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上杭消息 “你看,現在機耕起壟的煙田就是村里以前的低洼田,這些田整理前沒辦法排水,容易病蟲害或輕度或重度遭災,影響煙質和收成”。1月24日,福建省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豐康村有著20多年種煙經驗,去年種煙57畝的種植大戶陳福玉告訴記者。
筆者慕名來到三豐片區(豐康、豐樂、立英村)采訪,映入眼簾的是土地整齊劃一、灌溉設施齊全,田間道路通暢的高標準基本煙田。至1月24日止,上杭縣已完成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總工程量的96%,進入工程建設掃尾階段,確保在2月初煙苗順利移栽大田。
據了解,上杭縣2012年度開始實施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工作。規劃整理面積3244畝,預算投入1464.99萬元。項目涉及廬豐、中都、稔田三個鄉鎮5個村,共涉及農戶1007戶。至1月24日止,完成土地剝離801畝,表土回填成型田塊801畝,客土59000立方米,農渠農溝46條長20300米,田間道路17條,長6000米,防沖護岸976米。目前,整理區范圍的土方工程已完成預驗收工作,整理后的田塊機耕起壟完成70%。呈現進度快、質量好、機械化作業程度高的喜人局面。
廬豐核心示范區是安徽中煙基地單元,年產煙葉4萬多擔,廬豐煙草站連續6年收購煙葉數量位居全市第一。煙農在增收的同時,也飽嘗了很多酸甜苦辣,有艱辛的汗水,也有成功的喜悅。
“我有起壟機2臺,培土機1臺,去年種煙20畝,分散在五六處,而且有一半的田無法機械作業,我是看著機械干著急!”豐樂村種煙大戶蘭丁雄感嘆自己的機械無“用武之地”。
“這一片是爛泥銹水田,長期積水,無法種植農作物,拋荒嚴重。”種煙大戶陳福玉感嘆說。
“我們廬豐鄉2012年度高標準煙田土地整理1442畝,其中深爛泥田600多畝,低畦田有150多畝,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耕地質量,將實現煙農增產增收。”廬豐鄉分管烤煙領導丘毅春對煙田整理如是說。
“土地整理前,有些煙農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拿出來,怕田地平整不好,怕整理后土地權屬分配不均,怕平整后土壤肥力下降。”因農戶重重顧慮,豐樂村1400多畝土地,今年只平整了360多畝。村主任陳才興談起土地整理,至今感慨萬千。
去年以來,上杭縣把煙田土地整理項目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來抓,形成了“鄉鎮主導、煙草和國土牽頭、部門協作”的良好工作機制,制訂了分配和流轉實施方案。通過各種措施,煙農從“要我整理”變為“我要整理”。同時,該縣煙草部門與項目業主簽訂了嚴格的施工合同,按時間節點推進,限期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確保不誤農時,真正建成“惠民工程”。
“如今,通過高標準煙田整理,小坵變大坵,田成塊,地成方,田間還修建了機耕道路,田塊之間和周邊建設了防洪排洪溝及排灌系統,沿溪溝砌筑了防洪堤岸,確保旱能灌,澇能排,機能耕,旱澇保收。經過整理的田塊很受農民歡迎,被稱為真正的‘民生工程’。”廬豐畬族鄉分管烤煙領導丘毅春對煙田整理給予充分肯定。
“我請了江蘇泰州一支機耕隊起壟,大型起壟機在整理后的煙田作業一天能起壟30多畝,而在往年,一臺普通起壟機一天僅能起壟五、六畝。”陳福玉告訴我們。
“路相連、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平整后的土地便于機械化操作,為煙農大大提質增效。”廬豐煙草站副站長劉榮源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原來一畝地用工30個左右,如今起壟、培土都能實現機械化,將減少八九個用工。“過去,因擔心耕地平整不好或平整后的分配不均問題。如今,許多村民來找村兩委,要求將剩余的耕地列為今年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項目。”豐樂村村主任陳才興說。
“領導重視、群眾支持、部門配合、運作規范、監管到位、典型示范。”談起上杭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工作,上杭縣煙草專賣局局長鄭開強用了以上24字總結概括。
上杭縣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成為龍巖市煙田土地整理的一個典范。2012年12月17日,福建省煙草公司副總經理林則森察看廬豐三豐核心示范園高標準基本煙田整理項目現場后,給予了高度評價。12月18日,龍巖市2012年度高標準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工作現場會在上杭召開。南平、三明市先后派人到上杭參觀學習煙田土地整理經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