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二)因地制宜,優化設計。月望小海子項目區土地連片面積大,地形條件復雜。2012年6、7月份,由縣水務局牽頭,委托云南能陽水利水電設計有限公司,在滿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本著“節約投入資金,保護生態環境,利于機械耕作”的原則,經過與鄉(鎮)、村組、農戶協商座談,最后經公司、設計單位、鎮村干部認定,設計土地整形開控土方8萬方、石方2.3萬方,回填土方3.6萬方,漿砌石1.9萬方,壓頂3855方,抹面2.9萬平方米,回填泥結石3萬平方米,碎石墊層7700方,機耕路46條,總長48千米,排水溝46條,總長48千米。土地整形資金概算5150萬元,土地整形面積25619畝,工期45天。煙水配套項目資金概算2086萬元,設計水池20座容量9200立方米,管網272千米。由于設計階段農作物茂盛,影響了測量效果,1月28日開工后,分公司技術員與鄉(鎮)干部又反復協商,進一步優化設計,隨著工程進展,遇到了河道、橋梁、道路等問題,經過鄉(鎮)、市公司派駐人員和設計方技術人員的共同勘查,在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的調整與修改,新增機耕路9條6.9千米,新增排水溝15條10.7千米,架河道橋5座、便民橋258座,整治荒田1731畝,新的設計規劃,做到了“土地更平整、機械更暢通、煙農更輕松”,利于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改善了植煙環境,農戶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三)化解矛盾,整體推進。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資源,自1982年實行農村土地承包制以來,農民已耕耘30多年,對責任田有了深厚的感情。土地整形,需要將農戶土地收回,因此,有人擔心土地丈量中有面積出入、有人擔心整形后土地變瘦薄、有人擔心道路修通后莊稼不安全等,抵觸情緒大,有的甚至發展為工作矛盾,阻礙了工程進展。為解決這些“擔心”和矛盾,全面推進工作,協調縣、鄉、村干部,包村包片包戶進村入戶做工作,對“釘子戶”實施各個擊破,化解矛盾。一是認真開好 “4個會”,形成工作合力。開好工程啟動會,宣傳工程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開好工程建設推進會,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達到步調一致、整體推進;開好村組黨員會,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開好戶主會,講清政策,協調需求,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化解矛盾。二是堅持“3顆紅心”,實事求是丈量土地。土地丈量中,本著“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要求工作人員要有責任心、良心和必勝信心,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準確丈量農戶土地,不能授人以柄,不得留有后遺癥。三是嚴把“4簽字”,積極穩妥做好分地工作。為不誤農時,土地整形后,嚴把鄉(鎮)領導、派駐干部、村組、農戶4道簽字關口,第一時間把土地分給農戶。涉及土地整形的3600戶農戶的分地工作開展順利。
(四)倒排工期,搶抓進度。土地整形時間緊、任務重、工程量大。為了不誤農時,搶抓工期,1月23日開標,公示期間,聯系施工方、協調鎮村干部第一時間進場踏勘,1月28日召開了開工動員會,春節前就到現場進行測量、劃線等工作,倒排工期,搶抓進度。一是明確任務,夯實責任,包項目。建立了項目包抓責任制,分公司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率先垂范,每天到項目建設一線現場指揮現場辦公;17個標段的17名責任人一包到底,吃、住在村委會,工作在工地,解決問題,督促進度,從制度上確保了每個標段有人抓、有人管,確保了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二是倒排工期,搶抓進度,促項目。對每個標段的建設項目,由標段負責人協助施工方制定建設進度計劃,對照計劃,要求施工方抓住有利的施工季節,每天早上從8:00前開工建設到晚上7:00,有時加班到夜間12:00左右。標段負責人加強現場管理,做好工程日志,準確記錄施工單位每天投入的人力、技術人員、機械設備、工程材料和工程量,按標準監督工程建設質量。同時,實行項目建設日通報、周調度制度,標段負責人按照計劃表,監督項目進度情況,促進項目建設步伐。4標段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以“奮力爭一流”的工作熱情,全力加速項目建設進度,做出了示范和表率作用。