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近20年來,烤煙一直是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分析烤煙種植現狀及存在問題,就如何讓烤煙種植和生產健康發展提出對策。
[關鍵詞]:烤煙生產;現狀;問題;對策
云南省鳳慶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產業結構單一,骨干產業少,農村經濟欠發達,基礎設施脆弱,農民生活水平較低。近幾年來,鳳慶把烤煙種植、生產列入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來發展,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財政增長、企業增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隨著烤煙種植和生產規模擴大,在基礎設施建設、減輕煙農勞動強度、增加和保障煙農收入等方面制約因素越來越突出,如果不進行優化調整,較難實現烤煙種植和生產健康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建設中最具規模的產業。筆者從多年烤煙種植和生產實踐角度出發,談一些看法,以供參考。
一、云南省鳳慶縣烤煙種植現狀
鳳慶縣自1990年開始恢復種烤煙以來,經過20多年的努力,烤煙產業已發展成為鳳慶年煙葉收購總產值超億元、財政收入三千多萬元的一項富民、興縣、強企的經濟骨干產業。
(一)烤煙種植效益成效顯著
在“十一五”期間,全縣烤煙產業規劃種植面積30萬畝,完成煙葉生產收購量77.2萬擔,實現總產值3.45億元,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9525萬元。到“十二五”期間,全縣累計種煙面積將達46.1萬畝,生產收購煙葉129萬擔,實現總產值12.9億元,可實現煙葉稅2.84億元,每年可以提供2000多人的就業崗位,有效改善煙農的水、電、路等生產生活條件,拉動運輸、商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鳳慶生產的煙葉受到多家卷煙企業的青睞
2007年以來,上海煙草集團和湖南中煙集團就把鳳慶作為重要的原料基地之一,2009年到鳳慶調運煙葉76000多擔。目前鳳慶的煙葉已成為小熊貓、中華、芙蓉王等高檔名牌卷煙的配方原料,打出獨具鳳慶風格的清甜、香潤、優質的特色山地煙品牌。
(三)烤煙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和加強
在“十一五”期間,建成煙水工程溝渠64條,長63.5公里,整復修壩塘2個、蓄水6.1萬m3,建設池窖2432個,蓄水52254.38m3,架設管道661.793公里,建設單間立式小烤房3853間,臥式密集型烤房1023間,整復修煙路179.5公里,建設機耕路5.63公里,新建站點1個(新華煙站),投資近1.2億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資源的制約,產業之間爭地現象突出
鳳慶是一個農業大縣,從面積上看,全縣統計耕地數為494946畝,其中水田146799畝,旱地348147畝,適宜種煙面積15萬畝。目前有泡核桃62萬畝、茶葉30萬畝、烤煙8.5萬畝、甘蔗8萬畝、桑園5萬畝。產業間爭地現象突出,一是全縣最適宜種煙鄉村也是泡核桃最適宜區,近年來,由于泡核桃價格平穩上漲,原來種煙的地塊大部分種植了泡核桃(如烤煙主產區的詩禮、新華、魯史等鄉鎮),3-5年以后,該區域優質煙區面積將受到嚴重影響,這樣就給烤煙產業持續發展帶來了壓力;二是烤煙產業與茶葉、蠶桑產業爭地現象突出,部分適宜煙區已種植了茶樹;三是全縣其他產業屬多年生經濟作物,特別是泡核桃、蠶桑和茶葉,種植到地塊后,土地就很難調整出來。
由于耕地資源有限,農業產業多,烤煙輪作矛盾日趨突出,病害發生逐年加重,直接影響煙葉產量和質量,每年都因發生不同程度的病害造成一定的產量和質量損失,給烤煙種植持續發展帶來了壓力。
(二)缺乏科學規劃、種植布局不夠合理。
從鳳慶縣2006-2010年烤煙生產統計表中的種煙鄉鎮村個數、種煙面積多少和煙葉產量、產值、單產、畝產值的高低可以看出每年都有較大的波動,除受自然條件、市場等客觀因素影響外,更主要一個原因是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種植區域布局不夠合理,尤其是新開發種煙鄉(鎮)村,沒有進行充分論證,只是領導一聲令下,就開始種煙,形成了今年種,明年停,第三年又要種格局。
表1 鳳慶縣2006-2010年烤煙生產統計表
(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
近年來,鳳慶縣著力進行了烤房改造建設、煙水配套工程及小水窖建設,改善了部分煙葉烘烤條件,緩解了部分煙區抗旱移栽、保苗用水,但是如遇到特殊干旱年份,就嚴重影響了山地煙按時移栽;同時,由于烤房建設和改造還不能適應當前烤煙生產發展的需求,還有部分小型烤房用于烘烤,加之烘烤技術的掌握還有差距,因而造成我縣每年煙葉產量損失在8-10%,對質量影響也很大。另外,由于鳳慶適宜種煙的地塊多為山區、半山區,山高坡陡,地塊零星分散,給防雹減災工作帶來很大難度,每年受到冰雹災害仍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四)投入多,種煙可比經濟效益不明顯
