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爽爽的秋風拂過且蘭大地,一陣陣的烤煙醇香便四溢開來,笑彎了腰的煙農們,手捧著交售存折,看著“真金”換來的“白銀”感受著勞動的甘甜、豐產的喜悅,浸滿汗珠的黝黑面容早已是喜上眉梢。
受這份愉悅之情的感染,筆者在這個金葉飄香的收購季節隨煙葉技術人員一同走進貴州省黃平縣幾處煙葉收購點,每到一處,同煙農、基層煙葉工作者們簡單聊上幾句,他們誠懇話語中也不時流露出對當下惠農政策的由衷贊美、對美好生活的質樸期盼。
“1、2、3、4,四個零。”當交售完手里一捆捆金黃的烤煙,蹲坐在一旁墻角的苗隴鄉翁山村種煙大戶潘莫九便爽朗地笑開了,他指著交售存折上的一串數字說:“總共14萬,哈哈哈……”和往年不同,老潘的笑聲里透著股輕松勁,如今不再使用現金交付煙葉款,而是根據煙農發票號對應的交售量,當天經煙草財務部門確認后,直接將現金打到專門為煙農開立的銀行存折上。往年的厚厚一沓人民幣如今變成了一串串承載著辛勞、汗水和喜悅的數字,這看似微小的變化,煙農卻從中享受到切實的安全與便利。
“問我,問我……”得知筆者是從煙草部門來的新聞通訊員,正在一旁忙著從自家農用車上下煙的舊州鎮天關村煙農吳治祥,便掩藏不住內心的愉悅,主動上前要與筆者交談。年初,在烤煙種植摸底調查工作組多次深入家中宣傳政策、算好增收賬后,他試著種了8畝烤煙,質量很好,目前交售了不到500公斤的煙就賣了12000多元,預計總產量830公斤左右,收入在20000萬多元。“第一年種就有了這樣的好收成,有煙農合作社的幫扶和烤煙技術員的指導,明年我還打算再多種幾畝。”
像吳治祥這樣第一年種煙就喜獲豐收的在黃平縣整個煙區不足為奇,而通過種植烤煙增收致富的也為數很多。收購條件的改善、收購價格的提高、生產補貼的增多、種煙收入的增加。伴隨著煙草行業的蓬勃發展,普通煙農的生產生活也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發生著可喜變化。
在紙房鄉,種煙已有十多年的西堰村煙農徐忠祥,隨著種煙收入的逐年增加,家里添置的大件電器也越來越多,日子也越漸滋潤。
連續5年種植烤煙的重安鎮大石板村種煙大戶陳崇華家正在蓋著三層小樓,近年烤煙種植頗豐的收益,使得他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現如今有房有車的他,日子也正逐步奔向小康。
在黃平縣,煙葉種植大都分布在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相對比較落后。煙葉生產直接關系到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煙農生產生活的改善,對煙農致富奔小康尤其具重要意義。近些年隨著行業持續加大對煙葉生產的扶持力度、提高煙葉收購價格、推動著整個黃平煙區的蓬勃發展,許多看得見的可喜變化已悄然在煙區發生。現代煙草農業的惠農政策為煙農提供更多優質服務的同時,煙農腰包也一年比一年鼓,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黃平煙區的變化,也許只是全國諸多煙區變化中的一個縮影,但更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整個行業帶動一方經濟發展和煙農致富奔小康、踐行行業價值觀的信心和決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