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我的50畝煙上個月已經全部移栽完了。膜下移栽能提高煙葉大田成熟度,提高中上等煙比例和橘黃煙比例,加上今年煙葉價格會有上漲,我雖然少種40畝,收入卻不一定少,人還輕松。用煙站技術員的話說,這就叫做少種精種、打造精品!”5月9日,在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南泥灣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麻洞川村的煙田里,煙農朱寶飛笑著對記者說。
2013年,延安煙區煙葉生產規模從2012年的6萬擔降低到5萬擔,延安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經認真研究,明確了工作目標,理清了工作思路,落實五項措施,在確保不超計劃的同時力求煙農不流失、增收益。
抓好宣傳,提高認識。以《致煙農的一封信》、開辦宣傳欄、召開煙農會、進村入戶等形式,宣傳煙葉生產形勢和相關政策。
抓好布局調整,嚴控種植規模。依照基本煙田規劃統一部署,按照下達計劃與當地政府做好銜接,抓好輪作倒茬,優化區域、田塊、種植戶。堅持適度規模種植的原則,做到500畝以下的鄉鎮不種、100畝以下的村不種、不適宜的不種,堅決不安排100畝以上與10畝以下種煙戶;杜絕種植應付田、邊角田和套種田及連片面積低于3畝、坡度大于30°、連續種植5年以上的田塊。培養職業煙農,確保煙農種煙有效益。
抓好面積核實,規范合同管理。每畝按照規定株數計算有效面積,確保種植面積、產量及交售煙葉等級結構與簽訂的電子合同相符。
抓好煙葉結構優化,提高煙葉質量。制定煙葉結構優化方案,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局、省局(公司)關于優化煙葉結構的要求,并嚴把“田間清除”和“編煙清理”兩道關口。
抓好監督檢查,突出結果考核。成立監督檢查小組,對各縣(區)局(分公司)下達的計劃、電子合同簽訂、種植面積、煙葉結構優化等全面監督檢查,對超計劃種植的分公司嚴厲處罰。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