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十年前的一個重大決策,引領了川渝煙草十年來的改革發展。
十年間,經歷了市場競爭、特大地震、金融危機……川渝煙草披荊斬棘,不懈進取。
十年間,著眼于創新發展、規范市場、打造品牌……川渝煙草穩步向前,足音鏗鏘。
這十年,川渝煙草工業跨省重組,跨越發展;川渝煙草商業開放包容,走向規范。改革,為川渝煙草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逆境中選擇
工商分開前,因知名度和美譽度與強勢品牌有差距,再加上區外市場調控,川渝兩地的卷煙品牌很難走出巴蜀、走向全國,主要在轄區市場銷售。
這樣,不僅工業企業發展受到影響,商業企業也背負了很大壓力,銷售本地卷煙品牌成為他們的主要工作。
因地產煙銷售任務重,川渝兩地商業企業為了保護各自的卷煙品牌,也限制對方品牌進入本地市場。這樣一來,品牌的成長空間更加狹小,地產煙供過于求,零售客戶壓貨現象普遍,企業經營困難重重。
以重慶煙草為例,當時,全市20家縣級局(公司)上劃重慶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管理時,有6家資不抵債。
“改革勢在必行。”作為工商分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時任重慶市局(公司)局長、總經理吳應祿說。
2003年年初的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國家局提出要“采取綜合措施,堅決打破地區封鎖,努力形成全國統一的煙草市場”,把工業企業從各省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里分離出來,并分類別、分步驟進行重組。
按照國家局改革思路,年卷煙產量100萬箱以上的成立工業公司。當時,重慶煙草品牌不呈強勢,骨干品牌“宏聲”年產量只有22萬箱,“龍鳳呈祥”只有兩萬多箱,重慶地產品牌90%在市內銷售,品牌發展空間有限,難以單獨承受競爭壓力。
相比重慶,四川煙草工業的生產規模較大,但“嬌子”品牌年銷量只有七八萬箱,而且主要集中在四川銷售,也難以適應工商分開后的全國大市場形勢。四川煙草也在思考,如何找尋一條企業未來發展之路。
單打獨斗難以立足,各自為政無以為繼。川渝兩地煙草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何去何從關乎企業的命運。
在這一背景下,一個重大決策應運而生:按照“平等互利、共謀發展、實現雙贏”的原則,推進川渝煙草工業跨省聯合。
四川與重慶有地緣上的優勢,經濟交往頻繁。作為一種平等聯合,川渝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以爭取在煙草行業新一輪改革調整中獲得主動。川渝煙草工業聯合重組后,可以達到200萬箱的產量規模,可以共同做大做強兩地煙草。因而,川渝聯合成為歷史的必然選擇。
在重組中跨越
在共同做大做強的愿景下,川渝煙草跨省重組開中國煙草工業之先河。
2003年8月6日,川渝煙草工商體制改革大會在成都舉行,由成都、什邡、綿陽、西昌、重慶、黔江6家具有法人資格的卷煙廠組建而成的川渝中煙工業公司成立。這是全國煙草行業第一個跨省重組的大型工業集團。
在“六合一”的大背景下,川渝中煙開始了“大變身”。2004年“六變三”,成都卷煙廠兼并綿陽和西昌卷煙廠,重慶煙草工業兼并黔江卷煙廠,川渝中煙法人戶頭減少到3家;2006年“三變二”,成都卷煙廠與什邡卷煙廠聯合重組,四川煙草工業公司成立。
跨省運行,效率是關鍵。川渝中煙大力完善體制機制,按照“扁平、順暢、高效”的原則,深入推進生產管理、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物資供應四個中心的建設,實現了由過去以行政管理為主向資產經營管理和直接組織生產經營的轉變,各子公司也按照新的職能定位,迅速投入運行,步入正軌。
與企業整合同步,川渝中煙品牌整合速度也在逐漸加快。2003年全國煙草行業工商分開之后,全國性大品牌不斷涌現,而當時川渝中煙的牌號多達37個,規格達到了百余個。面對現實,川渝中煙黨組強調,要克服狹隘的品牌情結,舉全公司之力打造強勢品牌,尋求一、二類煙的突破。
2006年6月28日,川渝中煙發布品牌整合規劃,推動品牌向名優品牌、主導品牌和主導規格集中。從“嬌子”、“天下秀”、“龍鳳呈祥”、“五牛”、“九寨溝”、“宏聲”、“國寶”等品牌中精選出三個核心品牌——做強“嬌子”,做精“龍鳳呈祥”,做大“天下秀”,打造國產雪茄第一品牌。
2007年,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的要求,川渝中煙不斷完善品牌發展思路,將“嬌子”品牌發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于當年11月份啟動“百萬箱‘嬌子’品牌工程”,公司重點品牌開始鋪向全國市場。
2010年,隨著“嬌子”品牌規模的不斷擴張,川渝中煙發展戰略和目標得以不斷提升,并明確提出“嬌子”品牌“126”目標,即到2015年,“嬌子”(天之嬌子)和“嬌子”(天子)銷量突破10萬箱,“嬌子”銷量突破200萬箱,商業銷售收入突破600億元。
