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前沿”版分兩期刊登這10家卷煙工廠的做法,以供借鑒。
上煙集團上海卷煙廠常務副廠長朱洪武:堅持推進精益制造體系建設
朱洪武
近年來,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卷煙廠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工作思路,以打造“一流卷煙工廠”為目標,著力推進精益制造體系建設,注重問題導向、系統推進、全員參與,致力于推動精益管理方法的煙草化、工廠化、體系化。
制絲過程穩態控制
經過多年技術探索與信息化建設,上海卷煙廠已基本形成了覆蓋整個生產流程的實時質量特性數據監控網絡。在此基礎上,圍繞穩態控制目標,工廠著力發揮各類先進質量工具在制絲過程控制中的作用,確保為卷包生產提供優質、穩定的煙絲成品。
深化SPCD方法應用。實現SPC(統計過程控制)技術升級,增加對現場生產過程異常原因的自診斷,更及時、更有效地發現生產過程中的波動,進一步增強對過程質量的監控,初步搭建了制絲線的SPCD(統計過程控制與診斷)系統,實現了制絲所有在用控制圖的實時顯示,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判異準則建立在線拉停,提高控制圖的有效性。
優化六西格瑪測評模式。每年開展兩次六西格瑪水平測評,量化評價生產過程的質量受控水平,放大并發現過程控制中的薄弱環節。一方面,結合SPCD監控系統的開發,推動六西格瑪水平在線查詢系統上線,實現制絲線水平的動態查詢、統計、分析、處置;另一方面,動態改進六西格瑪水平測評模式的各項指標和權重,使之最大限度地貼合制絲質量控制需求。
建立健全防差錯驗證。我們系統梳理生產工藝流程,形成工藝與設備核心流程圖,通過系統甄別核心流程圖中可能出現的差錯點,構建以人防、技防、信息防為核心的防差錯體系。2015年,為深化工廠防差錯體系的有效運行,我們重點落實了制絲防差錯驗證,有針對性地降低了制造過程質量差錯風險,提升了系統缺陷防范能力。
推進設備狀態預防維修。上海卷煙廠逐步推進“人機”結合的設備狀態監測模式,提高設備精益維護的基礎保障能力。
凸顯成本控制實效
為持續優化業務流程,針對制絲、卷包、物流等環節,上海卷煙廠分別開展精益價值流分析與課題攻關。在制絲環節,識別制造費用中的可控與不可控因素,尋找降低資源投入、提高價值產出的精益生產方式,形成了“中華”專線制絲線精益價值流分析報告。根據診斷結果,重新設計喂料機斜帶底板,有效控制喂料機漏料,平均每線每批次可節約煙葉約10公斤。在卷包、物流環節,試點開展《輔料配送模式優化》《降低M5卷煙機的綜合物耗》兩個精益項目。經驗證,兩個項目每年共可節約成本費用1436.09萬元。
圍繞精益制造,在各類項目推進過程中,上海卷煙廠在立項、實施、評審各環節突出成本節約要求,以管理效益提升作為項目主要評價依據之一,以煙葉原料利用率與主力生產機型效率的提升作為項目改進重點。開展落地物料改進項目,對全流程設備進行數據摸排,經過改進,制絲設備漏料與物流庫區落地物料分別下降了60%與80%;實施《降低M5卷煙機卷包梗簽梗中含絲率》QC項目,使M5梗中含絲率降低約1%,每年可節約成本費用約234萬元。
上海卷煙廠堅持“講得清、控得住、降得下”的能源管理方針。即針對重點耗能要“講得清”,將重點用能設備作為重點管控目標;針對現場用能要“控得住”,及時處置現場跑冒滴漏現象;針對能耗指標要“降得下”,綜合運用工藝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等多種手段,嚴控能耗指標。2013年至今共實施34個節能項目,累計取得經濟效益約81萬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