三是摸底排查,破解問題,抓項目。由標段負責人對每個標段建設項目進行深入、細致的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建立項目建設矛盾問題排查解決臺賬,對現場能解決的問題,現場立即解決;現場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給出明確的解決時限,保證按期解決,對需要多個單位協調解決的問題,及時反饋指揮部,通過工作推進會議予以解決。通過這一方法,破解了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消除了施工方的后顧之憂,確保了項目快速、順利的建設。
(五)科學管理,嚴把質量。始終把質量放在項目建設的首位,用科學的管理建設高質量的煙水工程。一是建立了以標段負責人監督、施工方全面負責、監理控制、設計單位保證、鎮村干部和群眾認可相結合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了參建單位的任務,層層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層層分解質量工作目標,使工程質量管理時刻處于受控狀態。要求施工方執行建設標準,細化質量控制流程,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的質量;要求監理加強質量監控力度,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施工實行旁站式監理。二是實行質量缺陷備案制度,對發現的工程質量問題,遵循“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對相關單位、人員采取一警告(通報)、二罰款、三走人等處罰措施,加大獎懲力度。三是加強現場監督檢查,監理和標段負責人天天盯在現場,來回在工地范圍巡檢,及時驗收各階段工程建設工程量,特別是隱蔽工程,全程參與工程驗收。4標段、7標段、14標段因溝渠質量返工390米160方漿砌石,1標段、8標段、11標段因溝渠打底質量返工965米41.2方混凝土,10標段因漿砌石質量返工200米90方。四是堅持“逢五”例會制度,通報人員在崗就位情況、施工隊機械、人員、監理進場情況、工程進度和上一階段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對工程質量不合格,責令施工方現場整改;對工期內完不成道路支渠的,每少100米扣工程款。五是重視安全,高質量施工,把安全施工擺在工程建設的突出位置,要求機械作業現場必須頭戴安全帽,經常提醒施工方注意施工安全。夜間施工的,要求倒班,避免疲勞施工。
(六)科技引領,轉變方式。以農民增收為重點,以科技生產為中心,以土地流轉為契機,提高生產效率,培育職業煙農。一是對整形土地實施土壤改良和測土配方施肥。土地整形后,土壤有機質及各種養分含量發生了一些變化,為了改良土壤,馬龍縣在采取重施農家肥和機械深翻措施的同時,進一步推廣實施微生物肥,共6096畝。根據土壤化驗結果,制定了6個施肥方案,發放施肥通知單985份,指導煙農精準施肥。二是大力推廣膜下小苗移栽技術。土地整形片區共涉及栽煙面積6096畝,其中栽膜下小苗移栽2030畝,常規漂浮育苗移栽3466畝,營養袋苗移栽600畝。3月29日膜下小苗開始移栽,截止昨天已移栽310畝。三是調整產業結構,穩定種煙規模。為控制煙農盲目擴大種煙面積,減小“雙控”壓力,項目區規劃了3800畝種植蔬菜及其它產業,其中,月望鄉政府從昆明呈貢引進“萬家歡”企業開發蔬菜基地3300畝,財政局開發有機飼料玉米種植基地500畝。四是通過土地整形,積極引導陽景山合作社建設。按照市局(公司)對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工作的要求,以龐學強、劉家從、龐金朋、祝紅林、祝吉財、祝文斌6戶為發起人,借用本村公房為辦公場所,于3月20日掛牌成立了月望景農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并在工商部門進行了登記注冊,領取了營業執照,同時開設了銀行賬戶和雕刻了印章,今后將開展機栽、機覆膜、植保、烘烤、分級、運輸等專業化服務。
按照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要求,馬龍縣始終保持苦干實干的精神作風,善始善終做好收尾工作;始終保持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查缺補漏,把工程做到最優;始終保持幫農扶農的責任意識,努力把馬龍今年煙葉基礎工程建成質量達標工程、群眾滿意工程。
?
??? 相關鏈接: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整形工作的分析與思考(上)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