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賓川消息 面對超百年不遇旱災,為全面打贏“抗大旱、保民生、奪豐收”攻堅戰,云南省賓川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切實加強州下達350余萬元的抗旱資金科學使用和監督管理,不斷探索和創新抗旱減災資金管理模式,嚴把“三道關卡”,把抗旱減災資金用在刀刃上,真正解決煙農最實際、最迫切的問題,確保抗旱減災資金安全。
“立項關”:一是成立公司抗旱減災資金管理使用領導小組,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責、煙站站長具體負責的領導責任機制,抽調生產、基礎辦、財務、審計、法規、紀檢監察骨干參與抗旱減災資金項目的預算和組織實施等工作;二是嚴格實行項目現場踏勘論證制度,根據各站預提報項目,由領導帶隊、技術部門人員現場踏勘、考察論證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三是建立完善專家評審及招投標管理機制,組織生產科農藝師、基礎辦工程師等骨干對項目計劃、設計、投資預算、社會及經濟效益等進行全面評審、分析論證。對10萬元以上的項目,邀請縣水勘院工程師參與論證評估、勘測,并對工程建設嚴格執行招投標程序,保證抗旱項目能實施、見效益、合規范,確保抗旱減災資金最大限度發揮效益;四是嚴格抗旱減災資金安排民主決策管理,根據州下達各批次抗旱減災資金安排,結合領導及專家組現場踏勘、初步預算意見,組織召開經理辦公會議,對預安排抗旱資金項目逐項、逐條提交會議民主討論、民主決策,并形成會議紀要,提出具體時間要求、工作紀律及工作要求,以文件下達抗旱項目。
“驗收關”:創新項目的監管模式,對抗旱資金使用及抗旱項目設施建設實行動態監督管理。公司領導及抗旱資金領導組成員充分利用下鄉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各抗旱資金項目實施地,采取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方式,適時掌握工程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及時糾正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對項目有變更的,督促煙站及時提出變更申請,公司抗旱資金管理領導組及時研究應急方案,杜絕工程不實、套取資金、截留、挪用資金等不規范現象發生。在驗收環節,首先由鄉鎮村組干部與煙站有關人員對實施工程進行初驗,再由煙站向公司抗旱減災資金項目驗收組提出復驗申請,公司抽調財務、審計、紀檢監察、法規、基礎辦等部門人員對煙站實施抗旱項目進行復驗,對項目的真實性、實施情況、完成時間、資金補貼手續、痕跡資料等五個方面進行全面檢查,對竣工項目實行“臺賬式”管理,對存在差距的項目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整改時限,杜絕假項目、重復申報項目現象發生,確保工程項目在當年抗旱移栽保苗中發揮效益。
“資金關”:實行分類報賬的工作模式,以公司按批次下發的抗旱資金文件為依據,對照文件所列抗旱項目預算及驗收組驗收報告逐項審核報賬,確保項目核銷必須符合項目計劃要求、項目資金使用規定、撥款程序,必須遵守財務管理制度,必須遵循國家局、省州抗旱救災資金管理辦法,努力做到每一分抗旱救災資金規范使用、規范列支、規范核銷。
三道關口的嚴格把關,今年賓川分公司分三次下達了總計327.9萬元的抗旱減災資金,組織實施了管道引水、打深井、開挖抗旱塘、維修泵站及溝渠、修建蓄水池等180項抗旱設施及工程,架設、維修引水管網210.1千米,開挖500~1200立方的抗旱塘44個,鉆探20~100米深井59口,修建50~150立方蓄水池16個,清淤泵站、壩塘16個,維修溝渠2千多米,對部分煙區抗旱燃油、電費、水費給予抗旱補助。通過近日分公司抗旱資金督導組對煙區內所有抗旱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驗收,工程實、工程質量好、資金管理規范到位。
抗旱救災資金的科學、規范、有效使用,今年賓川烤煙種植區內12557個小水窖蓄水都在18立方以上,總蓄水量達25.1萬立方。全縣落實的5萬畝烤煙種植面積中,有水源保障面積由年初的17355畝增加到30768畝,無水源保障的面積由年初的11146畝減少至4616畝。通過近期賓川分公司組織煙區干部群眾想盡千發百計引水、蓄水、拉水、背馱水……,“以水促栽、以水控栽”,全縣5萬畝烤煙大田移栽預計5月10日前可全面結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