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羅平消息 2012年,云南省羅平縣被定為全國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示范區,該縣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大手筆、大效益”的原則,以“減工、降本、增效”為核心,以全面推進農機化生產為重點,按照“田成塊、路相連、水相通、渠成網、排得出、灌得進”的現代煙草農業標準,全力推進十大工程建設,在質量上突出新特點、在技術上突出創新、在管理上突出新理念,在效益上突出新成績。
基礎設施配套工程
該縣高標準、高起點規劃羅平壩子24萬畝土地整理和基本煙田建設,高效推進幸福渠工程建設,積極探索以合作社為載體的設施管護新模式,制定管護辦法,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籌集管護資金,確保基礎設施長期發揮效益。第一期土地整理工作已全面啟動,預計3月31日前全面完成。幸福渠工程羅平段土建15個標段全部進場,渠道清淤泥完成95%,水池開挖完成90%,管溝開挖完成60%,工程穩步推進,3月低完成工程建設,4月中旬可通水。
農機覆蓋工程
該縣現有煙草農業機械2086套,2012年投入2181萬元規劃購置煙草農業機械3676套,核心示范區機械化作業全覆蓋,每百畝保有動力15.6千瓦,確保每畝用工控制在15個以內。選定裝盤播種機、拖拉機、移栽機、覆膜機四類七種機型,成立了機械選型領導小組,并通過網絡向社會發出公告,對全國報名的農機廠家和型號進行了初審,使購機戶能夠買得起、用得上、管得好、有效益。建立以煙用機械為主的農機管理服務中心,為煙農提供銷售、維修、保養、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等一體化服務。加大研發應用力度,突出做好煙葉采收機、封頂機的引進研發和推廣應用工作?! ?/p>
合作組織建設工程
該縣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以基地單元為單位成立土地流轉中心,建立土地流轉平臺,為土地流轉雙方牽頭搭橋,促進煙葉生產規?;N植、集約化經營。成立煙農專業合作社指導服務中心,指導合作社健全運行機制,提供咨詢和信息服務,引導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在堅持以煙為主的前提下,拓展油菜種植及加工銷售、煙桿制碳等產業,建立合作社內生發展機制,提高自我補血能力,促進合作社良性發展。
專業服務普及工程
該縣健全專業服務體系,以基地單元為單位,組建服務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管理、分隊經營”的模式,為煙葉生產主體提供育苗、機耕、移栽、植保、烘烤、分級、運輸等專業化服務,莊園種植園區實現專業化服務全覆蓋。以科協為依托成立烤煙生產技術服務協會,為煙葉生產主體提供生產技術服務,提高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率。規范服務提升水平,制定作業規范和服務標準,加強技能培訓,優化服務流程,建立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和服務質量督導機制,切實提高服務煙農水平。
職業煙農培育工程
該縣實施“1234”培育規劃(從每戶煙農中培育職業煙農1名,每月對職業煙農培訓2次,每50戶職業煙農配備專職烤煙科技員3名,每年從1000名職業煙農評選標兵4名),培養一支“以煙為主,精于種煙,樂于種煙”的職業煙農隊伍。有效整合培訓資源,圍繞提升煙農整體素質為目標,運用煙農學校和農函大兩個載體,采取培訓班、群眾會、現場會三種形式,利用技術手冊、科技短片、煙草E通、電話咨詢四種方式,做好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優化煙葉結構、成熟采摘、科學烘烤五個重點環節的培訓。建立職業煙農檔案,實行個性化管理和服務;建立評價激勵機制,制定職業煙農扶持政策,在生產物資上給予傾斜,在技術指導上優先服務,在風險防范保障上增加額度。
科技創新應用工程
該縣健全縣級技術推廣站、基層服務站點、烤煙科技員為主線的技術推廣網絡。加大以秸稈還田、綠肥掩青、壯苗培育、測土配方施肥、上部葉一次性成熟采收、密集烘烤為重點的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提高煙葉生產科技支撐能力。構建“以蟲治蟲、以菌制菌、以菌治蟲”的綜合生物防治體系,重點抓好蚜繭蜂、赤眼蜂、性激素、生物制劑、太陽能滅蟲燈、新型植保無人機等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降低化學農藥用量,提高煙葉安全性。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科技推廣應用方案;煙蚜繭蜂繁育和測土配方施肥準備工作正積極開展,預計5月底完成赤眼蜂卵卡、誘蚜黃板、太陽能滅蟲燈、斜紋夜蛾性誘捕器等防治設施田間布置、煙蚜繭蜂放飛及生防體系建設工作。
優化結構保障工程
該縣積極探索訂單生產,在羅雄基地單元開展優化煙葉結構訂單生產試點。規范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方式,抓住關鍵環節,統一技術標準,嚴格操作流程、驗收辦法等,建立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檔案,加強過程監督指導,確保田間不適用鮮煙葉消化處理到位。探索非煙產業加工利用不適用鮮煙葉的途徑,減少廢棄煙葉污染,發揮大批量不適用鮮煙葉的最大效益,努力實現變廢為寶。與廣東中煙、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協商溝通訂單生產試點,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正在根據“雙喜”品牌發展需要制定生產技術方案。已將優化煙葉結構各項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10個種煙鄉鎮122個村委會。共制作發放告煙農通知書8145份、告煙農通知書錄音光盤122份,并在電視臺進行循環播放,制作宣傳標語350條,同時逐村召開了群眾會,對優化結構政策及煙葉生產相關政策進行廣泛宣傳。
烘烤效能提升工程
該縣通過增加單座烤房的裝煙容量,降低烘烤成本;改進編煙方式,降低勞動強度和用工數量。完善和優化散煙烘烤工藝,探索箱式堆積式烘烤。探索太陽能、沼氣、生物質氣化等新能源在煙葉烘烤上的利用,降低烘烤成本。莊園種植園區密集烤房群建蓋地點已確定,從意大利引進全自動和半自動烤房已安裝完畢。正在對新型煙夾和編煙機進行選型,對烤房的裝煙容量、能源替代、烘烤工藝等進行研究,以降低編煙環節勞動強度和用工數量。
散煙收購推進工程
該縣完善配套分級區、定級區、工業企業確認區等功能區域,建設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散煙收購點。推行散煙收購,提高專業化分級服務水平,指導煙農按部位、按色組定量打捆,約時定點交售煙葉,實現2萬畝莊園種植園區100%散煙收購。優化散煙收購流程,采用循環傳輸帶對煙葉進行傳輸,實行流水作業,降低煙葉損耗,提高分級效率。莊園種植園區散煙收購線及配套功能區的改造工作正在實施,預計5月底全面完成改造工作。
信息集成管理工程
該縣在技術層面上整合農機作業服務、工商合作管理、煙農專業合作社等業務子系統,形成統一的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在應用層面上將信息化貫穿煙葉生產收購管理全過程,優化業務管理流程,做到煙葉生產收購全程可控、可查、可追溯。在管理層面上以制度保障信息系統有序運轉,展現運營數據支撐管理決策,打造順暢的決策與反饋信息化通道,全面推進生產方式現代化管理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現已整合煙站單元管理、電子結算、優化煙葉結構三個業務系統,目前正在對生物綜合防治指揮、工商合作管理、煙農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四個業務系統展開需求調研,準備基礎數據,制定接口標準工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