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煙葉收購基層站點是聯結煙草農工商的橋梁,是煙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但煙葉收購基層站點管理中長期以來形成的“人治化”管理模式,不僅制約了權力運行監督,也成為了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本文從人治化管理模式的成因、危害等方面著手,分析煙葉收購基層站點“人、財、物”人治化管理現狀,提出煙葉收購基層站點管理層權力運行監督方面的應對策略與措施。
煙葉收購基層站點作為行業煙葉工作最基層、最前沿的單位,它是落實煙葉經濟政策和執行行業宏觀調控的主體,是實現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和保障卷煙工業原料供應的基礎力量,是聯結地方政府和廣大煙農的直接紐帶,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職能和任務。但是煙葉收購基層站點的權力運行監督管理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其中長期以來形成的“人治化管理”問題尤為嚴重,大大制約了煙葉收購基層站點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樣的煙站中,只有少數管理者說了算。現實的權力很大成分集中于一個或幾個主管身上,他們權力不受限制,別人都要惟命是從,大事小事都需要他們的指示,員工才知道如何工作,權力運行的監督形同虛設。因此,要實現煙葉收購基層站點的權力運行有效監督,必須先消除人治化管理模式。
首先要了解人治化管理的危害、成因、現狀,才能有效消除人治化。
人治化管理的危害
所謂人治化,是指在管理中決策由一個人作出,個人意志高于制度。即使決策依照了某種制度或慣例,也不具有剛性,政策可以由管理者輕易用對策改變。這樣的人治管理,就是個人本位主義極端體現在自主行為上,是一種集權、責、利為一身的管理模式。同樣的,人治的煙葉站(點)是一個個人說了算的煙葉站點,或者說是由一個人的能力專制的部門。
在這樣的部門里,有時甚至會出現人治大于法治,即人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現象。部門內部運營不是靠機制,靠系統,而是靠個人權利、靠命令、靠指揮,來使煙葉站點正常運轉。人治加入了太多的主觀因素,難免會在管理上顯得不夠客觀、不夠公正。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部門工作效率低下,職工不滿情緒增加進而形成人才流失,也不便于對部門領導人的權利進行監督。
人治化管理的成因
煙葉收購基層站點人治化管理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長期以來傳統文化形成的影響,也有領導人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
1.傳統文化的影響。
企業文化對部門管理模式影響深遠。不可否認,人治化管理因其靈活、決策阻力小而使“船小好調頭” ,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便于操作,適合中小部門的管理模式,也成為了部門領導者最直接的選擇。
2.領導者征服心理引致的錯位的權力觀。
對于否定的普遍應用是錯位的權力最為常見的表現。也被大多數部門領導者認為是表現自己的“出類拔萃”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領導者是主動權力的掌握者,何以體現主動?何以體現征服?維護現有的即使是行之有效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是被動的接受,不能體現主動,不能滿足征服的欲望。否定是一個可取的方式,通常這種否定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對于前任的否定。希望至少從表象是把自己塑造成部門的再造者而不是守成者。其二、對于自己的否定。通常部門都會按照領導者的意志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但是往往最不遵守規章制度的是制定者自己。遵循規則不能體現自己的權力與地位,只有破壞規則,游離于規則之外所體現出的游刃有余和灑脫方顯英雄本色。
3.領導者建立私人王國的意愿。
領導者通常都會無意識地把整個部門看作自己的個人的財產,是自己的“江山”。為防丟掉這份財產而過度防范,疾賢妒能十分普遍。惟恐下屬功高蓋主,不相信自己的下屬,疑神疑鬼,適度放權與嚴密監控并存。
4.“發揮自己的才能”自覺不自覺地演變成親歷親為。
部門領導者力圖通過自己的創新活動去滿足“創造和發揮自己才能帶來快樂”的欲望。盡可能多地創造和發揮自己的才能需要盡可能多的參與到決策中去。這與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授權是一對矛盾而對立的主體。很多的部門領導者卻寧愿為自己選擇更多的決策機會和工作機會并認為這是確保企業不偏離航向的保證之一,盡管事實上并非如此。忽略民主決策直至事無巨細親歷親為,最后發展到獨斷專行,決策的浪漫與草率自然不可避免。
煙葉收購基層站點人治化管理現狀
管理的人治化的主要表現為權力的集中化和溝通的黑箱化。
1.權力集中化。
