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鳳岡縣對外宣傳中心報道 走進貴州省鳳岡縣煙區的田間地頭,一片片煙葉在陽光照射下如披金裝,惹人注目,處處可見煙農們在采摘、搬運、上爐、烘烤,將剛出烤房的金黃色煙葉進行分級扎把,他們個個忙得不亦樂乎,喜上眉梢,成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你這煙能賣個好價!”
“哈哈,要不是天干,我今年賺大嘍!還好,除去本錢,略有節余!”
“如今烤煙的現代化程度高了,烤出煙葉的質量也高了,能賣上好價錢了。烤的是“懶漢煙”(散葉烘烤),勞力不夠的還不用自己分級扎把,今年雖遇干旱,賺不了多少,但也蝕不了本。”提起種植烤煙,綏陽鎮煙葉收購點內賣煙葉的煙農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布局謀篇 凸顯產業大手筆
細節聚焦:2013年春節前夕,鳳岡縣城鄉上下傳達著本年度烤煙生產要實現四個轉移的訊息:即高山向平壩轉移;坡地向好田好土轉移;普遍落實向適宜煙區轉移;種植規劃在10畝以下的零星散戶向種植規模30-50畝的專業戶、50-100畝的大戶和1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轉移。
鳳岡縣自種植烤煙以來,歷經一年又一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烤煙產業呈現出“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可喜局面,2008年,全縣收購煙葉14.7萬擔,首次突破億元大關;2012年市下達鳳岡縣煙葉生產計劃15萬擔,實際生產收購煙葉16.3萬擔,總產值已達1.7533億元;今年,根據目前的收購形勢,預計收購煙葉16.5萬擔以上,產值有望突破2億元大關。
明晰思路定目標。鳳岡縣領導班子集思廣益,緊緊圍繞如何加快農民增收、建設現代農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多方考察、論證,認為鳳岡縣發展烤煙具有土地資源廣、勞力豐富、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等優勢,引導干部群眾解放思想,圍繞“四個轉移”的發展思路,采取土地自愿、合理流轉,以規劃落實相對集中連片的基地種植為主,輻射帶動產業全面發展等方式,抓好種煙規劃布局。縣委政府還多次召開烤煙生產大會、表彰大會等會議,統一干群思想,明確發展目標,夯實工作任務。
2013年落實生產面積8萬畝,畝均移栽株數達1173株,田煙占種煙面積的50%,比2012年上升了兩個百分點;集中連片基地面積達55%,比2012年上升了10個百分點,使鳳岡縣煙葉產業發展的規模化效益得以不斷提高。
零距離培訓 提高煙農生產力
細節聚焦:從規劃面積到煙葉收購,分階段召開現場會,對行政、部門的一線干部和職工進行零距離現場培訓,親自操作,掌握標準和操作規程,再由其到責仼區培訓,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煙農搞好生產。
近年來,鳳岡縣緊緊圍繞“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總體目標,大力開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加強資源整合力度,穩步推進“基地單元+煙農合作社+土地整理+全程機械化”的“四位一體”減工降本新模式,堅持以現代煙草農業為統領,以基地單元建設為單位,以合作社建設為平臺,推動煙葉產區土地流轉,全面開展基本煙田土地整理,努力實現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提高煙葉生產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服務水平,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穩步推進全程機械化試點工作中,縣煙草部門為進化項目區全程機械化試點投入資金950多萬元,累計添置專業化基耕機、植保機,育苗機等各類機械1984臺(套)。目前,全縣已經實現了100%的商品化育苗、專業值保30%,專業機耕50%、專業供烤60%、專業分級100%,煙農的減工效果顯著,勞動強度大幅降低。
層層開展技術培訓,不斷提高生產水平和煙葉質量。整個生產過程分整地起壟,打窩施肥、大田移栽、田間管理、科學采烤、煙葉初分預檢等環節,分別開展技術培訓,采取縣級培訓干部、職工,鄉鎮、站培訓責仼人和煙農代表、大戶,再由責仼人培訓指導煙農,煙農代表示范帶動的方式,將適用技術傳授給煙農戶,應用于生產實踐,使煙農生產勁頭足,煙葉生產標準化程度相繼提高。
加強煙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煙區生產生活條件。到2013年已建成煙區公路150公里,2013年規劃上報已審批120公里;煙水工程點已建成110個點,已動工大型水源性工程1個(響灘子水庫),投資1.4億元;完成土地整治1500畝,規劃上報審批16000畝;建成投用密集型大密烤房4900間;標準化收購點(線)已建成5個,規劃上報審批等待建2個。自2006年以來,煙葉基礎設施建總投資達4.5億元以上。
走專業合作化道路是煙葉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煙農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目標的必須選擇。截至目前,鳳岡縣已注冊成立煙農合作社3家,覆蓋面全縣14個鄉鎮,共有成員2497名,占全縣煙農總數的70%。第一單元專業合作社,以進化、琊川、天橋、何壩四鄉鎮基地單元為依托組建的煙農專業合作組織,目前擁有社員1179名,煙葉種植面積30430畝,種煙農戶1461戶,擁有5支專業化服務隊伍,在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作業過程基本實現全程專業化服務后,生產成本由每畝2100元下降到1680元,每畝直接給煙農節約420元。煙農們烘烤煙葉更省心了,煙葉的質量也提高了。
