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文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最高層次,是在完善制度管理基礎上進行的管理層次升級,煙草行業緊跟時代步伐,在新形勢下結合各地區特色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從而推進行業的持續健康和諧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煙草行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進而指出當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行業實際,就如何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對策。
進入新千年以來,煙草行業實現稅利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改革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但行業發展形勢和外部環境也發生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煙草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正式生效,吸煙與健康問題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下,煙草行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唱響與時俱進的主旋律,致力于改革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圍繞行業改革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體現出新形勢下行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我們要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企業文化,只有了解了企業文化的深刻內涵,才能科學、有序的開展行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何謂企業文化?國內外的學者與企業家對此概念的界定有許多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可謂百家爭鳴,說法不一。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長張大中認為: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步入市場,走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協調發展之路的管理理論。為我們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解釋是這樣定義的,所謂企業文化: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社會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具有感召力和濃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
企業文化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理念系統、行為規范和視覺識別系統,其中理念系統涵蓋了企業環境,企業使命,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愿景,企業精神及其他重要相關理念;行為規范,主要包括員工手冊和規章制度等;視覺識別系統則是將企業的理念系統的東西通過具體的視覺化的傳播方式,有組織、有計劃,準確快捷的傳達出來,可以說企業文化所反映的是一個具體的企業精神、風格和價值標準。
二、當前煙草行業企業文化建設現狀
(一)閉門造車,脫離實際
現在行業內很多的企業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不惜花重金去聘請高水平的咨詢機構來協助本企業建設企業文化,有的企業甚至把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完全交與咨詢公司來完成。從企業診斷入手到提出建設整體方案,咨詢公司一般都會有一整套比較規范的工作程序,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業文化創建工作的開展,然而從實際情況看,咨詢公司在制定企業文化方案時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形式的東西、理論的成分多,實際可操作的內容少,提出的一些體系和方案在討論,試行階段就存在較大的爭議。甚至有些咨詢公司根本就不做前期調研,就是幾個人坐在一間辦公室里靠想象編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宏偉藍圖,有的就是從咨詢公司儲備庫里的已有的體系模式硬拉出來強加于一些企業,處于一種閉門造車的狀態,根本不從企業實際出發。
(二)華而不實,空虛無物
華而不實、空虛無物是我們煙草行業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具體主要表現為:1、跟風、趕時髦。煙草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行業內各個企業也積極響應,蜂擁而上,但是大多存在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之心,根本沒有理解企業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建設企業文化的目的,完全處于一種跟風,趕時髦的狀態;2、深奧,難理解。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簡單的把儒家倫理照搬過來,把一些富有哲理的倫理道德思想進行堆積,詞語過于華麗,詞條過于響亮,理念過于深奧,弄得眼花繚亂,難于理解;3、抄襲,雷同化。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等似曾相識,企業標志缺乏個性,制度、規范,行為方式不謀而合,且多是一些言之無物、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確的廢話,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鳳毛鱗角;4、脫節,兩層皮。只抓企業文化的某些現象,內容上不能拓寬,深度上不能加大,總在淺層次上徘徊,不能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相結合,使企業文化失去導向和凝聚作用。
(三)脫離企業文化建設方向
大多數行業企業通過對本地區行業企業文化理念的提煉,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成型框架,并形成了文字性資料,即企業文化手冊。但從手冊的內容上看,則脫離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有的文化手冊就是一本企業發展史,對企業二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做了詳細記錄,可以說是對企業昨天的回顧,今天敘述,明天的展望,根本看不出其導向作用從那里體現;有的則是一本故事集,從開始就是講企業故事,到最后還是講故事,根本弄不懂她到底要說什么;有的則是是一本“縣志”,闡述的全是當地的地域特色,民風民情,歷史人物等一系列讓人慨嘆的事和物,則把自己的行業企業文化建設目標拋之腦后,只字未提。
(四)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誤區
有的企業主要領導把企業文化建設和政治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混為一談,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務虛工作,沒有明確的建設目標,可抓可不抓,即使抓了也是為了應付上級的部署和檢查,抓一抓,停一停,完全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未來生產和管理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處于一種放任自流的狀態,建成后的企業文化也是被束之高閣,發揮不了其應有的效能。有的則認識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存在一種一勞永逸的心態,認為今天把企業文化建設好,以后就可以永遠發揮其效用,完全忽略了企業文化要適應行業和時代的發展,要隨著行業的改革和時代的進步逐步完善和改變,持有一種一勞永逸的心態,缺乏創新意識。
三、如何推進煙草行業企業文化建設
(一)明確方向、立足行業實際
作為垂直管理的煙草行業,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便不能脫離國家局企業文化建設的大框架,要在其基礎上衍生出具有本地區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這便形成了一種母文化(國家煙草)和子文化(地方煙草)的關系。國家局副局長張保振在全國煙草行業第三次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會議上作了一個關于正確處理母子文化關系的論述,即“《煙草行業文化架構體系》由六個方面組成。即“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共同價值觀;責任煙草、誠信煙草、和諧煙草的行業愿景;報效國家、回報社會、成就員工的行業使命;寬容開放、改革創新、敬業奉獻、自律自強的行業精神;潛心做事、低調做人的行為信條;講責任、講誠信、講效率、講奉獻的行為準則。這是煙草行業的主流文化(母文化)。各單位要以此為根本要求,建設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各單位所構建的企業文化,是行業主流文化的具體體現,這是第一個層次的母子文化關系。第二層次的母子文化關系是各直屬單位與所屬工、商企業的關系。在處理第二層次母子文化關系時,要堅持“一個原則、兩個避免”的思路。“一個原則”即包容互補的原則,首先是母文化包容子文化,構建一個具有兼容并蓄、統分有度的母子文化架構,母文化要認同并吸收子文化的優秀元素且保持其獨特性。其次是子文化互補,子文化之間既是互相獨立的個體,又存在密切的關系,在母文化統領下形成百花齊放、互為補充的格局。“兩個避免”:既要避免將母文化等同于各直屬單位的機關文化,又要避免母文化大包大攬,代替子文化現象的發生。要堅持統分結合的原則,使母子文化形成“整體協同、明確邊界、共享核心、分層定位、各具特色”的格局。”這段論述為我們指明了企業文化建設方向,也為我們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二)充分發揮領導、職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由于企業領導者在企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以企業領導者就要成為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培育者和實踐者,領導要能結合企業實際,提出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目標,同時依據目標要求制定企業文化建設發展方向。在企業文化理論框架形成后,領導者要相信企業文化的作用,把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作為信念,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起,追求、推崇、傳播和捍衛本企業的企業文化,以影響和帶動企業文化在全體員工的思想意識中生根發芽和茁壯成長。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不能只重視領導者的地位而忽視了廣大員工的作用,其中領導者關鍵作用和員工的主體地位缺一不可,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沒有全體員工的參與和認同,就不會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事不關己,才會高高掛起,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一定要重視員工的主體地位,激發員工的參與愿望。要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觀點指導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極力調動全體員工參與的積極性和強烈愿望,共同探討企業文化,廣泛在各層面征求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提出各方意見,然后以提取精華部分,整理并積極宣傳學習,讓全體員工對企業文化認識到它是大家共同創造,來自員工群體,從而使企業文化的實施較容易受到全體員工的歡迎和接受,只有得人心的企業文化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三)堅持以人為本,把人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著力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