首先是煙葉站站長對煙站人、財、物管理工作負全責,分管烤煙生產、收購、調撥、種植收購合同管理、黨建、員工思想教育和培訓、權限范圍內的相關費用、卷煙農網延伸、轄區內烤煙生產收購輔助員的檢查、考核和管理工作。其次是煙點點長對煙點的財物管理負全責,負責轄區內烤煙生產、收購、調運、站點安全、生產收購輔助員、烤煙助收員的檢查、考核和管理工作。再次,核算員負責全站財物工作的實施和監督,負責日常零星費用的核算及報帳工作、收購資金管理、煙用物資的盤點、各類票據及財務印章保管、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管理、對站點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財務監管和現金保管工作。煙站的行政權利過分集中在站長、點長、核算員身上,這樣的煙葉收購基層站點往往管理粗放,多數憑領導的感覺和員工的自律,在煙葉收購基層站點規模小的時候這種模式還可以維持,但在煙葉收購基層站點規模增大的時候這種模式的弊病就顯露無疑了:每個人只能依據自己的理解去執行和合作,導致煙葉收購基層站點的規則因人而異,因利而異,煙葉收購基層站點內耗很大,且容易導致以權謀私;再加上溝通的黑箱化,就極易造成員工只對領導負責,而不對工作和事件負責,煙葉收購基層站點效率低下并形成利益群體;領導說你好你就好,多勞不一定多得,個人的利益沒有被組織保障,個人只好按照自己的規則獲得利益,極易導致人為的不公平,不利于煙葉收購基層站點保留和獲取優秀人才,并且容易形成潛規則,對煙葉收購基層站點危害很大。
2.溝通黑箱化。
權力的過度集中必然導致溝通的黑箱化,信息被當成了權力的附屬品不能為需要服務,而是人為的信息不對稱,造成了信息的阻隔和不暢,導致了效率低下、缺乏共識和人為的不公平,并為以權謀私培育了土壤。在人治化管理的煙葉基層站點中,辦事民主公開程度、工作透明度還是很低,煙葉種植計劃分解、到戶合同約定面積;商品化育苗收費標準及供苗情況;各環節生產技術要求、操作規范;煙葉生產扶持補助及兌現辦法;煙葉收購樣品、價格、數量及操作流程、收購政策、廉政要求等;煙葉生產收購情況;煙葉生產基礎建設項目規劃及實施情況;費用使用等站務情況總體還是掌握在站長、點長、核算員手中,對加強內部管理監督、規范權力運行、構建反腐倡廉懲防體系形成很大阻礙。
消除人治化策略與措施
要消除人治化管理帶來的種種弊端,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完善監督體制。
制度無疑是腐敗治理系統工程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一個科學、嚴密的制度體系,可以使權力擁有者的權力行使得到有效的監督和制約。無論在任何國家和任何政治體制中,腐敗問題都會呈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公權與私利的結合,要切斷它們之間的利益輸送,必須有一個嚴密且易于操作并易于監督的制度體系。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盡管在制度建設上我們設計出臺了諸多形式上看來比較嚴密的權力行使規范,在執行過程中也不斷加大懲治力度,但腐敗現象和腐敗行為仍然呈現出高發趨勢,成為當前行業內反映最為強烈的社會問題。一個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普通職工和社會輿論難以在制度體系內有效參與到對站點管理者的直接監督上來,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普通職工或是煙農難以在站點管理者的任用升遷及獎懲體系中真正發揮實質影響力,從而導致站點管理者的政治利益追求往往并非以民眾利益最大化而是以迎合上級部門管理者的偏好為出發點,這是導致諸多政治腐敗的最直接原因。二是在對站點管理者監督的制度設計上,特別是涉及到站點管理者財產的“陽光化”方面,尚缺乏最有效的基礎性措施,亦即家庭財產定期申報制度和金融實名制等能夠有效監督站點管理人員收入與財產的基本手段,使得社會對站點管理者的監督缺乏必要的制度基礎。三是反腐敗基本上是在權力體制內進行的,社會群眾很難直接參與其中,雖然有一系列的民意表達渠道,但例如舉報制度、信訪制度等最終也要通過體制內渠道進行,既難以給舉報人和信訪群眾以有效的法律保護,也無法避免體制內站點管理者官官相護等制度弊端。
2.增強站點管理者自律意識。
首先要求站點管理者認真學習和執行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意識到自身的崗位和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立黨為公、執行為民是黨和人民對管理者的期望和要求,任何權力必須接受監督,而不接受監督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作為一個站點管理者,自覺將自己的工作置于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這無論對個人還是對事業均有好處。站點管理者既是監督對象,又是監督的實施者;既要負起監督的職責,又要具有接受監督的自覺意識。
3.加大審計監督力度
審計監督的實用性為其他所有監督形式所不具備,即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審計工作都與經濟活動有關,而且為部門發展保駕護航。其他監督形式或許會有著虛幻的成分和監督的缺漏,但審計監督的前提和后果都是實實在在的,它往往通過經濟數字的量化指標和科學精確的技術手段予以表現。對于被監督者,一旦被查處貪污腐敗,將在經濟上有所損失,這種損失是令被監督者痛之又痛的;對于監督者,由于人類文明的積淀,審計人員可以“胸有成竹”地作出審計結論,置違法違紀者以“無可辯駁”的推理之中,使“狐貍再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