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云南信息報》報道
社會責任一直伴隨紅云紅河成長。
2007年,云煙銷量超過百萬箱,短短5年時間,云煙300萬箱下線。從百萬到三百萬,歷經半個世紀沉淀的“云煙”文化成為銷量劇增的重要推動力。
從第一支云煙的誕生故事,到半個世紀的風風風雨傳奇經歷,云煙已經在消費者心中烙下鮮明的時代印記和文化特征。這種文化在對內和對外兩個維度上得以在重組后的紅云紅河集團身上傳承。對內,紅云紅河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強調傳承與創新;對外,紅云紅河致力于公益事業,從節能減排、抗旱救災、到民生扶貧都有紅云紅河的身影,至今累計投入超3億元。
文化底蘊成營銷利器
云煙在不斷梳理文化故事時,一個這樣的背景被挖掘出來:195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宋慶齡在前往東南亞進行國事訪問時,視察了紅云紅河集團昆明卷煙廠的前身——云南紙煙廠。她所說的話,曾令全廠職工深受鼓舞:“云南有著發展煙草工業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有富足的優質卷煙原料,應該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優質卷煙,讓云南煙草走遍天下?!?/p>
從第一支云煙的誕生故事,到歷經半個世紀風風風雨的傳奇經歷,云煙身上的品牌故事形成獨特的文化分支,云煙已經在消費者心中烙下鮮明的時代印記和文化特征。云煙人將各種文化故事,提煉并延伸到品牌傳播中,傳遞不同的文化訴求。例如珍品系列,強調恒久珍品、歲月留香;精品系列突出云南好煙、口味醇正……
獨特的文化印記襯托獨特的品牌認知,通過強化、有針對性和持續地深入宣傳推廣,云煙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不斷被拉近,對提升品牌認知度與忠誠度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豐富“云煙”品牌的文化內涵,使之成為真正能詮釋和代表中式卷煙特色的卓越品牌,這背后承載的是云煙人期望打造“百年云煙”的夢想。
這種“文化營銷”可謂營銷的另一層境界。在品牌時代,紅云紅河人充分意識到對品牌文化的繼承、挖掘和梳理,對文化營銷的推動,是必須持之以恒要做的事情。事實證明,雖說煙草企業是“戴著鐐銬跳舞”,其品牌傳播受到了諸多限制,但云煙的品牌傳播工作依然做得有聲有色。
在品牌文化建設方面,云煙通過品牌形象識別系統,為其旗下不同的系列產品確立了不同的文化訴求:“大重九”系列突出“方便親切交談”;“印象”系列突出“精雕細刻、只為尊貴一刻”;“珍品”系列突出“恒久珍品、歲月流香”;“精品”系列則突出“云南好煙、口味醇正”的風格定位和特色。
為配合“云煙品牌發展論壇”的召開,云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云煙’、‘紅河’品牌發展建言獻策”網絡征文活動,行業內外的學者、專家從戰略層面、營銷層面、文化層面等對“云煙”和“紅河”品牌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一方面為云煙拓展品牌空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戰略視野,另一方面則是通過事件營銷對云煙品牌進行軟性傳播。
企業文化成云煙發展推手
同樣的原料、同樣的設備、同樣的資金、同樣的人、同樣的渠道,在不同的企業,所產生的效益會大不相同,根本原因就在于,所有這一切是按照什么推動邏輯來進行運轉的,也就是按照什么企業文化來運轉的。
在2008年重組以前,紅云集團、紅河集團都有著各自鮮明的企業文化,重組后的紅云紅河集團不但將2萬多名紅云紅河人擰成一股繩,更優化和豐富了企業文化的各個層面,使企業擁有更加加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內涵。紅云紅河集團認為,要實現企業發展戰略,不僅要靠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更重要的是要進行企業文化的整合,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文化軟實力的作用,營造紅云紅河集團內外和諧的文化氛圍。為此,該集團將企業文化建設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而品牌文化的構建及其內涵的豐富,成為紅云紅河集團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云煙”品牌以品質卓越、工藝精湛、產品暢銷和市場整體覆蓋而著稱;那么,“云煙”的精神文化,就是以集團超強發展的國際戰略思想,中式卷煙大品類發展思路,以及堅守民族煙草產業本土化、堅持創新深耕細作“清甜香”這種民族口味和品牌特色的人文精神。