從“百萬箱工程”到“126”目標,不僅僅是數量的翻倍,更是提升“嬌子”競爭實力的戰略取向,是邁向“532”、“461”的必然選擇。
2011年9月20日,川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成都揭牌,這是川渝煙草工業改革發展歷程中又一個新起點。同年11月18日,百萬箱“嬌子”下線,兩百萬箱“嬌子”工程正式啟動。
“打造一個平臺,培育一個品牌,走出一條路子”,是川渝中煙總經理吳應祿對企業十年發展做的詮釋。
分散的資源走向集中,各自為政的主體走向聯合,跨省重組的方式為川渝兩地煙草行業共同發展提供了平臺;“嬌子”品牌的銷量從2003年的9.4萬箱增長到2012年的137萬箱,目前已覆蓋全國內陸所有省級市場,躋身行業“雙十五”之列;組建行業級技術中心,設立博士后工作站,成立行業第一個通過省級認證的減害降焦重點實驗室,川渝中煙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在開放中規范
這十年,川渝煙草商業從“坐商”到“行商”,從“等客戶上門買貨”到“送貨上門”,在業務模式、營銷方式和管理三個方面實現了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然而,改變的不僅僅是這些。
建立大市場,為品牌提供成長空間成為商業企業的首要任務。重慶市局(公司)局長、總經理李恩華說:“工商分開,讓工業企業感受到了競爭壓力,給優勢品牌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使市場機制在品牌成長中起到更大作用。”重慶市局(公司)提出尊重市場規律、尊重客戶選擇,對重點品牌不設門檻,引進來、培育好。放開市場帶來的是地產品牌與全國大品牌相得益彰,共同成長。
四川省局(公司)根據不同時期國家局要求和市場情況,不斷調整營銷策略,從“保增長”到“提結構”,從“重品牌”到“上水平”,始終準確把握營銷發展脈搏。以此為依據,四川省局(公司)又通過制定品牌發展規劃綱要、創新推進自主培育品牌模式、制定品牌進入退出管理機制、實施重點品牌專項營銷等措施,有力推進重點品牌在四川市場的協調發展。與此同時,四川煙草現代營銷網絡已完成了從“建網”到“用網”的轉變,網上訂貨、網上配貨、網上營銷、手機訂貨等多種電子商務模式得到了有力推廣。
經過十年發展,川渝卷煙市場已發展成為宏觀發展優越、卷煙市場容量大、卷煙結構增長快速、市場格局多元且兼容的全國性大市場。
“以前我的店里,除了本地的‘嬌子’、‘國寶’,僅有‘玉溪’、‘黃鶴樓’等幾個外地品牌。有顧客到店里來買外地品牌的煙,很多人都會失望而去。現在,我店里的卷煙規格非常齊全,可以說應有盡有!”成都市武侯大道雙楠段時代商店的店主劉長安說起小店的變化,滿是喜悅之情。他的小店2002年開業,從最初的“貨不齊”到如今的“啥都有”,工商分開豐富了小店的卷煙牌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這十年,行業逐步推進傳統商業向現代流通轉變,對專賣管理的要求也與時俱進。川渝煙草商業始終堅持打假打私、內部監管和專賣隊伍建設,用規范的卷煙市場秩序為兩地十年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四川省局積極爭取政府領導和支持,構建起緊密協同的煙草、公安聯合打假機制。他們先后聯合公安和工商等部門開展了“天府一號”、“金葉維權”、“天府之劍”、“天府迅雷”等多次專項整治行動。同時,不斷完善重大案件表彰獎勵制度,構建了全方位、多維度的立體打假工作格局,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十年間,四川省局累計聯合查處涉煙案件8.87萬起,查繳假煙649.5萬條,打掉制售假煙網絡205個。自2010年起,四川省局連續3年被公安部、國家局授予全國卷煙打假特殊貢獻獎。
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專賣隊伍素質的提升和基礎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四川省局先后進行了專賣戶籍化管理、“雙基”達標管理、三級聯管模式等一系列創新和探索,并不斷加強專賣隊伍素質培訓,狠抓專賣職業技能鑒定。目前,全系統有4037人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總體持證率達到78.1%。
“改革是思想觀念不斷轉變的過程,是消除束縛生產力發展體制、機制性障礙的過程,是促進行業更加健康發展的過程。工商分開是一場事關行業長遠生存發展的改革。”四川省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胡存忠說。
這十年,川渝煙草從獨立走向聯合、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無序走向規范,每一步都鏗鏘有力、落地有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