有的原料、香料配好混合在一起,現在則是精確控制,根據原料、香料特性,在不同階段分別添加。“就像炒菜,原來是將肉和菜同時放進鍋內炒,這樣就可能出現肉不熟而菜已糊的狀況。實行分組加工后,就好比炒菜先放肉,等炒到一定程度后再放菜,這樣做出的菜才美味可口。”林建勝的解釋深入淺出。
不僅如此,為了提升卷煙質量,從2011年開始,山東中煙著手建立更加先進的“泰山”精品線,目前生產線正在調試當中。這條生產線運行后,將有力提升質量控制精度。
一種思維——將市場語言轉化成技術語言
劉偉曾在營銷中心分管卷煙營銷工作,2011年,被調至技術中心,擔任技術中心主任。
林建勝曾一直活躍在技術崗位上,從事過配方、調香等多項技術類工作。2011年,根據技術中心體制改革要求,他脫離技術崗,擔任技術中心市場研究室主任,專門從事市場研究與分析。
表面看起來,這種安排似乎有些不妥,但這恰恰是一種打破常規的思維轉變,是一種戰略上的深思熟慮。
“我覺得這種調整頗有深意。原來的市場信息都是通過營銷部門傳遞給技術部門的,缺少技術分析。我有技術工作經驗,從事市場研究與分析后,可以更好地將市場語言轉化成技術語言,有效消除營銷與科研人員的溝通障礙。”林建勝這樣看待自己的新崗位。
這種工作調整,是技術中心進行體制改革與結構重設的結果。2011年,為了使產品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使產品研發緊緊繞著市場轉,技術中心增設了市場研究室、情報研究室以及計量儀器管理室。前兩者負責市場研究與分析,后者則對產品進行監督、檢驗,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
同時,“技術管理”的概念也被引入科研領域。“技術也需要管理,沒有科學的管理與設計,創新難以取得成功。例如,對于產品研發來說,如果在設計環節失敗,損失是1;如果一旦投入生產失敗,損失就是100;而一旦投放市場失敗,損失將是1000,甚至無法估量。”劉偉這樣看待技術管理的重要性。
一項使命,一大革新,一份追求,一種思維,“茶甜香”品類的構建,凝結著山東中煙人的心血。如今,作為卷煙一大品類,“茶甜香”逐步走向成熟,而光環之下,則是山東中煙人的不斷探索與銳意進取。在“泰山”品牌發展的道路上,他們留下了堅實足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