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草濕潤育苗技術的廣泛推廣應用是我國在漂浮育苗之后煙草育苗技術的又一次飛躍,育苗管理模式也由分散型向規模型、商品化逐步轉變,對提升煙葉生產技術和整體質量水平、減輕煙農勞動強度有顯著作用。近幾年,商品化育苗新模式的運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管理中仍存在問題、管理模式上仍有漏洞。為進一步提高商品化育苗管理水平,培育烤煙壯苗,充分體現烤煙商品化育苗管理模式對提升烤煙生產整體水平的重要作用,本文對商品化育苗管理模式作初步探討。
一、烤煙商品化育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對商品化育苗工作認識不足部分地區在商品化育苗工作中責任不明確,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技術措施難以徹底落實,煙農積極性不高,商品化育苗難以做到精細管理。
2、商品化育苗經營主體綜合實力較弱現階段我們選擇的育苗經營主體一般有這幾種類型:一是在村里有威信,但育苗管理技術經驗差;二是有育苗管理技術經驗,但經濟實力弱;三是有技術、有經濟實力,但威信低,聘請管理人員難或工價較高。
3、苗棚建造粗泛,存在建棚不規范,棚架材料不牢固,拱架入土深度不夠,兩端未插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池拱架高度不一致,拱膜拉不緊、繃不直、壓不實,易被風掀起。同時在苗池的建造方面也存在著苗池不平整、長寬不符合規格等問題。
4、苗期管理不規范
(1)雖然運用商品化育苗的方式,但存在煙農自行管理的現象。導致育苗管理不統一、不及時,苗棚內多戶管理造成發病率增加、長勢不均的現象。
(2)管理員技術不到位,造成溫濕管理不善,施肥不及時、不均勻,剪葉不及時或過量,以及練苗推遲或過度等現象。
二、烤煙商品化漂浮育苗管理策略
(一)商品化育苗的意義
商品化育苗就是集中育苗、統一管理、固定主體經營、以苗養苗的商品化濕潤育苗管理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的煙葉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從源頭上解決好煙農戶均種煙面積小、浪費勞力和不便于技術指導,難于培育出均勻一致的壯苗,以及不便于優良品種的推廣和總量控制等難題,對烤煙生產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達到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移栽,保證煙株生長的均衡性,減輕煙農勞動強度,使煙葉生產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二)運作模式
商品化育苗按照“村組經營,行業扶持、專業管理,定量供應、以苗養苗,多方受益”的原則,煙草站根據當年規劃種植情況,結合各村實際,科學選擇布點,利用公用地或長期租用煙農場地,以村組為經營主體,煙草站為技術服務主體,煙草公司適當補助,煙農負責所有育苗物資并交納一定育苗管理費用,按照種植合同有計劃地組織市場化育苗的方式運行。
1、育苗基地建設
育苗基地建設:煙草公司、鄉鎮、煙草站、村委會共同協商,由村委會負責場地的落實。制定育苗基地建設或修繕規劃、方案以及建設協議,由煙草站和村委會協商選擇適合的地點,規范化建設育苗基地。地點選取以方便管理、方便煙農取苗為準,規模要因地制宜、大小適中。
建設資金籌集:縣煙草部門對育苗基地建設、育苗物資費用和育苗管理費用按照當年的生產扶持政策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不足部分由村委會籌集。
2、運作方式
經營主體:根據近年來由于經營主體的經營能力、生產技術等方面的不足,造成種種不良現象的發生,建議推行以村委會作為商品化育苗經營主體的模式,由村委會負責本村指導性栽煙面積生產用苗的經營管理。村委會根據指導性種植面積和規定品種制定育苗計劃,分片承包給育苗管理員,并明確相關職責,簽訂相關責任合同。
技術支撐:煙草站負責所轄范圍內濕潤育苗各生產環節技術培訓、指導及服務。要求煙草站每個村至少配備一個煙技員,對該村各個育苗基地每日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監督,確保煙苗培育技術、管理到位。同時煙草站開設技術培訓班,聘請專業人員給育苗管理員進行全方面的指導,確保在整個育苗過程中的技術到位率。
經費管理:根據育苗成本費用核算,煙農提供育苗所有物資并交納一定的管理費用,煙草部門按照當年的生產扶持政策適當補助管理資金,以此保證育苗專業戶的經濟收入,就是業主收入主要來源于育苗費用。達到了“以苗養苗”的目的,參與育苗的各方利益都得到保障。基地建設資金。煙草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育苗基地建設一定的補助,其余不足部分由村委會負責籌集。物資管理。煙草部門對煙農的育苗物資包括煙種、基質、營養液、苗床防病農藥、消毒液給予一定補助。育苗管理員工資的付給。可采用以煙草公司補助與經營主體擔負的模式。日常管理工資由煙草公司根據煙苗長勢及育苗技術到位率給與管理員一定補助。育苗結束后,經營主體根據,供移栽的壯苗數量,發給育苗管理員育苗工資。其他費用管理。經營主體收取煙農的管理費用作為其他經費來源,主要用于支付育苗所用管理費用、水電費及其它相關費用。
