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安徽省皖南煙葉公司扶持引導煙農合作社增強人員配備、優化組織管理,使煙農合作社真正成為了現代化煙葉種植經營服務主體。
安徽皖南煙葉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扶持引導煙農合作社增強人員配備、優化組織管理,解決了合作社“誰來干、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使煙農合作社真正成為現代化煙葉種植經營服務主體,為合作社的發展之路提供了有益探索。
誰來干?為解決合作社缺乏管理和服務人才的問題,皖南煙葉公司一方面培養“三師一手”專業化服務隊伍,一方面委派煙技員到合作社擔任服務部經理或服務隊隊長,充實合作社力量。
5月22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沈村鎮丁店陶村煙農杜義庭的煙田里,徽映金壩煙農專業合作社服務隊隊員正忙著打頂抹杈。
“過去都是我自己找工人,花費時間長不說,工人還干得有好有壞;現在通過合作社,很快就能找來人,而且都是經過皖南煙葉公司專門培訓、有‘證書’的,干活又快又好。”杜義庭說。
農村人才缺乏是個普遍性問題。為幫助煙農合作社充實服務隊伍,皖南煙葉公司建立了人才庫,對當地農民開展培訓考試和等級確認,由合作社根據煙葉生產服務需要分環節聘用。截至目前,皖南煙葉公司共培養“三師一手”服務隊隊員3095名,包括農民農技師、烘烤師、分級師、農機手等。合作社將這些人員組建為各類專業化服務隊267個。這些專業人員成為合作社服務煙農的生力軍。
在農村,優秀管理人員比服務人員更為缺乏。為解決這一問題,皖南煙葉公司大膽探索——煙站以簽訂協議的形式將大部分煙技員委派到合作社擔任服務部經理或服務隊隊長。由此,煙技員角色定位從煙站技術輔導員轉變為合作社服務經營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從生產管理和技術服務轉變為專業化服務的組織實施、經營管理以及經營性資產管護。煙技員工資仍由皖南煙葉公司發放,其中績效工資與服務數量、質量緊密掛鉤,以煙農驗收評價為依據,由合作社考核決定。
在杜義庭的煙田里,帶領服務隊隊員工作的是煙技員兼服務隊隊長李聯勝。“過去是我們驗收煙農的工作,現在是煙農驗收我們的工作。這個變化讓我們壓力更大了、服務意識更強了。”李聯勝邊擦汗邊說。
截至目前,皖南煙葉公司已有267名煙技員簽訂委派協議進入合作社。
干什么?針對有的煙農合作社存在職責不清、管理缺位的問題,皖南煙葉公司實行“站社分離”,明確合作社干什么,讓合作社充分發揮出應有的服務功能。
目前,皖南煙區共有8個綜合型煙農合作社,下設若干服務部。按照“煙站做精、合作社做實”的思路,皖南煙葉公司明確煙站主要負責生產管理、收購管理、技術標準制定和培訓指導;合作社主要負責專業化服務組織和落實、資產管護以及多元化經營。
在皖南煙葉公司指導下,皖南煙區各煙農合作社建立了章程、工作制度、社員管理3項基礎核心制度,制定了育苗、土壤改良、起壟移栽、全程植保、采烤和分級6大環節專業化服務管理制度,建立了人事用工、財務、物資等9項綜合管理制度。
在服務好煙葉生產的前提下,皖南煙葉公司引導扶持合作社探索開展水稻專業化服務。他們對合作社服務人員與農戶進行水稻生產技術培訓;選擇68戶農戶開展煙后稻、輪作單季稻關鍵技術示范;引導煙農合作社與當地水稻合作社簽訂聯營協議,為農戶提供工場化育秧以及機械化耕作、插秧、收割等覆蓋水稻生產全過程的專業化服務。同時,幫助合作社利用育苗工場生產特色瓜果蔬菜、利用烤房生產蘑菇等。2013年,8個合作社共利用育苗大棚182個、烤房120座,創收20余萬元。多元化經營為合作社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怎么干?皖南煙葉公司指導合作社建立了規范有效的生產服務模式,使煙葉生產過程有目標、有標準、有考核。
皖南煙葉公司指導合作社建立了“按需組隊、區域定價、規范實施、嚴格驗收”的生產服務模式,有效提高了煙葉生產專業化服務水平。
“按需組隊”就是在各環節服務前,摸清服務需求和轄區機械設備等服務資源,以“三師一手”為骨干組建服務隊,然后根據服務面積、進度要求等與服務對象進行對接。
“區域定價”就是在“保本微利”原則下,服務價格實行“按區定價、按崗定薪、按質按量計酬”。每個服務環節開始前,合作社理事會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研究提出當年的價格標準,指導各服務隊出價并公示。服務過程中對服務價格進行核查,確保價格穩定。
“規范實施”是指皖南煙葉公司將“焦甜香”十大關鍵技術分解細化成72道作業工序并制定操作規范。服務隊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實施流水作業。
“嚴格驗收”是指煙農依據服務標準對服務隊的服務質量進行驗收。合作社依據煙農驗收結果對服務隊進行考核評價與報酬核算,服務隊隊長對隊員進行考核評價與報酬核算,從而實現績效工資差異化,達到激勵效果。
專業化服務推動煙葉生產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皖南煙區專業化育苗覆蓋率達100%,土壤改良覆蓋率為92.00%,起壟移栽覆蓋率68.60%,植保覆蓋率70.31%,采烤覆蓋率55.20%,分級覆蓋率達93.42%。
