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華商報》報道 “跟我兒子沒關系……他是被迫的?!痹?月8日的一起公訴案件中,因販賣9204條假煙并帶著老婆、兒子一起作案的王某在庭審中試圖洗清兒子的干系。
證據面前,“護犢”并無用處。因銷售偽劣產品罪,王某和他的妻子、大兒子分別獲刑8年、2年、3年。
9204條假煙價值百萬元
2010年10月,西安市煙草專賣局在灞橋區灞橋街道辦一民房內查獲非法卷煙20個品種5302條,當場抓獲還不到17歲的小王。經檢驗,這些煙均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偽劣卷煙,核價67萬余元,正是小王的父母王某夫婦存放的,但他倆當時均不在西安。小王被刑拘后又被取保候審,其父母一直未歸案。2012年6月,煙草專賣人員又在灞橋柳巷一民房內查獲非法卷煙18個品種176.2條,抓獲王某及妻子李某。在灞橋汪新寨村王某租用的民房內查獲非法卷煙22個品種3472.8條,抓獲正在取煙的小王。其后,又在丈八北路一賓館雜物間查獲王某一家藏匿的非法卷煙17個品種99條卷煙。此外,在公園北路查獲一男子從王某處購買的非法卷煙11個品種154條。經檢驗,這3902條卷煙也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偽劣卷煙,核價45萬余元。
西安市人民檢察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對王某、李某及小王提起公訴,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昨日公開審理此案。
父母辯稱“跟兒子沒關系”
王某夫婦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小王,小兒子14歲左右。2008年,一家人來西安打工,在早市上賣雜貨。王某供述稱,他賭博時聽人說賣假煙能掙錢,后來聯系了河南一個賣假煙的,由對方送貨到西安,并無煙草零售批發許可的他再轉手倒賣,掙差價,“上線很狡猾,每次打完電話就換一個號碼?!痹谶@個家庭犯罪團伙中,王某主要負責聯系進貨、聯系“大客戶”等,妻子李某擺攤賣假煙,倆兒子“搬煙送貨”(小兒子尚未成年,因此未被起訴)。
在庭審中,王某試圖減輕小王的罪責,稱2010年以前小王曾參與過送煙,后面的事“跟兒子沒關系,他(當時)還沒成年,他不做,我收拾他,他是被迫的……”
“2010年曾被處理過,為什么還干這個?”面對公訴人的質問,王某回答是“為生活”,并稱利潤不大,“一條只加了幾塊錢?!逼拮永钅撤Q,大兒子只是“有時幫著搬搬東西?!?/p>
“他送過貨沒有?”審判長問?!皯摏]有。”
“幫你取過煙沒有?”
“沒有……”說著,李某抹起了眼淚。對王某夫婦的說辭,審判長回應“愛子之心,我能理解?!?/p>
小王對指控并無異議。他說自己“跑腿送貨”,煙是父親進的,“他叫我給誰送就給誰送,送了五六回?!?/p>
一個犯罪行為涉四宗罪
兩個多小時的庭審后,該案當庭宣判: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10萬元;妻子李某、大兒子小王分別獲刑2年、3年。
據了解,在刑拘及批捕階段,王某一家三口的涉案罪名是非法經營,但在提起公訴時,檢方指控變成了銷售偽劣產品罪。法庭辯論階段,公訴人專門就此進行了解釋。
公訴人說,王某一家販賣假煙的犯罪行為同時涉嫌非法經營罪、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及銷售偽劣產品罪,這在刑法理論上稱為想象競合犯,即“基于一個罪過,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數個犯罪客體,觸犯數個罪名的情況。”我國刑法理論認為,對想象競合犯,應采取“從一重罪處斷”的原則,按行為所觸犯的數個罪名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名定罪處刑。
按照刑法規定,非法經營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假冒注冊商標罪“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檢方選擇了法定刑最重的銷售偽劣產品罪起訴王某等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