物資供應:煙農負責承擔育苗所用煙種、墊膜、蓋膜、基質、育苗盤、竹片、遮蔭網、壓蓋膜物等育苗物資,育苗結束后將非消耗性物資返還煙農。
管理機制:建立經濟考核責任制,實行合同管理制。建立煙草公司對煙草站的經濟考核體系,煙草站對經營主體(村委會)管理到位率的考核體系,煙草站對育苗管理員技術到位率的考核體系,經營主體(村委會)對育苗管理員的育苗成果的考核體系,考核結果與煙草公司的補助經費掛鉤。同時,村委會與育苗管理員簽訂管理合同,保證移栽時為煙農提供無病優質壯苗。
煙技員配給:煙技員由煙草公司根據各基地實際情況統一配給,各經營主體不用負責煙技員的薪酬。煙技員從育苗準備工作開始其指導監督工作。
3、技術要求
采用流水線的作業方式,嚴格技術標準,嚴格程序操作,確保規范化操作。從育苗場地的選擇、育苗池的制作、育苗設施的設置到播種、苗期管理等各個環節,都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流程和作業標準。
育苗場地要求:背風向陽、無污染、水源方便、排水順暢、交通便利、容易平整。禁止在房前屋后育苗。育苗場地必須設立圍欄,避免閑雜人員及畜禽進入。(3)苗地附屬設施:設立統一的足底消毒池、洗手池和苗盤消毒池。搭建專門的工作臺,劃分為基質水分平衡區、裝盤區、播種區、補種區。購置必要的輔助機械,包括消毒用具、播種器、剪葉機等,解決手工操作不規范和速度慢的問題。
操作流程:整個育苗過程設置了專門的流程,做到規范化操作,流水線作業。
苗棚標識:以縣為單位統一設置標志標識牌和標識內容。標識牌內容包括:育苗池數、育苗品種、可供面積、工作職責、技術負責人等。
加大科技投入
把服務“三農”作為科技投入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把解決農民缺技術、缺信息、缺資金作為工作的重點。運用先進機械設備,實現育苗過程半機械化操作。提高育苗工作效率,減少操作中出現的人為的不規范操作,減輕工作強度。根據三明地區地形地貌,現投入使用的現代農業機械設備數量和品種都不足夠的情況,可探討試行育苗機械專業化有償服務,包括租賃、合購、補貼等形式,加大先進機械設備在育苗管理工作上的使用率,推動育苗工作向規范化,機耕一體化方向發展。
5、明確相關職責
村委會職責:負責做好建設土地的征用、與育苗管理員簽訂合同;村委會必須與煙農達成買賣煙苗協議等相關工作,確保按時提供給煙農規定品種的無病壯苗,確保育苗費用能夠及時到位。嚴格按照煙農種植合同面積預約育苗數量并定量供應給煙農煙苗。
煙草站職責:負責做好苗床地選擇建議、育苗各環節的技術指導、培訓、政策措施的落實工作;考核育苗技術到位率,各育苗環節由煙草站、煙技員考核認可后簽字。
煙技員職責:分區負責,集中指導,責任到人。實行“片區管理”,煙技員負責到每個片區,負責統一技術培訓和監督考核,責任到人,執行各項技術措施,完成各項任務。煙技員對育苗專業戶實行“全日制”管理,集中培訓、集中管理。
育苗管理員職責:負責育苗的規范化操作、流水化作業、精細化管理,確保適時培育足夠數量的壯苗;移栽時必須為煙農提供無病足額壯苗。否則將根據合同和業主要求提出相關賠償。育苗專業戶在苗床平整、育苗棚建造,裝盤、播種、消毒、剪葉、練苗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規范操作,所有環節全部實行流水作業,規范操作,提高煙苗的整體素質。開通“可視”窗口,讓煙農了解專業戶育苗的情況,對專業戶所育煙苗放心。
煙農職責:煙農承擔育苗物資。根據合同數量,煙農每個育苗池提供煙種、墊膜、蓋膜、基質、育苗盤、竹片、壓蓋膜物等育苗物資由煙農及時交付給育苗管理員使用并造冊登記,育苗結束后該物資返還煙農。在育苗結束后,煙農交付經營主體購買煙苗的費用并根據各村實際情況交納一定的管理費。
(三)考核機制
目標考核主要是對實行商品化育苗的基層鄉(鎮)、行政村,給予育苗池建設規劃上的傾斜,同時加大對基層組織的經濟獎勵。
1、獎勵機制
建立對在實行商品化育苗組織管理中做出成績的各級各部門的獎勵機制,提高各級各部門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對各級技術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實行重獎,營造鼓勵創新、重視科技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各級技術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考核體系
(1)在育苗過程中,由煙草站和煙技員共同考核育苗管理人員的技術到位率,分育苗播種(20%)、中期管理(30%)和供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