皖南煙區通過做實合作社,培育壯大新型服務主體,不僅促進了專業化服務水平的提高,而且構建了與規模化種植相適應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更加高效,發展方式更加集約,推動了煙區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轉型升級。
培育現代煙葉種植主體:讓煙農“能文能武”
在皖南煙葉公司的努力下,一支強干的煙農隊伍在煙區迅速成長起來。
5月23日,安徽省宣城市沈村鎮煙農李標華趕到煙田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干活,而是開會。他首先和煙技員、服務隊隊長碰了個頭,然后給服務隊隊員們安排布置一天的工作。“目標”、“績效”、“考核”等管理術語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
李標華今年承包了260畝土地,按照皖南煙葉公司的標準屬于農場主。“隨著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現代煙農要‘能文能武’,既要知道怎么種煙、又要了解如何管理。”李標華說。
如今在皖南煙區,像李標華這樣懂生產、會管理的職業化煙農越來越多。
保障待遇讓煙農吃下“定心丸”
皖南地區外出打工人員較多,如何穩定煙農隊伍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從2005年開始,皖南煙葉公司著手培育職業化煙農隊伍,逐步完善了包括認證選拔、培訓提升、動態管理、政策保障等內容的職業化煙農隊伍建設體系。
皖南煙葉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職業化煙農認證標準。年齡不超過55歲、獲得轄區煙農合作社社員身份的煙農方可參加職業化煙農選拔認證。職業化煙農選拔認證包括誠信、技能、綜合知識三個方面。誠信標準包括煙葉種植合同履約率、關鍵技術到位率等6項指標;技能鑒定標準包括栽培、烘烤、分級、機械操作四項內容;綜合知識包括生態維護、專業化服務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識。煙農通過各項選拔方可成為職業化煙農。
在待遇保障方面,皖南煙葉公司按照人均每年800~1300元的標準,為職業化煙農配套了養老保險、意外傷害險等一系列福利待遇,增強其對身份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統籌用好國家補貼政策,給規模戶發放物資補貼、雙打補貼、散煙補貼,另外給予輪作和質量結構獎勵、煙農誠信獎勵、專業化服務用工補貼,引領職業化煙農發展規模化種植。這些保障和待遇對穩定煙農隊伍發揮了巨大作用。
規模化種植讓煙農端上“金飯碗”
除了給予一定保障和待遇,讓煙農不斷提高收益是穩定煙農隊伍的根本。提高種煙收益,規模化生產是必然出路。皖南煙葉公司以推進土地流轉為手段,促進土地資源向職業化煙農集中。
土地流轉主要采取煙農自主流轉和長期集中流轉兩種形式。對于種植規模相對較小的職業化煙農,公司協助其自主開展土地流轉,幫助他們選擇適宜的種植土地,并協調村委會幫助解決土地流轉中的各類問題。近幾年,皖南煙葉公司緊緊依靠地方政府,在適宜特色煙生產的“兩江一河”流域,開展土地長期集中流轉。以村委會為流轉主體,將農戶的土地經營權按照12年的期限集中流轉到村委會,再由村委會流轉至公司或合作社,流轉租金按150公斤/畝中秈稻國家保護價折算成現金,三年一核定,有效保障農民利益。目前皖南煙區長期集中流轉農田9萬余畝。
根據種植面積的大小,職業化煙農分為普通職業化煙農、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主三類。宣城市黃渡鄉黃渡社區煙農李雙林承包了120畝煙田,屬于專業大戶。“去年我種煙收入約20萬元。我的下一個目標是承包250畝煙田,成為家庭農場主。”李雙林笑著說。
教育培訓讓煙農變成“企業家”
隨著戶均種植面積擴大、用工數量增加,煙農不僅要懂生產,還要會管理。為了提高職業化煙農的生產經營水平,皖南煙葉公司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講師、定內容的“四定”要求,對煙農開展各種培訓。
職業化煙農培訓內容包括基礎素質培訓、專業技能培訓和管理技能培訓。基礎素質培訓主要包括職業化煙農認證標準、基本職責、動態管理等。專業技能培訓包括煙葉、水稻等主要作物生產的關鍵技術標準及規程。管理技能培訓包括煙葉生產政策、用工管理、財務管理、溝通技巧、協調與駕馭能力、生態意識、規劃與統籌能力、決策與執行能力等。
在培訓形式上,皖南煙葉公司與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建立培訓基地,為職業化煙農提供系統的脫產培訓;與鄉村聯合興辦煙農學校40所,對職業化煙農實施分類分級培訓。近年來,每年培訓煙農都在2萬人次以上。
黃渡鄉煙農黃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