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湖北新聞網報道 近年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向湖北恩施州投入大量扶貧專項資金。目前,該州龍鳳鎮扶貧試點項目建設已初見成效。
恩施州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是共和國最年輕的自治州,也是中國少有的資源富集區、生態旅游區,但同時又是“農業大州、工業弱州、經濟窮州”。
“恩施有40多年的煙葉種植歷史,占湖北省烤煙總量的70%、全國白肋煙的70%,全國80%的出口量集中在這里。”據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副局長李棟烈介紹,作為恩施州六大支柱產業之首的煙葉,中國煙草率先啟動,為恩施州投入10億元綜合扶貧開發專項資金。其中,5億資金用于龍鳳扶貧試點,重點以青堡村為核心,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實施基礎設施綜合配套,開展以修建一座水庫、一所學校、一所醫院、一條道路(20公里)、一個產業、一個生態村莊為主的六個一工程。
據湖北省煙草公司恩施州分公司經理譚志平介紹,煙草行業自2005年就開始大力支持恩施州山區建設,為山區農民解決飲水、出行難題,根據山區地理環境優勢整改土地,發展現代煙草農業。9年來,中國煙草累計投入專項資金達22.21億元,其中恩施州公司投入6億元,在全州范圍內建成各類項目15.6萬個,全州煙水配套受益面積近135萬畝,煙區“三農”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現代煙草農業徹底改變了恩施貧困山區的面貌。”恩施市舞陽壩城郊劉家岇山崗上,年已六旬的村民廖康頂指著山頂集中連片的梯田煙草基地說。“這里以前是一片亂石嶙峋的貧瘠之地,即便在風調雨順的年份,每畝地也就幾百元的收成。經過產業扶貧改造后,一年下來有近10萬元的經濟收入。”
而距離恩施州城區僅有10公里的望城坡,在2008年之前還是一片荒地,因交通閉塞,人均純收入還不到2000元。隨著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開展,煙水、煙路、煙房、煙田、煙機、煙站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現在的望城坡村已經被列入清江源現代煙草農業園區,未來更是“一流的觀光農業和生態旅游基地”。
通過恩施州局與恩施市政府5年多的綜合開發,恩施州煙草產業年均為煙農提供現金收入10億元以上,綜合納稅由2006年的2.04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8.34億元。煙草工商業繳納的稅收占全州財政總收入的50%,突破了50億元。
據統計,恩施州種植規模由40余萬畝發展到60余萬畝;煙葉收購總量從120萬擔發展到150余萬擔;煙農現金收入從4.99億元增長到15.91億元;全州6.5萬戶煙農戶均收入由7677元增長到24477元。煙葉產業實現了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恩施市海拔高度達1200米的盛家壩鄉,村民劉祖敏介紹,由于當地氣候和地理環境限制,祖輩在山上靠種植玉米土豆維持生計,年畝產收入最多不超過500元。自2005年開始,恩施州煙葉分公司在盛家壩投入建設后,公路修到了家門口,自來水也牽進廚房里。在煙葉公司的指導下,劉祖敏開始發展煙葉種植,幾年下來,年均收入達到12萬元。“現在還在集鎮上修了一棟3層半的洋樓,過去想都不敢想啊”劉祖敏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告訴記者。
盛家壩煙草站負責人介紹,9年來,煙草行業在該鄉投入資金近1.4億元,修建水池402口,硬化道路近60公里。當地農民家中存款超百萬、數十萬的十分普遍,很多農民購置了小車,修建了新樓,生活遠超城里人。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恩施州政府州長楊天然說,“只有身在老少邊窮地區,才能真正懂得煙草產業對發展地方經濟、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目前,恩施州農村人均年收入僅4000多元,通過產業扶貧,我們力爭到2020年實現收入翻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