移動噴灌 為田地烤煙解渴
細節聚焦:從6月9日到8月底,鳳岡連續2個多月的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導致全縣烤煙不同程度受災。受災面積達6.8萬畝,產量損失300萬斤以上,直接經濟損失3600萬元以上(按均價1200元/擔計)。
面對嚴峻的旱情形勢,縣委縣政府及時貫徹落實全市抗旱救災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縣委書記覃儒方、縣長廖其剛親臨現場調研災情,明確提出抗旱是當前主要工作;縣煙辦和縣煙草部門及時采取強硬措施,啟動抗旱救災機制,發動全縣煙草部門技術干部主動配合當地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抗旱一線,帶頭找水源、找物資、找資金、抓宣傳和矛盾調解,及時安撫受災煙農。截止下雨緩解旱情,僅煙草部門投入的抗旱資金就達31萬多元。
7月31日,省煙草公司陳衛東經理、遵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興萬、市煙草公司丁偉經理在鳳岡縣檢查指導抗旱救災暨烤煙生產工作時,對鳳岡縣的烤煙生產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明確,鳳岡要按照“一縣一策”的原則,在抓好抗旱救災的同時,繼續抓好煙葉收購工作,希望鳳岡在我省烤煙受災嚴重、產量下滑的形勢下,為全省、全市的煙葉生產作出貢獻。
面對持續干旱天氣對烤煙生產的嚴重影響,鳳岡縣煙草部門的技術人員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創新,及時研制出一種移動式微型噴灌器。目前,該設備已成功應用于當前煙葉生產的抗旱救災工作中,充分發揮了降本又增效的作用。
該機噴頭可360度持續自動旋轉噴灌,覆蓋10—15米直徑范圍,且噴灌質量高,均勻度和強度均可滿足農作物的要求。每臺有10個噴水頭,每個噴水頭能噴0.1畝。一臺機子配3個人,如果一直不停地使用10個小時,可抗旱200畝。
這種噴灌器的優點在于,可將多個高壓噴灌龍頭連接到抽水機上形成噴水系統,其噴水管網可根據澆灌需要進行移動安裝。安裝該設備后,一臺抽水機每30分鐘可噴灌10畝煙田,既省工省時,又降本增效。
截止8月中旬,全縣用于煙區自制移動噴灌502臺,緩解了10000多畝煙地的旱情,降低旱災損失達20多萬斤240多萬元。
唱好服務歌 下好煙葉收購這盤棋
細節聚焦:煙葉收購站,賣煙的煙農難免疲乏,為此,煙葉收購場所把環境收拾得干凈衛生,科學設置了等候區、吸煙區等,給煙農創造了一個舒適安全的售煙環境。
金秋豐收樂,煙農笑聲朗。在今年的煙葉收購工作中,鳳岡縣嚴把預檢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收購,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高了煙葉等級純度,贏得了煙農滿意,真正下好了煙葉收購這盤棋。
走進鄉鎮,隨處可見煙葉站技術人員和鎮、村干部的身影,不是主動上門為煙農服務,就是耐心指導煙農分級扎把,了解煙農需求,幫助煙農解決困難,及時化解收購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他們十分滿意。
從目前收購進度看,烤煙收購的形勢較好,預計可收16.5萬擔以上,上等煙比例62%以上,上中等煙比例可達100%,總均價達到1200元/擔以上,產值可望達2億元,有望創稅收4400萬元。
縣煙辦及時總結經驗:收購形勢好是鳳岡縣狠抓烤煙面積落實,強化生產環節管理,有力促進了全縣烤煙種植水平提高、烘烤水平提高,煙葉分級水平高的結果。雖然受伏旱天氣影響,但由于采取了滴水灌溉等先進抗旱措施,除無水源抗旱的受災區域外,烤煙均長勢良好,單位面積的產量明顯增加。
8月26日,筆者來到綏陽鎮煙葉站,發現外面“冷冷清清”,煙農休息室里卻熱熱鬧鬧。交售完煙葉的煙農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著茶水,聊著一年的收成和明年的種煙計劃。
“現在賣煙按照‘預檢合格單’上約定好的時間來就行,連排隊都免了。”聊起里外的不一樣,一煙農對記者說。
為方便煙農,綏陽煙頁站對煙農休息室、技術咨詢處等進行了精心布置,放置上常用藥品、茶水、香煙、報刊、電視等物品,每天還為交售煙葉的煙農提供一頓簡餐,天熱的時候還為煙農供應綠豆湯。
在今年的煙葉收購工作中,鳳岡縣煙草公司深入開展“滿意在煙站”活動,要求全員牢記“誠信為本,煙農至上”的服務理念,把煙站作為政策宣傳、技術指導、為民服務的窗口。收購工作開始前,該局還結合本年度推出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對收購人員集中進行了專題教育,開展了“如何切實維護煙農利益”大討論活動,引導全體干部職工轉變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各位煙農朋友,今天有雨,請做好防雨準備,交售路上注意安全……”9月1日,準備去交售煙葉的天橋鄉煙農們均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交售煙葉的煙農們趕緊做好了防雨準備,避免了煙葉被淋濕。收購期間,天橋鄉及時向煙農傳遞各項政策和溫馨提示。為保證做到當日交售、當日收購,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