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宜章消息 “我們的煙葉生產已經實現了育苗集約化、基質本地化、管理專業化、供苗商品化、作業機械化5個100%,平均畝用工由原來30個左右減少到目前10個左右,用工成本減少了400多元,生產成本由傳統農業的1100多元下降到670多元。讓農民省時、省力、省錢,輕輕松松種田,快快樂樂賺錢!”近日,在湖南省宜章縣黃沙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基地,陪同采訪的該縣煙草局(分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雷捌金興致勃勃地告訴筆者。
黃沙只是宜章縣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宜章緊緊圍繞“富民強縣奔小康”的目標,發展現代煙草產業,使全縣煙葉生產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跨越。去年,僅煙葉一項,全縣農民增加收入3000萬元,完成煙葉特產稅446.5萬元。
從基礎設施入手推動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建設
首先,該縣確立了以白沙、天塘、迎春為示范區,帶動輻射宜章南部地區新煙區;以赤石老煙區為亮點,帶動發展宜章東部地區的發展格局。在連續幾年的煙水配套工程建設的情況下,煙草部門每年都拿出14多萬元資金搞好基礎建設,為種煙區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環境。2011年煙水建設工程投入資金2177余萬元,建成工程544項,重點在3個種煙鄉(鎮)建立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園區,總面積1.2萬畝。2005年—2012年,全縣基本煙田可灌溉面積達4.5萬畝。為煙區修建機耕路14條,總長度7.19公里;水渠411條,總長度178.25公里。全縣1萬多畝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實現了“渠成網、路相連、樹成行、旱能澆、澇能排、田園化、生態化”和“煙水、煙棚、煙炕、煙路、煙站、防雹增雨”的“六配套”,提升了全縣煙葉生產整體水平。
近幾年,該縣煙草分公司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876多個,無償投入引進扶持資金8321萬元,使4.5萬多畝基本煙田從中受益,大大改善了煙農的生產條件。
科學技術+機械化把煙農從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
現代化離不開機械化。為了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2008年,宜章縣煙草分公司投資購買了大型拖拉機,配備犁、旋耕機、起壟機,指導煙農對連片種植的大戶和煙田實行機耕、起壟。2009年下半年,該縣率先在黃沙進行現代煙草試點工作,在黃沙成立了煙農專業合作社,實現集中連片種植和煙葉生產“六統一”,即“統一育苗、統一耕作、統一移栽、統一植保、統一烘烤、統一分級”。該鄉現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6臺,起壟機21臺,配套農具45臺(套),同時,加大了技術服務力度,在利用機械化功能的基礎上,能夠達到煙葉生產過程中機耕、起壟、秸稈還田、覆膜、移栽、剪葉、病蟲害防治等“一條龍”的服務,受到了上級部門、該縣政府和煙農的好評。
對煙農來說,傳統烤煙過程耗時、耗力而且難以掌握火候。煙草部門斥資4796.89多萬元,建設現代化煙葉烘烤設施。目前,全縣已建成現代化烤煙工廠2個,密集烤房1517座,“普改密”(即普通改密集)烤房503座,密集化烘烤率達100%。在黃沙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的新建烘烤工廠里,一座座密集烤房里配備集中控制室、散煙儲存室、專業化分級挑揀室、預驗倉庫、氣象預測、防雹增雨、煙農休息室等設施,配套烘烤操作區、自動回潮設施、煙葉挑揀區、集中交售區、管理與生活區等一應俱全。只要認真觀察溫度顯示器就可以把整個烤煙工作輕松完成。
“保姆式”服務讓煙農感受到煙葉生產的現代理念
“該縣煙草分公司組建了煙技員生產技術服務網絡,縣級由煙葉股負責,并適時下到各村、組檢查各站的生產技術輔導工作情況,煙草站一級由各位煙葉技術員每人負責一個500畝煙葉種植片,常年吃住在村里,全面實施‘三帶四同’制度,即帶工資、帶任務、帶鋪蓋,與煙農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開展保姆式服務!”宜章縣煙草分公司分管煙葉工作的副經理曹志強告訴筆者,駐村技術員必須撰寫工作日志,記錄每天工作服務情況,并由煙農簽字。同時,縣煙草分公司實行“煙農星級管理,職工定期考核,中層績效管理”的三層管理機制,加強技術推廣力度;對技術指導失誤實行“問責制”,全面提高技術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不僅如此,該縣煙草分公司還組建了機耕、移栽、大田管理技術服務隊,為那些需要幫助的農戶提供全程服務。
該縣在黃沙煙草站還成立了煙農協會。定期召開煙葉生產形勢分析會、現場會、觀摩會,讓種煙大戶講經驗、談體會,以此帶動煙農共同發展。每年還聘請市煙草公司種煙技術人員、縣分公司技術員等專家對各鄉鎮煙葉專干、技術人員、村干部及骨干煙農進行集中培訓。現在,煙農已基本掌握了平衡施肥、地膜與秸稈覆蓋、化學抑芽、密集化烘烤等10多項關鍵技術。
煙葉收購歷來是一個矛盾集中的環節,為了給煙農提供舒適的環境和公平的服務,宜章縣對全縣4個煙站進行改建。在赤石煙草站,筆者看到,寬敞明亮的收購大廳里,設立了煙農休息室、樣品煙、茶水瓶等服務設施。曾毅平站長介紹,全鄉已全部實現煙葉生產收購信息體系自動化,實行封閉收購,煙農和驗級員兩不見面,有效杜絕了人情煙和面子煙,使煙農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完善保障機制走煙葉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政策上,該縣從實際收購煙葉實現的煙葉稅總額中提取2%,按實際流轉面積(1000株/畝),對承包方、流轉受讓方、村委會各按1/3進行獎勵。對合同內稻草覆蓋的煙農,每畝補貼20元,產前承諾,生產期間驗收,收購結束后有煙草分公司統一將補貼直接打入煙農帳戶??h、鄉兩級政府繼續按照實際收購煙葉擔數,從煙葉稅中安排投入每擔40元,用于生產物質補貼。對煙葉實行信貸扶持,采取“物質掛鉤、煙草貼息”的方式,由煙農到當地信用社貸款,煙草部門貼息8個月。對列入政府補貼目錄的煙草農用機械,煙草部門補貼30%,對未列入補貼目錄的煙草專用機械,煙草部門補貼70%。同時,從全縣實際收購煙葉的煙葉稅收總額中提取5%,對種煙15畝以上,交售煙葉達到合同規定的95%以上的種煙大戶,按合同種植畝數進行獎勵。煙草部門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要修訂和出臺關于煙葉生產的激勵政策。從最初的免費提供種子、化肥、農藥、農膜,到要求技術員住在村里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從統一調整土地鼓勵農戶連片種植,到重獎種煙能手,每年的總結表彰大會上,那披紅戴花的獲獎者心花怒放,更讓那些持等待觀望態度的農民躍躍欲試。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煙農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該縣煙草分公司統一對煙葉生產實行災害保險,凡是因洪澇、颶風、冰雹等自然災害造成煙農經濟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及時按程序進行現場勘察與理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