近幾年,國家雖然不斷上調了煙葉收購價格,但是,由于烤煙生產的煙用物資和勞動力價格上漲幅度遠大于烤煙收購價格的上漲幅度,烤煙種植投入多,用工量大,技術要求高,風險也大,如表2煙農種煙與茶葉、蠶桑、核桃等種植相比,畝純收入偏低,可比經濟效益不明顯,給穩定基本煙農、基本煙田帶來壓力,也給產業穩步發展帶來了壓力。
表2 鳳慶縣2008-2009年種煙比較效益調查(元/畝)
(五)科技興煙各項技術措施到位率低
鳳慶縣種植技術的推廣,經歷了“裸根苗打塘移栽”、“袋苗理墑移栽”、“理墑蓋膜不揭膜種植”、“理墑蓋膜適時揭膜”到現在的“漂浮育苗高墑高規格種植”五個技術階段,雖然適宜我縣條件的烤煙生產技術框架和技術標準已經形成,但在具體操作時,主要靠手工、簡單工具勞作,加上千家萬戶、零星分散種植,只能靠“苦干拼命干”的倔強精神,應對煙葉生產工種煩雜、工序多、技術嚴密的要求,嚴重制約著科技興煙各項技術措施實施。
三、烤煙種植對策
通過了解鳳慶縣種煙歷史,分析種植現狀和存在不足,要確保鳳慶縣烤煙種植業可持續性發展,需緊緊圍繞“提質增效”這一目標,以擇優布局、加強基礎建設、完善產前投入、科技興煙、生產組織管理模式等方面為著力點,以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為契機,緊緊依靠種煙農戶,克服在發展中的不足,做強做大烤煙產業,向現代山區煙草農業邁進。
(一)理清發展思路,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煙農調整種植布局
按照優勢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的要求,將烤煙種植逐步向適宜區和最宜區以及種植區海拔在1600m-1800m之間、生產技術水平較高、相對成片集中的地區轉移,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技術,更加注重煙葉生產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突出抓好煙葉生產組織形式創新,扎實推進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打造現代煙草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主攻提高質量、增加產量、突出特色、減工降本等關鍵點;促進我縣烤煙種植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機械化耕作、專業化服務,進一步提高單位資源產出率、煙葉生產效益和綜合生產能力,努力實現煙葉種植穩定發展、煙葉質量穩步提升、煙農持續增收的目標。一是及時做好新煙區田煙規劃,建設高產、穩產、優質烤煙新區,緩解烤煙、泡核桃、茶葉、甘蔗等產業之間爭地的壓力,擴大田煙種植面積,規劃具有一定規模連片新煙區,如勐佑、小灣、洛黨等鄉(鎮)的田壩可以逐步規劃千畝以上連片的田煙,按照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總體要求來規劃種植,達到田、煙、路、水、烘烤等一體化生產服務,實現煙葉“優質、特色、生態、安全”的生產標準;二是要規范化、戶籍化、信息化管理,進一步穩定種煙農戶及種煙面積,要在培育職業煙農上下功夫,進一步開展好煙葉生產技能培訓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全面提升煙農素質,培養“以煙為主、精于種煙,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煙農隊伍;三是要完善烤煙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實行“公司+村+組+煙農”的新型烤煙生產組織管理模式,把煙葉生產的全過程統一起來,對種煙農戶實行統一種植規劃、統一機耕、統一供苗、統一技術措施、統一植保、統一工場化烘烤,實行專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
(二)加強煙區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全縣整合各種資金,一是緊緊抓住發展建設新煙區的良好機遇,進一步改善煙區煙水配套工程,目前已興建煙區管網工程八件,小水窖4600口,逐步改善了山地煙區水澆條件。2010年又投入1900多萬元在洛黨鎮的厚豐、鹿鳴、中村等村,興建管網工程一件,改善了8000多畝烤煙抗旱移栽及保苗用水,為烤煙生產穩產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快臥式密集型烤房建設步伐,加大烘烤技術培訓,在著力改造1萬多座小型智能化烤房的基礎上,緊抓機遇,加大臥式密集烤房建設步伐,目前已建成2435座臥式密集型烤房,實現了43800多畝烤煙專業化烘烤,逐步實現烘烤專業化,提高煙葉烘烤質量。三是采取民辦公助,多措并舉,努力改善煙區道路條件,改善煙區生產條件。四是按照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與發展要求,開發建設千畝以上連片種植的上檔次、成規模、視覺上有沖擊力、心靈上有震撼力的田煙新區,達到田、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