尤其是紅云紅河集團成立來,其所突出表現出來的社會責任文化,企業公民文化以及企業慈善文化等,使現代“云煙”文化既深深植根于傳統國學文化之中,又滲透和傳播于現代社會文化的諸多層面,從而大大提升了“云煙”文化的品位和社會價值。
在紅云紅河的發展中,明確提出了“傳承、和諧、創新、超越”的企業精神。把傳承視為集團持續發展的基石,把和諧看做集團持續發展的環境和條件,視創新為集團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把超越是集團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這種文化為集團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由大變強”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紅云紅河集團黨委書記許力為指出的那樣,企業文化體現了一個企業的文明程度、綜合素質和思維水平,目前集團文化已融入到經營管理、品牌建設和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有效促進了集團發展。
“這是每個紅云紅河人必備的精神氣質,是全體紅云紅河人的共同特性,我們要把傳承、和諧、創新和超越貫穿于我們的思維中、言談中、行動中,在傳承中提振精神,在和諧中凝聚力量,在創新中鑄就品牌,在超越中實現理想”。
責任煙草回饋社會
2012年11月,紅云紅河發布了201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節能減排、抗害救災、民生扶貧,這些事關整個社會發展最關鍵的領域,都有紅云紅河的身影,集團至今累計投入超過3億元。
“公益事業在集團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經上升到戰略層面?!奔t云紅河集團黨委書記許力為說,為了更好地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紅云紅河集團專門成立了社會公益工作領導小組。
自2005年至今,紅云紅河集團投入巨資對口幫扶文山富寧、昭通巧家、曲靖會澤、臨滄滄源和鎮康五個貧困縣,幫助當地修建學校、興建飲水工程、鋪路架橋等,積極參與當地的各項民生工程,改善當地落后的基礎設施,再根據各縣縣情,因地制宜地開展扶貧項目,通過整村推進、產業扶持,達到支邊富民的脫貧效果。
2011年11月,紅云紅河集團舉行“十二五”興邊富民工程啟動儀式,在過去6年已履行兩輪興邊富民對口幫扶協議的基礎上,該集團將繼續向臨滄市的鎮康縣、滄源縣,文山州的富寧縣啟動第三輪“興邊富民”幫扶工作,共將投入2400萬元對口幫扶上述3縣。而在前兩輪的“興邊富民”工程中,紅云紅河集團6年間籌措了近9000萬元用于改善邊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這些資金直接用于助學助教,改善教育設施,修建人畜飲水工程,推進新農村建設等?! ?/p>
除了支援邊疆脫貧,紅云紅河集團在其他社會公益活動方面也投入了很多資源和精力:從1999年起,原紅河卷煙廠出資100萬元在昆明理工大學設立“紅河助學金”,紅云紅河集團成立后,在此基礎上增設了“紅云園丁獎”,惠及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云南農業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和云南民族大學等高等學院的眾多學生和優秀教師。
除此,自2007年,紅云紅河與中國青年報社聯合發起“紅云圖書室”活動,每年向全國貧困地區捐建100所中小學。5年來,在紅云紅河集團和中國青年報社的共同努力下,“紅云圖書室”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公益品牌,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截至2011年,全國共有515所貧困地區縣鄉中學(省內288所)受助成立了“紅云圖書室”,捐贈圖書20余萬冊,總價值近500萬元,發放獎學金20萬元。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趙旭東指出,時至今日,“社會責任”更加具有高度的現實意義,企業社會責任在紅云紅河的貫徹,既是一個著眼于長遠發展的企業愿望,又伴隨著公司在現代社會中地位的急劇提升,社會賦予它的“文明的任務”,這一責任實踐很好地彰顯了紅云紅河集團的現代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